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吸引到外国人来我国定居,这是对我国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与国外交流的一种方式。


       因此除了清朝闭关锁国之外,我国对没有攻击性的外族人都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在2000多年前,就有一群老外来到我国。
       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我国文化,在我国正常生活,这些老外使用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定位自己的姓氏,并用这一姓氏定居。
       如今这个姓氏已经成为一个大姓,而且随处可见,这是什么姓氏呢?
       01姓氏流传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传承下来的祖国,这都源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优越性和继承性,让我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繁衍生活。
       为了区别人们的分工,区别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名字,而姓氏是会不断流传下来的,因此想要寻根问祖,姓氏是其中的一项途径。


       我国有成百上千个姓氏,每个姓氏背后都有属于自己家族的深厚历史和故事。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一共有10129个姓氏,作为我国最大的一个民族汉族,拥有的姓氏有8000多个。
       最初我们背诵的百家姓,除了排在第一位的赵姓是因为开国皇帝姓赵之外,其余的都是按人口比例进行排序的,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就会进入百家姓。
       我们熟悉的有钱,孙等等,在旧百家姓中排名第79的是安姓,如今社会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安姓人士,比如安以轩等等。
       历史中也有很多安姓名人,比如安门物、安世高等等。


       不过安姓并不是汉族人的姓氏,追溯起来,安姓实际上是外国人来到我国的姓氏,安姓的祖先是哪个国家的呢?
       02迁移我国
       安姓祖先是如今我们的邻国伊朗国,但在两千多年前伊朗还不叫伊朗,而是叫安西国。
       他们和我国一样有着王氏贵族,姓氏为安帕提亚氏。在汉朝时期,安西国算得上是亚洲强国,它与我国、罗马和贵霜帝国并称为亚洲四大强国。
       既然安息国发展如此好,他们国家的子民为什么要来我国呢?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我们开始与外界有了最早的沟通和联系,开始倾销我国商品,促进经济发展,这也让安息国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安息国的太子安清在接触我国佛教文化后非常喜欢,于是他将自己的太子之位传给他人,自己选择出家为僧,为了宣传佛教,他还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并在这里定居。
       第二个原因是安息国长年处于战乱之中,虽说安息国也算是强国,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安息国靠近罗马帝国,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罗马帝国不断地挑起战争,安息国的百姓民不聊生。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长途跋涉来到我国,这才让我国有了安姓这个姓氏。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姓安呢?
       其实这非常好理解,因为他们是安息国的子民,为了怀念自己的国家,他们就选取了安这个字作为姓氏。
       那能不能就叫自己原本的名字呢?这其实不容易,因为他们来到中国后,为了谋生加入各行各业,也在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
       他们发现我国比他们国家更适合居住,于是就选择在我国定居。
       当时我国虽然没有非常严格的移民管理,但为了能够尽快融入我国,他们还不能叫拗口的名字,只能转变为以我国文化为主的名字。


       那些因为战争逃亡到我国的人有了更好的生活,而因为随太子安清来到我国的侍从随从们,也与太子居住于此。
       他们以原国名的汉译为姓氏世代相传,在如今安姓人口约170万,可以排在姓氏当中的110多位。
       虽然不如从前的旧百家姓,但是在我国1万多个姓氏当中,排在110多位的安姓算得上是大姓,可以说当时安息国的子民如今枝繁叶茂,遍地开花。
       对于这些外来人口,我国是什么态度呢?
       03如何对待
       不只是安息国,还有很多外国人都在我国历史当中迁移到我国土地上生活,而我国知道这些外来人群是有很大的包容性。


       因此如今的我国拥有56个民族,还有很多自治区,我们生活在一起,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如今再看到安姓人群,我们不会觉得他们与我们长得有任何不同,甚至会觉得安姓是汉姓。
       万万没想到,他们的祖先是伊朗人,这是因为他们在我国生存了上千年,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样貌血统都已经基本被汉族同化。
       结语
       除了安姓之外,毕姓等姓氏都是外国移民而来的。


       不过因为我国文化海纳百川,让这些外国移民者以新的身份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正因为这个特点,我国历史才能源远流长,我国才是如今的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是外来人的姓氏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