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架构的江湖世界有家国大义,也有儿女情长,但既然是武侠小说,他的书中就免不了有恩怨仇杀和比武论剑。

早在射雕时代,江湖群雄就为了争夺《九阴真经》在华山召开了第一届比武大会。

一、华山论剑

那时王重阳凭借童子之身配合先天功力压群雄,在历经七天七夜的激战之后带走了《九阴真经》,成了睥睨天下的第一高手。

25年之后,随着后起之秀郭靖的崛起,群雄又在华山绝顶之境召开了第二届比武大会。欧阳锋凭借逆转经脉之法的怪异招式,接连击败了黄药师、洪七公、郭靖,成了射雕后期的天下第一。

到了神雕时代,战火纷飞,此时的群雄不再执着于争强好胜,而是在郭靖的带领之下同仇敌忾,一起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随着杨过甩出三粒飞石击毙了大汗蒙哥,蒙古兵马群龙无首之下一溃千里。凯旋归来后,群雄再一次来到了华山之巅。此时群雄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他们是并肩作战过的战友、兄弟。因此,第三次华山论剑在黄蓉的口头排位下诞生了以老顽童周伯通为首的东邪西狂、南僧北侠。

倘若第三次华山论剑纯以武力排名,周伯通还能成为五绝之首吗?杨过年仅36岁就能跻身新五绝之一,他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威力惊人,他有没有冲击新五绝之首的实力?其实,想要知道杨过的真实实力,我们先看一看黯然销魂掌第三式是什么就知道答案了。

二、黯然销魂掌第三式

为了16年之后的约定,杨过带着雕兄在海边苦练神功。将内力练到练无可练之后,杨过再一次陷入了漫漫相思之中。由于饱受情伤,极度烦闷的杨过抬手一掌,竟将海边的岩石炸得粉碎。杨过灵光一闪,就此以黯然神伤为意境,自创了一门掌法:黯然销魂掌。

神功大成之后,黄药师见识过杨过的这门武功。黄药师给出的评价很高,他认为,普天之下,单论力道而言,唯有郭靖打出的降龙十八掌方能与之媲美。

降龙十八掌已是一门罕逢敌手的武功,加上又是郭靖打出,可见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的确威力惊人。这也难怪,杨过聪明绝顶,早在20岁的时候就能集百家之长,他取长补短,将九阴真经、蛤蟆功、逆转经脉之法等武功融合在自己的掌法之中,从而有了一套怪异又威猛的17式掌法。

随后,老顽童周伯通也领教了杨过的这一套掌法。周伯通生性乐观,加之在百花谷挖茯苓吃蜂蜜,有了返老还童的迹象。因此,当周伯通使出左右互搏之术的时候,仅有一臂的杨过明显方寸大乱,只能施展黯然销魂掌和周伯通一决高下。

原文写道,当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打到第三式的时候,杨过的手臂突然下垂,绝无半点防御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许,突然间手足齐动,左掌右袖、双足头锤、连得胸背腰腹尽皆有招式发出,无一不足以伤敌。周伯通虽然早防到他必有绝招,却万万料想不到他竟会全身齐攻,瞬息之间,十余招数同时攻到,说来‘无中生有’只是一招,中间实蕴十余招变式后着,饶是周伯通武学深湛,也闹了个手忙脚乱。他右臂本来下垂不用,这时不得不举起招架,竭尽全力,才抵挡了这一路掌法,说到还招,竟是不能的了。

可见,杨过的这一招从明面上看是掌法,可当老顽童靠近之时,杨过竟发动了全身攻击,不仅手足、袍袖,就连头、胸背腰腹都尽数发起了进攻。在杨过发动的“全身围剿”之下,后来成为新五绝之首的周伯通竟“手忙脚乱”,连“还招”的机会都没有了。

三、结论

从黯然销魂掌的第三式来看,杨过将能够发动攻击的身体部位尽数应用,和独孤求败的“不滞于物”的理论极其相符。

要知道,杨过当时跟着雕兄走进剑冢的时候,他发现了独孤求败的剑冢。通过独孤求败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独孤求败纵横江湖三十余年都未尝一败,而他的剑法境界也在打斗中不断进化,从利剑境界上升到软剑、重剑、木剑和终极阶段的无剑境界。

何为“无剑”?无非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而根据杨过黯然销魂掌第三式的情况来看,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明显达到了“无剑境界”。如此一来,就能解释两件事情。

1、周伯通是第三届华山论剑的天下第一,可在杨过黯然销魂掌的凌厉攻势之下,他竭尽全力也只能抵挡,毫无还击之力。

2、金轮法王将龙象般若功冲到了第十层,按照设定来看,金轮法王本应天下无敌。可在襄阳城大战之中,法王即便挟持了郭襄让杨过束手束脚,可当杨过黯然销魂掌一经施展,强如金轮法王这样的高手竟连一招都接不住,立时被杨过轰落高台,最终死在周伯通之手。

笔者认为,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以内力作为输出,威力之强毋庸置疑,加上杨过又领悟到了独孤求败的“无剑境界”,因此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实是当世一绝。

但需要指出的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需要施法者时刻具备颓废忧郁的心境,否则连一招半式都无法施展。因此,当小龙女在身旁之时,杨过无法成为新五绝之首,唯有杨过沉浸于漫漫相思之中时,黯然销魂掌方能发挥最大威力。

综上,杨过有绝对的实力冲击新五绝之首的宝座,但前提条件是小龙女不在现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