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128点的梅菜扣肉,后厨只蒸了4分钟,肉片来自三个月前就封好的铝箔袋。

老赵在连锁餐厅干了12年,他掀开冰柜,一排排四喜丸子码得像乒乓球。

内行人揭秘,去酒店吃饭,这“5道菜”尽量少点,背后都是预制菜

客人下单,微波炉叮三分钟,酱汁一淋,卖相和手工一样。

老赵说,丸子里的肉糜七成是鸡胸肉加大豆蛋白,弹性靠磷酸盐撑。

酸菜鱼更省事。

内行人揭秘,去酒店吃饭,这“5道菜”尽量少点,背后都是预制菜

鱼片是湖北洪湖的免浆黑鱼片,泡在复合酸汤料包里。

汤包配料表前五位是酸菜、水、食用盐、乳酸、乙基麦芽酚。

乳酸负责酸,乙基麦芽酚负责香,鲜度全靠味精。

老赵试过现杀草鱼,片鱼、腌鱼、煮汤至少20分钟,成本比预制高出一倍。

内行人揭秘,去酒店吃饭,这“5道菜”尽量少点,背后都是预制菜

梅菜扣肉是重灾区。

传统做法得先炸后蒸六小时,预制版把五花肉先炸再压,真空封袋后高温杀菌,脂肪层被压成纸板。

老赵算过,店里用预制,一份扣肉成本8块,卖68;现做成本28,卖128,客人嫌贵。

内行人揭秘,去酒店吃饭,这“5道菜”尽量少点,背后都是预制菜

红扒肘子用高压锅预制,胶原蛋白被高温冲散,口感柴。

炸肉串更夸张,碎肉加大豆拉丝蛋白,裹粉油炸,外酥里空,一串成本不到两块。

预制菜让餐厅出菜快,翻台率涨30%,客单价降23%,但差评里41%提到味道不对。

老赵说,不是厨师偷懒,是房租人工涨得太狠。

内行人揭秘,去酒店吃饭,这“5道菜”尽量少点,背后都是预制菜

北京五环外一家300平川菜馆,每月房租8万,厨师团队8人,工资6万,不用预制就得关门。

疫情后,中央厨房爆发,2023年市场规模超5000亿。

连锁品牌靠它扩张,小店跟风,结果一条街八家酸菜鱼,味道一模一样。

内行人揭秘,去酒店吃饭,这“5道菜”尽量少点,背后都是预制菜

怎么避开预制?老赵教三招:

1. 菜上得太快,八成是预制的。

2. 盘子边缘没热气,温度均匀,大概率回锅。

3. 要求免辣少盐,厨师面露难色,基本改不了。

再不做功课,下次吃到的肘子可能去年就在冷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