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将至,你是否也曾动过念头,带父母或长辈出门走走?
近年来,“年轻人+老年人”的跨代旅行逐渐升温,“偕老游”成为继亲子游之后的又一出行新趋势。由“年轻人策划、老年人体验”的跨代共游方式,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带爷爷奶奶看世界”正在成为不少年轻人假期的第一选择。
近日,24岁的云南女孩李冬梅带着85岁的爷爷李华富完成了“去北京看一看”的心愿。她将旅程记录剪辑成视频上传网络,收获上千万播放,引发无数年轻网友共鸣:“别等来不及才后悔。”
5月20日,李冬梅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讲述了她带爷爷圆梦的始末。
从大山到天安门:许下一个承诺
李冬梅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罗布镇的一个偏远山村,家中兄弟姐妹四人,她排行老三。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祖孙之间感情深厚。
爷爷李华富是位典型的山区老人,一辈子扎根在云南昭通的大山里,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几十年来辛勤劳作让他双手布满老茧,却从未踏出过昭通一步。
“我小时候是爷爷带大的。那时候他种地、养猪,从没出过大山。他常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他总念叨,等我长大有出息了,要带他去北京看看天安门,看看这辈子只在100块钱上见过的地方。”李冬梅回忆道。
李冬梅一直记得这些念叨,她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承诺:只要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就一定带爷爷走出大山,去看看那个他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地方。
这两年,李冬梅前往浙江打工,发工资后省吃俭用,把每一分余钱都悄悄攒了下来。攒得差不多了,她终于下定决心——是时候兑现那个藏在心里多年的承诺,带爷爷走出大山,去看看他朝思暮想的北京了。
骗“爷爷”出发:一场善意的谎言
为了这次北京之行,李冬梅整整筹备了一个月。她在网上精心挑选旅行用品,反复推敲行程路线,查阅各种旅游攻略,还提前预约了天安门、故宫等热门景点的参观时间,事无巨细地安排好每一个环节。因为爷爷年纪大,腿脚不好,她提前查好高铁时间、航班、无障碍出入口,还安排了节奏缓慢的行程。
可当李冬梅把“圆梦北京”的计划告诉爷爷时,老人却并不领情。“我一开始只能骗他说是去县城,说姑姑找他有事,不然他根本不会动身,他是那种走哪儿都会惦记家里鸡和猪的人。”李冬梅笑着回忆,“到了高铁站,我才告诉他我们要去北京。他一下就急了,说太浪费钱了,我赚钱辛苦,不想让我乱花钱。”无奈之下,她只好撒了个善意的“中奖”谎言:“这是抽奖中的免费旅行,来回都不用咱花钱,你要不去就浪费了。”爷爷听说不用花钱,两只眼睛都亮了。
李冬梅的父母起初也不支持这趟“远行”。他们担心一个年轻女孩带着年迈的老人长途旅行,“怕爷爷体力跟不上,怕在路上走丢,更怕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面对这些顾虑,李冬梅耐心讲解她的详细计划,一再承诺会全程照顾好爷爷,才慢慢打消家人的担心。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带父母一起去北京时,李冬梅说:“家里还有鸡鸭等要照顾,还要帮爷爷照顾家里的牲口,他们放不下。而且我觉得,他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爷爷年纪大了,我想趁他现在还能走得动,带他出去看看,不给未来留遗憾。”
看升国旗泪流满面:圆了爷爷的梦
李冬梅先带着爷爷乘高铁从云南前往贵阳,再从贵阳转乘飞机飞往北京。直到真正坐上飞机,爷爷还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问她:“我们真的是去北京了吗?”听到孙女坚定的回答,他这才安心下来。
“北京是爷爷年轻时就憧憬的地方,这次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李冬梅回忆道,“那天是晚上的航班,窗外一片漆黑,可爷爷整整盯了一路,眼睛都舍不得闭一下。虽然什么都看不清,但他就是想看看,感受一下这趟飞向梦想的旅程。”
4月14日凌晨2点,为了不错过升旗仪式,李冬梅和爷爷便早早从酒店出发。“爷爷太激动了,一夜都没怎么合眼,一直催我:‘快点快点,别迟到了。’”李冬梅笑着回忆。抵达天安门广场后,爷爷望着眼前这片曾在电视上无数次出现的画面,他只轻声说了一句:“做梦都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来北京,只在100块钱上见过的地方,居然真的到了,没什么遗憾了。”
“我们凌晨2点就起床,到了天安门后又在寒风中等了3个小时。”李冬梅说,“升旗那一刻,国歌响起,爷爷眼眶湿了,泪流满面,他不自觉地举起右手敬礼。”
那一幕深深触动了李冬梅。“爷爷年轻时家里穷,常年面朝黄土,吃不饱、穿不暖。他一辈子从未离开过大山,这些他曾经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场景,如今终于亲眼看到了。听他说‘没遗憾了’,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上,爷爷穿着整齐的黑色夹克,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他站得笔直,仿佛是对自己这一生的一种交代。
北京之行不只是圆梦的仪式感,更是一次关于爱与记忆的旅程。李冬梅带着爷爷尝遍北京风味:炸酱面、烤鸭、涮羊肉,甚至还让爷爷尝了口地道的豆汁——他一边皱眉,一边摇头。她还特意安排爷爷穿上“龙袍”拍了一组写真,爷爷笑得像个孩子。
李冬梅还带爷爷登上了长城。虽然乘了索道,但爷爷依旧坚持自己爬了两个多小时,气喘吁吁却满脸兴奋。之后,他们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又排了3个小时队进入毛主席纪念堂。走出纪念堂后,爷爷沉默了许久,情绪低落许多。那一刻,李冬梅没有多问,只默默牵紧了他的手。“这趟旅行,像是圆了爷爷一场青春时代的梦。”她说。
“孝顺”最真切的理解:不留下遗憾
这次为期六天的北京之行,李冬梅一共花了近一万元。对于一个在外打工的普通女孩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她毫不犹豫,因为她不想再重演遗憾。
“奶奶曾一直想去昆明看看,但后来因为生病没能成行,最终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了我们。”李冬梅语气坚定,“我不想让同样的遗憾发生在爷爷身上。”
从北京回到家里后,爷爷逢人就说孙女带他去北京玩了,满眼的兴奋和自豪。“很开心可以让他成为别人羡慕的爷爷,这大概就是我努力赚钱的意义吧。钱没了可以再挣,但爷爷年纪大了,谁知道今天在还是明天在啊,一定要珍惜当下。”李冬梅说。
对李冬梅来说,“不留下遗憾”就是她对“孝顺”最真切的理解。回忆这次旅程,她感慨万千:“这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旅行,没有之一,来日并不方长,趁一切还来得及,说出发就出发。人活一辈子,总该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是一生忙碌的老人,有什么心愿,就早点陪他们去完成,别等以后想起才后悔。”
通过这段陪伴爷爷圆梦的经历,李冬梅对“孝顺”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孝顺不是节日里走个形式,不是给钱给物,而是走到他们心里。陪伴不是等到他们病了才去医院,而是还健康的时候带他们走出去看看。”
李冬梅说:“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带爷爷去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看看。但我心里也明白,爷爷年纪越来越大,这可能就是他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了。”
年轻人的共鸣:别等来不及才后悔
李冬梅将带爷爷圆梦北京的全过程剪辑成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没想到迅速引发大量网友共鸣,播放量突破千万,点赞超过12万,还掀起了“别等来不及才后悔”的热议话题。“小时候,他们牵着我们走路,如今,我们牵他们看世界,别等来不及才后悔。”这句话成为无数年轻人内心的共鸣。
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也想趁父母、长辈身体尚好时,带他们去完成心愿。一位网友留言:“我爷爷92岁了,还能坐飞机吗?他这辈子连火车都没坐过,也总说想去北京看看。”
另一位网友分享:“去年十一,我也带妈妈和丈母娘去了天安门,北京是老一辈的梦想,毛主席是她们的信仰!”也有网友遗憾地留言:“也想带我爸去北京,可是去年年底,他突然离开了我们,一辈子的遗憾!”
还有一位网友写道:“我爸一直说他没什么愿望,哪里都不想去。我带他去杭州西湖坐船,他回去一周都在给邻居讲女儿带他坐船看了雷峰塔。那种开心,是我给他买多少营养品都换不来的。”
不少北京网友也在评论区热情响应。有人写道:“暑假带父辈来北京游玩的,本人免费当导游兼司机,不为别的,天气太热不想让这些辛苦一辈子的老人遭罪!”
还有北京网友主动发出邀请:“贫困或者没有赚钱的大学生带老人亲人来北京,可以住我家,包吃住,保持整洁就行,愿你们都能靠自己的努力给家人圆梦。”
这一场祖孙同行的圆梦之旅,不仅成就了爷爷的梦想,也点燃了无数人心中那份“趁现在,好好陪伴”的深情念头。
趁他们还走得动,带他们看看世界
对很多老一辈人来说,“旅行”或许是遥不可及的词。他们习惯了节俭,习惯了把好东西留给孩子,哪怕身体还硬朗,也总是说:“别浪费钱。”
但“偕老同行”的意义,正是在于打破这种沉默与克制——在旅途中,父母变回了孩子,而孩子成了带他们探索世界的引路人。小时候,父母牵着孩子走路,如今,孩子牵着父母看世界。与其等父母生病、衰老之后才陪在病床前,不如趁他们还走得动、还能笑着摆姿势拍照时,陪他们走一走远路,看看外面的世界,别等来不及才后悔。
如果你的父母长辈也曾提过“想去哪里看看”,不妨就从这个端午假期开始,把那份念想变成行动。别让爱迟到,趁现在,陪他们出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袁金会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