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霸榜的董小姐,凭借她家的人脉和骚操作,到底让她少奋斗了多少年?

知名博主@毛毛虫Claire 用2024年上过热搜的正面典型“北大陈如月”的求学经历做个对比。

陈如月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17级的学生,专业是金融。录取分数线大家可以想象有多高。

可进入大学后没多久,她发现自己开始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那几年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场景对她产生了深深的触动。于是毕业后并没有找金融相关的工作,而是一直在为转医做准备,比如在本科读书期间去医学院选修生物细胞学等高难度课程。

她在北大读书,自然也知道协和医学院的4加4项目,并为此准备了许久,可因为竞争激烈未被录取。

你说这个项目不就是为非医学本科生攻读医学项目准备的吗?

的确如此,可在真正录取时,不是看标准的底线是什么,而是看和你同场PK的同学都是什么条件。所以,当时以医学背景不足未录取陈如月时,周围人包括她自己,即使后来上新闻,大家也并无异议。

于是2023年,她顶住各方的压力,北大毕业两年后回到母校上海实验中学重新复读,同时将历史替换为生物,此时教材已经改版,但她依然在2024年7月被上海交大临床医学8年的本博连读班录取。

虽然很励志,但当时南方周末还评论,说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录取并不是裸分,而是高考成绩占85%,校内测评占15%。那这15%就有操作的空间在了,并引发大家对招录公平的追问。

不过陈同学本就是裸分考入的北大金融,已是“人中天龙”,本科毕业后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思维缜密都更加成熟,此时决定转入医学,想必未来会更加认真的对待职业发展。

只是这样一折腾,陈同学算上北大的4年,毕业后3年,再重新8年医学,毕业后已距离首次高考过了15年,应该是33岁的样子。再规培3年以上,执业就是36-37岁以后。

但其实8年的医学本博连读已经很节省时间了,大部分医学生走的还是5年本+3年硕+3年博,一共读下来需要11年。即使7年本硕连续+3年博也需要10年打底。

而热搜中的董小姐就不同了,也是金融本科(还是社区大学上来的),也是协和的4➕4,暗箱操作后顺利录取,4年医学博士毕业后才26岁。如果真如小道消息所言,3年规培缩减到1年,那董小姐27岁就可成为执业医生。

比北大的陈同学缩短了整整10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