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对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发出威胁时,他们显然低估了伊朗宗教界的反应。
据报道6月28日,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马卡雷姆·斯拉茲发布了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宗教法令。
正式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死亡法特瓦”。
而这个法特瓦是伊斯兰律法的裁决跟教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追杀令”。
但可不要小看了这个法特瓦,这个法特瓦的完成不需要用钱,而是信仰。
他只需要一个命令,全球的信徒都会自己主动去完成这个裁决。
在近期的以伊冲突中,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在言论中曾多次对伊朗进行了威胁。
尤其是在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已经知道哈梅内伊的藏身之处,哈梅内伊是个比较容易打击的目标。
这些言论直接触碰了伊朗的政治与宗教禁区。
因为哈梅内伊不仅是伊朗国家的最高领袖,更是全球什叶派信徒的宗教领袖。
他的地位远超一般的政治领导人,在什叶派的宗教体系中,哈梅内伊是马尔贾塔克利德,可以解释为“效法来源”。
哈梅内伊的言行被视为效法的典范,都被当作榜样。
信徒们把哈梅内伊当成了守护信仰的主心骨,在宗教上有什么问题都是找他来解答。
所以,哈梅内伊的安全可不只是影响伊朗政权稳不稳当,更牵扯到全世界什叶派信徒的信仰和尊严。
因此,特朗普对哈梅内伊的威胁言论,不仅仅是对一个政治人物的侮辱,更是对整个信仰体系的挑战。
就比如像西游记的唐僧,是取经队伍里的主心骨。
当唐僧遇到危险,最着急的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因为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没了他取经大业就没法继续,所以他们会拼尽全力去营救唐僧。
而什叶派就把哈梅内伊当作信仰的主心骨,所以特朗普和内塔胡尼亚对哈梅内伊的威胁,直接触犯了宗教信徒们的雷区。
于是马卡雷姆·斯拉茲在法特瓦的声明中强调:诛杀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是全球穆斯林的“神圣义务”。
翻译:阿亚图拉·马卡姆·希拉齐呼吁全球信徒对特朗普和 内塔尼亚胡进行执行,并宣称他们是“上帝的敌人”
可别以为这只是一句口号,在什叶派教法中,一旦被认定为穆哈里卜,那只有死刑这一个下场。
而穆哈里卜就是伊斯兰教法中“与真主为敌者”的意思。
并且,这个裁决不仅仅适用于伊朗境内的穆斯林,它的影响范围跨越国界,适用于全球所有信仰什叶派的穆斯林。
同时,斯拉茲曾在裁决书中严厉强调:任何侮辱伊斯兰领袖的人,都是与真主为敌者,所有穆斯林必须得想办法让他认错悔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信徒牺牲,那就是殉道的英雄。
所以,只要是信仰什叶派的穆斯林,他们都会无条件服从这个命令,直到这个事情完成。
这个影响力很大,即使伊朗政府无法执行这一裁决,全球穆斯林信徒也会自己采取行动,直到这个法令完成。
而且这个裁决不受国家法律约束,也没有时间限制,哪怕下达裁决的宗教领袖去世了,这个裁决也会一直被信徒们铭记在心。
就举个世人皆知的例子,比如1989年,霍梅尼觉得《撒旦诗篇》这本书亵渎了伊斯兰教和先知穆罕默德。
于是对《撒旦诗篇》的英籍印度作家拉什迪发布了一项历史性的法特瓦。
要求处决《撒旦诗篇》的作者,以及所有参与出版这本书的人,无论他们在哪里。
自从法特瓦发布后,全世界的穆斯林都去执行了这个命令。
哪怕当时时任联合国长德奎利亚尔呼吁伊朗取消对拉什迪的追杀,但是霍梅尼拒绝了拉什迪的道歉。
此后,《撒旦诗篇》的各语种译者纷纷遭到了牵连。
1991年7月,日文译者五十岚一遇刺身亡。
在他之前,该书意大利文译者卡普里奥洛也在米兰遇袭,身受重伤。
1993年10月,该书的挪威出版商尼加德在奥斯陆遭遇枪击。
于是,《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没办法,只能被英国警方全天候保护,在安全屋中生活了近十年。
直到三十年后,拉什迪以为威胁消失了,大家都会忘了这个事情。
却没想到在2022年8月12日,拉什迪在纽约演讲时,突然被人刺杀,而袭击者表示自己为了执行霍梅尼1989年发布的宗教裁决。
所以,法特瓦可不是嘴上说说的空话,它是真的有执行力,全球的穆斯林信徒会自己主动去执行这些宗教裁决。
而且,法特瓦的执行不仅仅是宗教义务,它更是政治宣示。
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也门胡塞武装等什叶派武装力量已经表示会誓死捍卫宗教领袖,并可能将这一法特瓦作为行动依据。
就像刚才提到的拉什迪遇刺案的凶手,虽然他是美国新泽西州居民,年龄24岁,但他的父母就是黎巴嫩裔。
而对于这些武装力量来说,马卡雷姆·斯拉茲的法特瓦不仅是对哈梅内伊的保护令,更是对抗美国与以色列的宗教宣战。
通过这个法特瓦,伊朗不仅捍卫了哈梅内伊的安全,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任何侵犯伊朗政治与宗教尊严的行为,都会遭遇严厉的反击。
斯拉茲用一纸法特瓦,将嘴上的威胁变成了全世界穆斯林都得遵守的宗教义务。变成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刀。
另外按照伊斯兰教法来说,“穆哈里卜”(跟真主作对的人)的罪名根本没法赦免。
在什叶派这儿,“马尔贾”(宗教权威)的安全就是信仰的底线,即使时间再久,这个仇也不会消掉。
而且,不要小看了信仰,信仰背后可是无数人的力量。
《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的命运,为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日子埋下了伏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