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再现了抗战时期山东潍坊高密县的景象,其中大部分的图片拍摄于1941年8月,拍摄者为侵华日军战地摄影师有泽。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高密城墙

高密城墙最早出现于元代,初为夯土城墙,明代嘉靖年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外包城砖,遂形成图中的模样。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护城河

据《高密县志》记载,高密城并不大,方圆只有三里九十步,城墙高二丈三尺,城墙宽为八尺。城外护城河外有护城河宽二丈,深一丈。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城门

高密东、南、西、西南四个方位共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广惠门(崇祯三年改为星聚门)、通德门、永安门和保宁门。图为东门星聚门前的景象,前方石桥为横跨在小康河上的通济桥。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县衙

高密县公署门前,曾经的县衙门现在成为了日伪汉奸的办公地。门前交叉挂着五色旗和膏药旗,两名日本士兵正在门前站岗。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郑公祠

高密郑公祠位于今郑公街道后店西村,是为纪念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而建。祠后为郑玄墓。唐代之前便已出现,此后历代皆有重修。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南大街

高密城内南大街的景象。街道不宽,两边是规整的民房,民房的外墙上插着五色旗,墙下放着一些竹篓。街道上横跨着两座石牌坊,远处是高密的南大门。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名标彤史坊

位于南大街上的名标彤史坊。这是一座节孝牌坊。牌坊上方的小石匾上刻有“敕旌节孝”四个字,是朝廷批准为旌表当地单身诚之妻张氏而立。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乐善好施坊

乐善好施坊位于高密的西城门内,为县丞张渠之妻臧氏所立,以表彰她平日里慷慨施舍,解穷人之忧的行为。远处可以看到西门楼。西门楼原本是一座娘娘庙,里面供奉着汉文帝太后薄氏,后被迁至城东二里的薄后庙内。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栖真塔

坐落于高密城内的栖真塔。具体位置在城东北,交通马路北。这是一座新建不久的宝塔,始建于1928年。当时塔下建筑被日伪机关占据作为办公之地。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仰望

从塔下仰望塔刹。虽然已经建成十年有余,但从近景观察此塔依然非常新。栖真塔曾经是高密城内的胜景之一,今已不存。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洋建筑

高密的一座洋人建筑。1899 年,胶济铁路修至高密,德国人以低价收买农田,逼迫农民迁坟移舍,引发当地百姓的武力抵抗。胶澳总督派出 200 人的军队,驻扎在高密长达 5 年之久。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建筑群

高密城外的一栋建筑群,统一的规格,屋顶上竖着烟囱,疑为德国人在高密时所建的兵营。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站房

高密火车站附近的一栋站房,亦是德式风格。房屋周围围着铁丝网,以防止被抗日武装袭击。高密火车站始建于 1901 年,是胶济铁路上历史悠久的大站之一。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日本兵

坐在军用卡车内的日本鬼子兵,卡车后面有着醒目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标识。此时的胶济铁路正是由这个日本公司在运营。

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山东潍坊高密县,汉奸的女人罕见出镜

汉奸女人

高密蔡家庄维持会长的女人,看面相便是一个狡诈、恶毒之徒,原来影视剧诚不欺人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