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的区域走向基本上为东西方向,而在东部却略呈南北走向,且东部的最南部边缘地即是瀛州。为何辽国将瀛州划入“幽云十六州”之列?
       究其原因可以得出,辽国占领瀛州之后,以瀛州为据点,更加便于其骑兵部队向深州、冀州、贝州而南下。
       另外,周世宗收回瀛州等地后,辽人认为“瀛莫之失,幽州急递以闻”。可见,辽已将瀛州作为守卫幽州的前沿阵地。
       而对于中原政权,瀛州被契丹占据后,多次饮马于河津上,任意抄掠,祸连于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威胁巨大。可见瀛洲的战略地位何其重要,瀛洲的战略重要性有哪些呢
       一、部署重兵
       “幽云十六州”割出,北方失去天险,只能派驻重兵把守河北各地重镇。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北上收复失地,将领韩通领兵大至,取得辽瀛、莫、易、涿、雄、霸六州,北上行动首先收复了包括瀛州在内的关南地,“凡得州三,县十七”。
       为加强对收复地区的管理,防御契丹的侵扰,周世宗对关南地行政区域重新划分。
       瓦桥关置为雄州,容城、归义二县隶之;益津关置为霸州,文安、大城二县隶之。
       以瀛州当在九河之冲,在瀛州设置高阳关,与雄州瓦桥关、霸州益津关各戍重兵防御契丹,三关“互相联络,而高阳实为根本。控扼幽蓟,戍守特重”。


       雄、霸、瀛三州以瀛州为中心部署兵力,与定州、镇州相掎角,抵御辽军南下,守卫北部边境。可见,高阳关在防御契丹部署中重于瓦桥关、益津关,瀛州同当时定州、镇州两大军事重镇并重。
       北宋时期,契丹南下侵扰多集中在河北地区,瀛州位于河北东路北部,为控扼契丹南下之处。
       “敌之南牧,必先犯镇、定、邢、赵、瀛、魏,以地平战易民富有易扰而多获也。”
       初期,朝廷在高阳关、镇州、定州三地派驻重兵,“崔翰及定武节度使孟元喆等留屯定州,彰德节度使李汉琼屯镇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屯关南”,控扼辽军南下往来的关键地点。


       曾有李汉超驻守高阳关,辽军不敢深入,边境无扰。
       若辽军由北而来,“则出奇兵掩之,万无一失”。太宗两次北伐失势后,更是在河北步步设防,部署重兵。契丹领兵围攻瀛州时,有大臣建议和议,而真宗认为“瀛州素有备,非所忧也”。
       这印证了此前瀛州一直部署着重要兵力。宋辽关系缓和后,北宋朝廷精简兵员,退兵还农,军队将兵数量减少。
       然而河北地区的御辽部署仍然不能松懈,瀛州的兵力占比依然较重。


       仁宗庆历年间河北路的军事部署记载:河北三十六州军……十九城,皆要害之地,可以控制敌寇而不使得深入。定为右臂,沧为左臂,瀛为腹心,北京为头角。此四城之所使也。
       定、瀛、沧各置一帅,北京置一大帅,余十五城分属定、瀛、沧三路,择善将守之。十九城都用兵三十万,定五万,瀛、沧各三万……
       根据庆历四年(1044年)河北路的军事部署中看出,各州均系要地。其中在战略部署中瀛州处于中心,并在此地置一名帅臣、三万兵力,与沧州并重。
       在瀛州部署的兵力占河北路兵力总数的十分之一,仅次于定州的兵力数量。
       到北宋后期,暂不考虑长时间的稳定使得河北军队作战能力下降,单从兵力数量来看,一直呈现着增长趋势,而瀛州作为路治治所所在,增加的兵力较其他州更多。


       二、战争经略地
       一地若是频繁受战争影响,则该地的军事地位往往会随之提升。地理位置上,瀛州地处宋辽边境的河北东路北部,北邻莫州、霸州,再向北即为幽州。
       “瀛州,河间郡,幽州巡属大州也,其地在幽州南。”正因为地处幽州之南,“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瀛州一直都有战事发生。
       曹魏时曹操攻取河间郡,南北朝时,葛荣、杜洛周、刘灵助等奔走于瀛州,隋唐时窦建德据乐寿,五代各政权交相争夺瀛州,也曾被辽国统治一段时期。
       至北宋时期,辽国在北方地区已经发展壮大,与北宋形成对峙局势,双方都以收复失地为由,前期在幽州之南等地多次发生战事,常经略瀛州。


       北宋建朝之初,为实现收复幽燕之地,太祖设置封桩库,“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
       平定南方割据政权后,为“取幽、蓟故地”,宋太宗分别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雍熙三年(986年)发动两次北伐契丹的军事行动。
       两次行动或是需要瀛州兵力的支援,或是引发瀛州政区内战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辽军来扰,“郭进大破契丹于关南”,关南即瀛州高阳县。
       第二年,在关南继续与辽军作战。咸平三年(1000年),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带兵支援范廷召,途中至瀛州西南裴村与契丹相遇,在此地与之交战数回合,以康保裔战败结束。


       最后,两次北伐战争均以失败结束,透露出北宋军事衰弱迹象,契丹选择乘势追击,在河北路境内发生多起战事,经略瀛州境内。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契丹寇边,命(李神祐)领兵屯瀛州”。雍熙三年(986年),契丹大败宋军,乘势遣将“以数万骑取瀛州”,当时刘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署”,与契丹在瀛州境内的君子馆交锋。端拱元年(988年),契丹侵扰镇州、定州,“傅潜阵于瀛州,中当城之西面”。咸平初年,契丹南侵,张凝带领军队士兵“设伏于瀛州西”。
       景德元年(1004年)十一月,契丹攻瀛州守臣李延渥带兵与之战,并败之。太宗、真宗两朝,宋辽战事频频,经常波及到瀛州政区。不久,宋辽签订盟约,双方战事暂歇。


       三、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
       交通是影响战争规模和进程的重要因素。瀛州的交通网自中古时期已经向外延伸。战国时期,瀛州北至燕都蓟(今北京),南至赵都邯郸(今邯郸),西至中山都顾(今定州),东至齐、鲁等国(今山东)的各条道路已形成。
       秦汉时期瀛州向西延续至太原,西南方向延接驰道可通至都城长安(今西安)。
       到隋代,通往天津方向的路线得到开拓。
       唐朝大兴盐制,瀛州为西路盐运要道。除此之外,由瀛州通往南北的路线也广为应用。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著作中论述了唐朝河北地区两条南北走向纵贯线,其中河南到幽州之间最近的一条路线是中部纵贯线,与今天106国道基本一致,南北往来中多选择这一路线。


       大致途经卫州、澶州、魏州、贝州、冀州、(深州)、瀛州、莫州、涿州等地,瀛州为其中一节,可通达南北。后晋政权与契丹作战时,契丹将领高模翰就是凭借中部纵贯线,由北“分兵由瀛州间道”进入后晋疆域。
       在前朝历代交通发展的基础上,北宋瀛州延伸了交通道路,通向四方的路线更加成熟,连接四方,在河北东路起到了枢纽性作用。
       瀛州南通冀州、贝州,北接莫州、雄州、霸州,西连深州、永宁军、祁州、定州、真定府等,西北连接顺安军、静戎军、威虏军、岐沟关,东近沧州、清州,交通便利,便于进行军事机动防御与作战。通过观察宋辽在瀛州发生的战争路线可以分析出,双方都以瀛州为军事枢纽地。


       雍熙三年(986年)辽军通过霸州-雄州-莫州-瀛州一线而南,与宋军在瀛州君子馆相遇交战,战后不仅没有收兵反而继续向南掠祁州、深州等地才向北还。裴村之战亦如此,经瀛州向南掠夺德州、棣州等地才返还。
       辽军南下进攻,经略瀛州,多是通过瀛州向东南、南方、西南深入,直驱沧州、冀州、贝州地,而进逼河上,以威胁大宋的首都汴京。
       再看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南下行动,辽军由辽南京(即幽州)为出发点,抵达宋辽边境,越过界河占领望都,通过葫芦河到达瀛州,在瀛州城久攻不下,随即放弃攻城,以此地为枢纽转而向南前进。
       “既而游兵又逼冀州”,“欲乘虚抵北、冀、天雄军”。


       四、水中陆地
       河北平原腹地地形平坦,“平壤千里”,地势稍微自西向东倾斜,形成众多东西走向的河流,如拒马河、滹沱河、漳河等,平坦地形中亦是有高有低,相对凸起的地方形成了高地。
       在抗击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中加以利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隔骑兵行进。
       辽国南下之时,善于骑兵作战,而河北地区河流众多,不利于骑兵部队驰骋。瀛州被周边河流包围,形成了“水中高地”的地势,合理利用,必然在军事中可以起到防御备战作用。
       瀛州周边及境内均有大河或河渠流经。滹沱河一直流经过瀛州西北部;黄河改道后流经瀛州南部和东部,瀛州的景城镇即“在大河两堤之间”。


       境内多有河渠分布,如长丰渠流经瀛州的束城县界入城,流向西北与古漕河合流。
       还有众多没有明确记载的小河流,流经瀛州境内及边缘地区。另外,太宗两次北伐告以失败后,对辽军转向防御策略为主。时何承矩提出在河北北部兴建塘泊以御辽南下,在瀛州迤北州军共兴建九处横向塘泊。
       而且,北宋时期在深州、冀州冀县、沧州沧县等地引浊淤灌,在瀛州南部周围形成片段形状的淤田。
       瀛州的周围或有河流,或有洼淀,或有淤田。因此可以明确,瀛州北部自拒马河至瀛州中间区域内塘泊广布,南部、东部边缘河流流经且随之附近灌溉大片淤田,呈现出“水中高地”的地势。


       五、总结
       但凡发生争夺幽燕地区的战争,瀛州必是争夺之地,其政治军事重要性异常突出。
       首先,瀛州在经历被割出与收复后,中央在此地设置高阳关,屯驻重兵,兵力部署重于瓦桥关、益津关,与定州、真定府形成掎角之势,为河北次边御辽重镇。
       其次,宋辽之间无论是战是和,双方往来都会经略到瀛州。战时或为作战区域,或是支援其他州军。
       另外,瀛州正处于河南与幽州之间往来最短交通线上,是辽国每次南下返回路线经过地,或是宋辽互通使者的必经地。再次,瀛州境内或边缘流经河流众多,形成了“水中高地”的地势,一定程度起到了阻挡辽骑军部队作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