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歼20飞越对马海峡美日韩为何没反应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据央视军事报道,东部战区空军 “王海大队”(全军首支列装歼-20的部队)曾组织兵力飞越巴士海峡、对马海峡等国际水道。其中对马海峡因地处日韩之间,且美军部署了大量预警侦察装备,对歼-20的隐身性能构成严峻考验。但事实证明,日韩美三国均未有效察觉,印证了歼-20卓越的隐身能力。
对马海峡位于北太平洋西部边缘、日本海西南端,南北长222千米,最窄处仅41.6千米,平均水深50至100米。其航运价值突出:向西南可达中国东海,向西经朝鲜海峡连接黄海,向东穿关门海峡、濑户内海进入太平洋,向北经日本海可至鄂霍次克海,因此成为中、美、日、俄四国公认的战略要冲。
近些年中国海空军多次穿越对马海峡。在2017年12 月18日,中国空军首次组织轰-6K轰炸机、苏 -30MKK歼击机等多型战机,成体系飞越对马海峡,赴日本海的国际空域训练,期间成功应对外国军机干扰。此后,中国空军常态化在该海域开展训练,频繁前往对马海峡“打卡”。
目前,日本和韩国在美军支持下,已经在对马海峡构建起陆、海、空、天多层次预警探测体系,包括情报卫星、28部J/FPS 系列固定雷达、4部J/TPS-102机动雷达、8部 “宙斯盾”舰用AN/SPY-1D雷达,以及驻日美军的2部 AN/TPY-2 雷达和11部 “宙斯盾” 舰 AN/SPY-1D 雷达。
在空基雷达预警探测方面,日本拥有22架预警机(10架E-2C、8架E-2D和4架E-767)。其中E-2D搭载的AN/APY-9雷达号称可探测低 RCS(雷达反射截面)目标,被视为对抗中国空军歼-20 隐身机的关键装备,日本曾两度向美国采购8架E-2D,以图形成压制。
日方的陆基预警系统以J/FPS-3/5/7三型固定雷达为主,工作于L/S波段。其中J/FPS-3对1平方米RCS目标探测距离650千米,J/FPS-5/7可达1200千米,尤其是J/FPS-7雷达具备一定的反隐身能力。这些雷达沿日本海、东海一侧部署,间距200至700 千米,形成全境联动预警网络。
但美日韩这些雷达在歼-20隐身机面前都是“近视眼”。我国歼-20隐身战斗机采用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 进气道及鸭式气动布局,头部与机身呈菱形,垂尾外倾,舱门设计为锯齿形,设有机腹主弹舱和两侧侧弹舱。
在隐身指标方面,歼-20不仅要超越F-35系列,并且还要对F-22实现压倒性优势。歼-20的隐身设计融合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材料隐身和射频隐身等技术,其中吸波材料可吸收入射电磁波,避免反射,是实现隐身的核心技术之一。
按日本防卫省惯例,如果真的在对马海峡发现了中国空军歼-20隐身机的踪迹,必然会大肆渲染,但至今未作任何回应,这说明日方未能有效探测。在歼-20面前,韩国一样是“睁眼瞎”,韩国的对空预警能力弱于日本,虽然韩国早前曾宣称研发出一款远程预警雷达,但其技术水平难以应对歼-20。
此前有观点质疑歼-20的隐身性能,担心会被美日预警雷达识破,但此次飞越对马海峡的实战案例给出了反证。随着性能更优的歼-20A、歼-20S及歼-35系列战斗机的逐步列装,中国海空军将持续在对马海峡等海域开展训练,进一步提升远洋作战能力。没错,“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