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寻欢

编辑 |赤木瓶子

王俊凯工作室,翻车了。

上周末,王俊凯工作室被诸多王俊凯大粉发出质疑:有疑似工作室成员在闲鱼大量倒卖品牌赠送礼物。

明星工作室倒卖收到的礼物这一行为,历来是粉圈大忌,在王俊凯粉丝们的重重助力下,相关事件迅速冲上热搜,但两三天时间里,王俊凯工作室并未给出任何回应。

再加上王俊凯工作室里的经纪、宣发、商务、法务、服化等主要工作人员的工作,让粉丝们长期不满。5月13日,王俊凯官方后援会(微博280万粉丝+)爆发,卡点发出公开信,表达粉丝们在各项工作里的诉求,得到数万粉丝的支持。

从王俊凯微博账号评论区下,粉丝仍然对其十分支持,但排名靠前的用户,均顶着诸如“请王俊凯工作室正面回应粉丝诉求”的黄字蓝底头像,以类似词汇搜索微博用户,更是数不胜数。

无独有偶,曾黎日前也曾因工作室人员倒卖礼物引发舆情。但比起王俊凯工作室的不回应,曾黎的表现堪称“灾难公关”。

在经过多重沟通后,该粉丝在微博发布了手写的公开信向曾黎道歉,点赞150万+,冲上热搜第一,但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批评曾黎,并感慨该粉丝过于体面。目前,曾黎抖音评论区仍处于沦陷状态,相关评论还动辄数万点赞。

近几年,明星工作室倒卖粉丝/品牌/艺人赠送礼物的事件频繁发生,如沈梦辰、杜海涛、辣目洋子、吴昕等等,但在舆论场中,几乎绝大多数事件都不讨好,甚至会影响该明星的公众形象,败坏路人缘。

明星该不该搞闲鱼经济?如果该,又该如何搞?

“闲鱼”账号,引发舆论海啸

从王俊凯粉丝们放出的相关闲鱼账号来看,该用户出售的“宝贝”有999+,其中在售442,已售出704。

品牌方面,从基础的溪木源、高姿,到施华蔻,再到MaisonMargiela的七夕礼盒,应有尽有。宝贝以美妆、护肤和各类玩偶公仔为主,几乎全部都是未拆封的新品,有些宝贝详情里还写着“品牌送的,不适合自己的皮肤”等字样。

价格方面,在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保守估计,该账号已靠相关礼物获利数万元。而这些品牌,有不少都是王俊凯过去/当下的代言产品。


本质上而言,王俊凯工作室人员倒卖品牌礼物,并非此次舆情的重点。王俊凯的粉丝们只是以此为契机,表达对该工作室某些工作人员的不满。

比如工作室某团队人员被粉丝发现,“关注同事超话,并且超话等级竟然比王俊凯都高”,虽然不排除该工作人员是从TFBOYS时期就跟随三人一路成长,但TFBOYS均已单飞多年,互相竞争颇多,十周年演唱会在舆论场上也不太愉快,自然会让王俊凯“唯粉”感到反感。

从王俊凯粉丝们的回应来看,其诉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商务项,开除“监守自盗”的商务赵某,关闭闲鱼账号,彻查其在以往有无吃回扣等行为,并更换更有能力的商务;

宣发项(包括对接),开除宣发赵某,更换能拉动数据、提高艺人曝光度的对接宣发人员,并最好与各地粉丝后援会进行平等沟通,在王俊凯主演的影视剧、官宣的代言、电影路演等领域迅速响应,做到宣发不摆烂,事事有回应;

服化项,开除服化于某,杜绝过季穿搭,杜绝不符合品牌调性服装,杜绝敷衍了事、抹杀艺人特质的服装,更换有专业素养、专业审美的服化人员;

法务项,落实告黑,或给后援会授权告黑,而非放任谣言满天飞;

经纪项,开除“业务能力低下”的经纪杨某,重组更有能力的团队等等。


作为粉丝经济的受益者,王俊凯工作室显然要重视粉丝们的诉求,但截至娱乐独角兽发稿前,王俊凯工作室尚未回应此次由内部工作人员倒卖品牌礼物引发的粉丝舆情。

被“倒卖”的礼物,被“忽视”的心意

如果说此次舆论风波,王俊凯尚不知情,工作人员倒卖礼物,也并非他授意,尚且在粉丝容忍范围之内,那曾黎事件则让粉丝、路人都大跌眼镜。

在铁粉发布向曾黎道歉的手写信后,曾黎工作室转发了该微博,曾黎本人也在该微博下回复“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介入任何争端与是非,但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显然,曾黎对该事情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但从体现出的态度看,不管是自身的清高,还是对粉丝的轻视,都跃然纸上。

该事件虽已过去半月,但曾黎抖音评论区仍然是一片批评声。整个4月份,曾黎抖音基本保持着两天一更的评率,且与seayeo大排灯、抖音星企划、抖音传统文化等进行过不同形式的合作,但5月份至今,曾黎抖音尚未更新一次。


被负面舆论包围的不止抖音,还有小红书。在曾黎发布的沙棘美白推广视频里,排名前列的留言,要么是“曾黎式发言”的复刻(加小丑表情包),要么是诸如“沙棘也是粉丝送的吗,在闲鱼卖多少钱”的疑问。

如果说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账号,走亲民、接地气、神经质等道路,接大大小小的品牌广告、推广,是曾黎团队经过研究学习推出的一手高招。那因一个小小的粉丝礼物,损害自己几十年来的形象,则如网友们所说,“团队必有低人指点”。

虽然网友们遗忘负面消息的频率很快,但明星到底比不上此起彼伏的社会事件,只要她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短时间内的负面观感就不会消失。而对曾黎来说,不管是想重整旗鼓、重塑形象,还是靠作品说话,走出自己的大女主之路,重新吸引观众粉丝,都已经万分艰难。


像曾黎一样因倒卖礼物而引发舆情,使粉丝脱粉、路人反感的情况数不胜数。

比如钟汉良在《快乐大本营》上曾送给吴昕一个熊猫玩偶,祝福她早日找到另一半,吴昕当场“感动”,但转头就“近期事情过多闲鱼交给工作人员打理”。


好在作为主持人的她不像曾黎那样人淡如菊,光速滑跪,“接受所有的批评”、致歉并关闭闲鱼账号后,不少网友便渐渐将此事抛之脑后。

刨除倒卖品牌/粉丝/艺人礼物等行为,明星即使搞闲鱼经济,也要比普通网友更加慎重,因为明星卖的二手/闲置物品并非只有物品本身,还有自己的公众形象和美誉度,但大多数明星在有如此之多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仍旧没有认清这一点。


比如沈梦辰在闲鱼售卖的潮牌衬衫,比旗舰店全新的同款贵了两倍;奢侈品大衣被粉丝质疑是假货后,淡淡留下一句“你去专卖店验货吧”,等到舆情上热搜发酵,才回应问题出在“代购”身上。

而她累计售卖的二手/闲置物品起码有500+,还在《火星情报局》中骄傲声称自己是“带二手货女王”,即使同样是明星赠送的礼物,也免不了被她倒卖。杨迪就曾在节目上吐槽,沈梦辰、杜海涛将自己送给他们的礼物挂在闲鱼上卖掉。

尹浩宇参加《五十公里桃花坞》,给每个嘉宾都细心准备了礼物,但送给辣目洋子的胶卷相机和实体专辑被她转手放闲鱼以1000+的价格标价出售,舆论发酵后,背锅的同样是“助理”。

担任过某一线明星经纪人的花花告诉娱乐独角兽,明星们因为工作属性和艺人身份往往会收到许多礼物,综艺主持人收到的就更多。

她担任某明星经纪人期间,在去某综艺前,会给所有主持人准备礼物,不管他们是否需要都会送,但即便已经尽量挑选“实用型”礼物,它们还是逃不过被倒卖的命运。

除却艺人经纪人送的礼物,粉丝后援会知道自己喜爱明星要去的节目后,也会给综艺主持人备一份礼物。这些礼物的价格,往往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一个主持人一年收到六支钢笔、十二个玩偶、十八套护肤品很正常,即使全部低价出售,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也十分可观。

这些闲置的礼物,有些是明星本人在售卖,还有些是被大方的明星送给了助理等工作人员,并被他们转卖。因为明星助理的工资普遍在万元左右,却几乎是以007的状态工作,品牌礼物、粉丝礼物等,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给他们的福利。类似行为,在明星工作室属于常态。

不管是从环保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明星们出售闲置的礼物都无可厚非,但显然,并非所有明星都懂得规避点所在。

公益、真诚、低价……明星如何正确“闲鱼”经济?


明星搞闲鱼经济,“学问”或者说“幺蛾子”很多。

从以上明星出售礼物引发的舆情来看,出售粉丝礼物是粉丝们最无法容忍的。出售之后倒打一耙,以“影响名誉”为缘由让粉丝道歉,则是忍无可忍的程度。

如果该礼物是在节目(或报道等)中有呈现,被粉丝亲手交到手里,则甩锅都甩不出去,最次也是一个“毫不在乎粉丝”,因为粉丝的真情实感被量化成了商品明码标价。

其次容易翻车的,才是出售品牌礼物、艺人赠送礼物,只要一口咬死是助理售卖,自己不知情,则还有回旋余地。但需要注意的是,拍摄的时候千万别露出手部特征(尤其是手表、手链、指甲油),不然就会像某些明星一样,喜提“死鸭子嘴硬”称号。

而礼物质量、是否正版、服务态度等,面向的则是购买明星礼物的人群,在互联网时代,能否让他们满意,能否不被挂在网上鞭尸,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明星本人(或助理)尽可能说实话、真话,并态度良好,但这对不少一日乍富、眼高于顶的艺人来说,根本不可能。

难道艺人出售闲置礼物、二手物品,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其实如果正确示范、操作得当,甚至可以提高明星在粉丝、路人眼里的形象。

比如去年五一,朱珠在北京798艺术区开设“朱珠和朋友二手集市”。

从周杰伦的专辑,到Switch,再到各类二手奢侈品大牌,应有尽有。门票二十元,单一物品物价则在五元到几十元不等,高的也就上百元,低的如周杰伦专辑5元,高的如Switch(含30余张游戏卡)200元,对比原价,也难怪网友表示“这哪是卖二手,这是做慈善吧”。

不以如此低价出售的,自然也有,比如近些年因为《司藤》口碑和路人缘双双回春的景甜。

她在闲鱼上出售的物品,不少都是潮牌和奢侈品,高价的如迪奥墨镜,可以售价2700元,但所售物品的收入,她会捐赠出去并进行公示,喜提网友评价“从前对景甜无感,这两年越来越觉得她人美心善”。

哪怕从维护粉丝粘性的角度出发,明星们仍然有许多选择。比如在品牌们赠送的礼物抽奖送给粉丝,再辅之以艺人签名照、签名专辑等明星送出去的小礼物,谁也说不出是非。明星们或许会丧失礼物的价值,但所能获得的回报,会远远高于他们所送出的礼物。

而从内娱当下的环境来看,不管是明星本人缺乏直接与粉丝沟通的意愿,还是缺乏能力,两者之间始终隔了一层。只有当明星走下特权高台,当粉丝不再用礼物“赎买”情感认同,这场扭曲的“礼物黑市”才能真正瓦解。

而要想达到这一切,需要从承认一个简单的事实开始:粉丝不是提款机,真心不应被明码标价。如果做不到,最好就别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