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尖子生被赶出家门,“硬碰硬”解决不了问题
203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据风芒新闻报道,近日,就读于湖南长郡中学的尖子生小凯沉迷手机后翘课、成绩下滑,高考物理类仅考575分,被父母扫地出门,断了生活来源。父母的做法是否合适,引发网友热议。
从报道看,小凯作为学校曾经的尖子生,父母最终将他拒之门外,高考成绩或许是导火索,但绝不是主要原因。中小学时期,小凯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初中便考入长沙名校,自此后,父母在学校外租房陪读,工作日回老家工作、每周五轮流从老家赶到长沙照顾儿子,这样劳碌奔波夫妻俩坚持了五年。在父母看来,转折点就是在高中,小凯强烈要求父母为自己买手机,且承诺会好好读书,但却在往后的日子里缺乏自控能力、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同小凯的矛盾也就此产生。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采取了砸手机的极端做法,少年便以更极端的烧掉暑假作业、剪断空调线和砸烂家里东西等方式进行“回击”,冷战持续到小凯成年当天,父母退掉陪读的房子、停掉他的生活费,再也没有来长沙看过他。事件本身还有更多看似细碎微小的矛盾,但每一次都十分激烈且频繁,在这个过程里,父母难免感觉含辛茹苦却没有得到理解和感恩,也就愈发心寒。
父母在小凯成年后将其扫地出门,不外乎是想表达“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不少网友表示赞同父母这种“硬碰硬”的做法,但实际上“硬碰硬”本身就是伪命题。毕竟,如果心平气和地讲理、沟通都听不进去,难道将他扫地出门、让他去接受“社会的毒打”,就能认识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沉溺于更多与“手机”类似的诱惑?无论日后学业、工作顺利与否,难道就没有可能催生出另一种“刚愎自用”或“自怨自艾”?更论及家庭关系,这也只会同父母产生更深的隔阂。可以说,“硬碰硬”是最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有难度的是日常中冷静而频繁的有效沟通,但这也是父母将青少年真正引向“成年人”这一身份的唯一途径。
类似的矛盾不可避免,也更多是青少年生活学习中的细枝末节,但绝非是父母在对峙中靠一个规矩、几次管教乃至“断亲”就能从根化解。小凯父母在两个城市间持续五年奔波劳碌,但奔波至此面对孩子,有没有更多除了学习内容以外的关心交流?自控力差、爱玩手机,有没有问过孩子的假期是否缺少陪伴和活动调剂?如同手机一样“洪水猛兽”般的诱惑在未来数不胜数、防不胜防,缺乏沟通和信任的焦虑教育难以让少年构筑起自信自主的堤坝,这才是“洪水溃堤”的根源。
想让孩子从对父母的懵懂尊重走向对父母付出的具象理解,长成人格独立、自主管理的大人,平等尊重的交流是第一步,而多问多听对方的想法,这一过程本就该越早越好。面对发生的冲突矛盾,父母更需要放低姿态、主动破冰,在细枝末节的日常里主动构建良性沟通的亲子关系,才能实现正向引导和走向成人的教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