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教育部暂停国(境)外部分大学学历学位认证,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
3401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日前,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暂停泰国彭世洛大学学历学位认证。原因是在核查工作中,该校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相互冲突、不真实、不准确信息,导致相关认证工作无法继续开展。
其实,彭世洛大学已经不是第一所被暂停认证的国(境)外大学,此前类似的公告教育部已发布多条。对这些大学加强审查的原因包括虚报博士招生规模、恢复或变相恢复因违规发放而被撤销的学位等等。教育部的这一举动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从严审核国(境)外留学人员的学历学位,杜绝“水硕”“水博”等注水学历流入国内,回应社会关切。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个别用人单位为追求学历达标,“批量引进东南亚博士”热议不断,并引发了对“水硕”“水博”留学项目的讨论。毫无疑问,“水硕”“水博”的存在,是对国内人才市场的一个冲击,是对国内人才的不公。一些社会机构与国(境)外的大学勾连,形成了灰色的产业链条,抓住的正是国内一些地方过分迷信“海归”的心理,和个别人想以此为跳板,钻国内引进海归人才政策的空子的心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而这种灰色的市场所带来的是对国内毕业生就业的极大不公。
真正的海归是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是这些花钱买学历的“水货”。试想,一个高考刚够专科线的考生,居然能够通过机构的运作,到国(境)外的大学拿到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学位,摇身一变也却了“海归”,这让国内那些优秀的学子们情何以堪!
非常支持教育部这一重要举措,通过完善认证机制,把真正的人才留住,让“注水学历”没有市场。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对高学历有“祛魅”的思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