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金塘海底隧道纵剖图 采访对象提供

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志刚)5月16日上午,在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以下简称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和舟山侧,随着隔海相望的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同时转动,正式开启相向始发穿海之旅,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建设进入盾构掘进阶段。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西起宁波市北仑区,东至舟山市金塘镇,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

图说:涂装“瑞龙”的“甬舟号”盾构机 刘福昌 摄

金塘海底隧道工程采用“甬舟号”和“定海号”两台盾构机施工,每台长135米、重4350吨,开挖直径14.57米。其中,“甬舟号”由西向东独头掘进4940米,“定海号”由东向西独头掘进6270米。两台盾构机在历经高水压地段及复杂地层“长途跋涉”后,最终在海底“会师”,中心轴线对接误差不超过2厘米。

图说:涂装“神龙”的“定海号”盾构机 张玺 摄

宁波与舟山两地之间海域地质复杂多变,隧道要下穿石油管线、海堤、码头和航道等多项风险源,海底最大埋深78米,最大水压8.4巴,相当于成人手掌面积上承受近1吨的重量;穿越过程中要经历28次软硬地层变换,其中硬岩最高强度近200兆帕,施工复杂程度、难度和风险世界罕见。

“聚焦建设世界级精品工程,我们项目团队对盾构机进行针对性设计和优化,采用重型带压刀盘,配备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加固等专用装备,总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做到‘软硬通吃’;同时配备先进的导向系统,确保海底精准对接。盾构机在海底对接后,将借助双层壳体设计,内部结构拆解运出,外壳留在海底用于支护隧道,就像‘金蝉脱壳’。”中铁十四局甬舟铁路项目指挥长胡浩介绍。

图说:“甬舟号“盾构机正式始发 范少文 摄

舟山与宁波之间目前通过公路跨海大桥和轮渡连通,受台风天气、航道运输和节假日拥堵等影响,两地间运力波动大,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采用盾构下穿金塘黄金水道,可实现铁路全天候运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宁波舟山港航道影响。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泥水平衡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对周围海域的影响。同时,施工产生的泥浆通过绿色环保技术进行固化处理,可避免对岛屿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中铁十一局甬舟铁路项目负责人王双说。

图说:“定海号”盾构机正式始发 张玺 摄

为了确保盾构机顺利始发掘进,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组织中铁十一局、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提前组织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开展组装过程推演,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盾构下线、刀盘焊接、台车下井、盾体组装、整机调试等关键环节,为始发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甬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重大项目,线路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通过新建海底隧道至舟山市金塘岛,通过新建跨海大桥至册子岛及舟山本岛,终至定海区白泉镇,线路全长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一条以中长途旅游客流为主、兼顾舟山宁波之间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项目建成运营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长三角唯一不通高铁的地级市舟山市将接入全国铁路网,对实现宁波舟山同城化发展,加快两地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