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六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十日,各省代表开会,投票选举临时总统,总共十七票,孙中山得十六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随后,孙中山着手组织内阁。仿效美国的内阁形式,不设总理,分设九部,每部设总长一人,次长一人。由孙中山提出德高望重的人选,然后由代表团投票表决,得多数票者,由总统委任。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

参议院作为中华民国的立法机关,由各省代表组成,每省选出三人,公议法律。内阁和参议院一经成立,立即针对民国面临的最紧要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第一项是外交,由临时大总统咨照各国,凡革命以前清政府所欠外债,民国承认并偿还;从前中外所签之条款,仍然履行;保护各国侨民的利益;宗教信仰自由。对此,西方列强承认民国政府。

第二项是内治,中华民国下剪辫令,革除跪礼,废止大人、老爷的称呼,实行共和制度。所有大小私塾,改名学校。至于中华民国的刑法,虽已设司法部,但因时间仓促还没来得及编制,因为暂行军律,由陆军总长黄兴颁布《临时军律十二条》。条例规定:凡任意掳掠、强奸妇女、焚杀平民以及不遵守长官命令,擅封民房财产、硬夺良民财物等五项,为罪大恶极,犯即枪毙。其余政策,由各部总长拿出方案,上报同意后颁布,逐渐推行。

然而,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景象”:此时的中国仍然还有两个政府在号令“天下”。一个是居于北京的大清帝国政府;一个是居于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皇帝和大总统并立于一国之中。

满清政府依然管理着一些省份。当时,国内多省尚未宣布独立,依然为清朝命官当政。如直隶、河南等地的尚未相应共和,他们听命于清廷;一些省份,静待时局变化,并未宣布拥护共和。如山东省巡抚孙宝琦,骑墙静观局势,时而附合南京政府,时而服从于北京清廷。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孙宝琦

辽东三省,也是首鼠两端,两边的指示都听,对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拖黄”;当时的过国内,新疆、内蒙古、外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因路途遥远,消息不通,对中国大地上局势并不太知情,依然听令于清廷;刚刚响应南京民国政府的山西、陕西等诸省,局势也不稳定,常遭到清军袭击,频频发电报请求南京政府支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和他的九部阁员,不得不紧急商议国家统一的办法。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伍廷芳

于是,中国大地上,出现一件奇异的事件,两个生死不容的政权居然走到一起来谈判中国的未来。中华民国与大清帝国居然派出代表,在上海进行政治磋商。大清政府派邮传部尚书、留美博士唐绍仪为全权代表,民国政府派出了外交总长、留英博士伍廷芳为全权代表,由此,南北政府进行久拖不决的“议和”谈判。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唐绍仪

谈判注定是一场唇枪舌战。唐绍仪与伍廷芳,五轮交锋,各不让步,导致谈判几度休会,毫无进展。最后,伍廷芳代表民国政府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后,双方谈判才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废除满清政府;二是建立共和政府;三是优给清帝岁俸;四是满人可在新政府做官,年老、穷苦的人新政府均给予赡养。

唐绍仪代表坚决反对伍廷芳提出的废除满清的条款。唐绍仪说,本人受清廷的命令南下议和,就是有志共和,但推倒满清政府,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主张“君主立宪”。唐绍仪列举了西方强国实施“君主立宪”的好处。认为,中国实施君主立宪,效仿的依然是西方民主制度,声称这一制度,既能让国家走上西式民主的道路,也保全了大清帝国的颜面和部分权力。同时,也符合中国人心中的皇权思想。唐绍仪说,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是缺少法制思想,若实现君主立宪,内阁政府的官员,名义上由君主授权,名正才能言顺。不然,各势力派完全靠拳头(军事势力)说话,中国必然会大乱,必将导致地方割据,军阀混战。中国无法富强。因此,唐绍仪拒不同意废除清廷。

伍廷芳代表中华民国断不同意实施君主立宪制。伍廷芳认为,实现民主共和,废除帝制,是大势所趋。因此,双方再度谈崩。此后,又进行了多次协商。为了不至于谈判决裂双方再次发生战事,伍廷芳请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同意,作了妥协。于是,双方商定:立即召开国会,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两种国家体制交给国会公决。

在国会代表组成问题上,唐绍仪与伍廷芳达成意见。由各省选派三名代表组成。在一切事项协商完之际,双方又为召开国会的地址发生争执,双方各持己见,伍廷芳主张上海,唐绍仪则主张在北京,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唐绍仪只好发电请示大清国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定夺。

然而,出乎唐绍仪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袁世凯复电,赞同对伍廷芳代表民国政府提出的在上海召开国会的意见,但对伍廷芳和唐绍仪共同议定的各省代表人数持反对意见。袁世凯在电报中声称:“各省代表只有三人,不足取信大众。唐使不经请命,擅自允协,未免越权,本总理实难承认”。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袁世凯

对此,唐绍仪大感意外。唐绍仪此次南来议和,本来是受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之命而为,事前袁世凯与唐绍仪有过商议,且正式任命唐绍仪全权处置相关事项。但袁世凯出尔反尔,对唐绍仪与伍廷芳多次协商后国会代表人数,不仅不认可,而且还遭袁世凯驳斥。当天,唐绍仪负气向清廷辞职,袁世凯妥协,又致电伍廷芳,同意直接议和。

至此,双方正式签署南北“议和”协议。然而,在这节骨眼上,南京组织新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的消息传到北京。袁世凯大惊。他立即致电责问伍廷芳:“此次选举总统,是何用意?假如国会议决定为君主立宪,那么是否立即取消该政府及其总统?务必电复!”

伍廷芳接到袁世凯电报,也不客气,立即拟稿电复袁世凯说:“在国会未召开形成议决以前,民国组织临时政府选举临时大总统,是民国内部的事,为各国政治上的通例。若以此责问,那么,也请问袁公?假如国会议决定为共和制度,清帝是否立即退位?务望答复!”

看完伍廷芳针锋相对的强硬电文,袁世凯怒不可遏。立即以大清国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四处致电,调兵遣将,在山西、陕西、宿州等战略要地摆开阵势,牵制革命军,大有以势压人的威势。

袁世凯非常有心机,他一面部署军力,展示实力,一面又电令唐绍仪留在上海做局外的调停,要他仍与伍廷芳周旋,不得使南北政府彻底决裂。

这时,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颇感为难,各省代表团,唯恐临时政府被“和议”所误,纷纷致电,要与袁世凯的清军开战。正在南京政府犹豫之时,各地传来坏消息,先是山西告急,山西都督阎锡山数次飞书求救,接着是娘子关失守,太原失守......。陕西潼关革命军虽然始挫终胜,击退了清军,但处境依然危险,大批清军压境,屡屡告急;接着,皖、徐一带,又传来清军袭击,军政府面临困境......

于是,南京政府逼迫迎战,将各省革命军划分为六路,互相配合,决定一举推翻清王朝。与此同时,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电告北方将士,号召“南北军人,同为民国干城,决无歧视。我诸同胞当审斯义,早定方针,无再观望,以贻后日之悔。敢布腹心,惟图利之!”

这一篇宣告书的发表,北方将士士气大振,南方各省都督更是跃跃欲战,北伐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全国各地学校学生组织北伐学生军;工人组织北伐队;媒体笔伐袁世凯,一时间袁世凯成了“满奴汉贼”。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各国也坐不住了。外商见时局动荡,唯恐影响了商务,便联名发电直致清廷,要求早定国体,以安定大局。

大清国政府,在清廷亲贵载涛、载洵、载泽、傅伟、善耆、良弼、铁良等人策动下,极端反对革命军,决意主战,并成立”宗社党“,声称:”宁赠友邦,不予汉人”。

其中,爱新觉罗·良弼的表现尤为激烈,力请隆裕太后,易和为战,并痛斥袁世凯对国不忠,应立即斥退。就在隆裕太后踌躇不决的时候,袁世凯却主动奏请辞职。

于是,清廷下旨招袁世凯进京述职,但袁世凯拒不奉招。此时,甘肃、新疆又递来警报,甘肃总督和新疆将军均被革命军杀死,接着蒙古活佛、西藏喇嘛也宣布独立,并把清廷的驻守大臣一律驱逐出境。国内局势大乱。

隆裕太后无奈之下,昭庆亲王商量。庆亲王非常看重袁世凯,坚持袁世凯与革命军议和,并把曾国藩封侯的旧事引述了一番。在隆裕太后眼里,庆亲王算是满清宗室里阅历最深的一个,比起那帮空说大话的鲁莽少年,庆亲王的话实用得多。于是,隆裕太后下令庆亲王留住袁世凯,并立即册封袁世凯为“一等侯爵”。然而,袁世凯却不愿受封,继续以辞职为挟。与庆亲王周旋。

在清廷的极力挽留下,袁世凯留下就职,但爵位坚决不肯接受。随即,袁世凯拟密电飞寄唐绍仪。唐接电后一看大惊,袁世凯在电文中,提出“只要孙中山让位给他,他就赞成共和,并推翻清室”,不然将起兵对抗。唐绍仪不敢耽误,立即告之伍廷芳。伍廷芳也觉事关重大,立即将电文转交给孙中山。孙总统看完电报,复电袁世凯。:

北京袁世凯鉴:

文前日抵沪,诸同志属组临时政府,文义不容辞,只得暂时担任。公方以旋乾转坤自任,即知亿兆属望,惟目前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暂时承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望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

孙中山向袁世凯表示愿意将总统之位让位给他,前提是袁世凯必须赞成共和,推翻清室。有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虚位以待”的承诺,袁世凯放下心来。当天他便来到庆亲王的私邸,与庆亲王密商,说:“现在南京政府已经成立,连外国人都举双手赞成。如果战祸再延续下去,军费怎么解决?军械怎么解决?这些全都没有把握。前几天我想借外款,结果外国人又无一答应。如果革命军兵临城下,诸位贵族恐怕也无法保全,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上如何面对皇太后?下如何面对国民?”

庆亲王听到这番话也毫无主意,便要袁世凯拿出办法。袁世凯提出“优待皇室”四字,接着说:“皇太后如果顺应民心,同意变更国体,那革命军也有天良,怎会不知感激?就是百世以后,也都会说皇太后、皇上为国为民,毫无私心。还望王爷明鉴,上报朝廷。”

庆亲王踌躇一会儿,才回答说:“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法子,待我去奏闻太后再行定夺。”

次日,隆裕太后宣召袁世凯入朝。袁世凯谒见太后,把变更国体的好处说了一番,太后泪落不止。袁世凯又连吓带劝,最后太后呜咽道:“我母子二人悬于诸卿手中,卿必须好好办理,使皇族无恙。”

见目的达到,袁世凯便退了出来。有了隆裕太后的首肯,袁世凯便着手拟定“优待皇室”等条件。等隆裕太后再开皇族会议讨论这些条件时,庆亲王等人已无异议。但主战派良弼等愤愤不从,坚持主战。致使皇室内部无法达成统一意见。

袁世凯得知此事后,暗忖了半天,对手下人道:“既然如此,只能让良弼死心了。”于是,吩咐手下,布局对良弼实施暗杀。过了几天,民政大臣赵秉钧突然跑来向袁世凯报告:“军咨使良弼被炸,估计性命难保。”袁世凯故作惊讶道:“难道是革命党所为?匪徒是否逮住?”赵秉钧答道:“良弼还没死,抛掷炸弹的人已死亡,无从查证。”

袁世凯叹道:“他们搞暗杀真是厉害。但良弼顽固异常,要不是被人暗算,事情也办不成。”赵秉钧道:“此人一死,国体好共和了。”袁世凯道:“你认为中国的国体究竟是专制的好,还是共和的好?”赵秉钧道:“中国人民只配专制,但依眼下形势,不得不改共和。依愚见,只好顺水推舟,最终怎样,以后再说。”袁世凯不禁点头,又与赵秉钧谈论片刻后才握手告别。

良弼被炸后,满廷亲贵躲的躲、逃的逃,多半离开北京前往天津、青岛、大连的租界,苟延性命。王宫贵族离开京城,去了天津租界,紫荆城只剩下一个隆裕太后和七岁的小皇帝溥仪。再召皇族会议时,竟没有人到来。不久,袁世凯又搞了一出戏,一份“恳请立定共和政体”的联名请愿书递入皇宫。签名的以袁世凯手下的第一军总统官段祺瑞为首,包括各省都督、总兵大约四五十人。

一天,太保世续踉踉跄跄跑进来向太后报称:“太后,不好了,段祺瑞要进京!”隆裕太后一惊,忙问道:“段祺瑞来京何事?”世续说,若国体不决,段祺瑞便要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室一决胜负。隆裕太后只得召袁世凯觐见。同意袁世凯觐将“优待皇室”的议案传南京。

民国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南京各省代表团依临时政府大纲,召集参议员开会,正式宣布参议院成立。国旗飘荡,军乐悠扬,大众欢欣鼓舞,俨然一幅共和的气象。

会上,伍廷芳将“优待清室”等条件交到参议院公议。国体确立位共和国体。最后如何对待清帝,参议会议定如下:《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一共八款”第一款,清帝逊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第二款,清帝逊位之后,每岁提供四百万元作为皇室日常费用,由中华民国给付。第三款,清帝逊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照常留用。第四款,清帝逊位后,其宗庙陵寝,由民国慎保。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敬谨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经费,均由民国担任。第六款,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第七款,清帝逊位之后,其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第八款,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条件商定后,参议院立即咨照临时政府转交伍廷芳电达北京。袁世凯阅后,呈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又召见各位王公及国务大臣,咨询优待条件事宜。最后清廷提出应加上“‘皇帝尊号相承不替’八个字,无奈南方回电,坚决不承认。袁世凯入宫面复,隆裕太后说道:“依他们便是了。”袁世凯唯唯退出,拟旨昭告天下。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颁布天下。这一天,北京满城悬挂五色旗,民国南北统一,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转眼已成为过去。

清帝逊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履行“让位”承诺,致电伍廷芳转达北京,孙中山在电文中再次强调袁世凯必须“宣布政治主张,绝对赞同共和”。

一、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同时咨照驻京各国公使,请转知民国政府,现在清帝已经退位,或转饬旅沪领事转达亦可。

二、袁世凯必须宣布政治主张,绝对赞同共和主义。

三、孙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布告后,即行辞职。

四、由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

五、袁世凯被举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方可授受事权。

袁世凯看完孙中山的电文之后,极为满意,自然不会多加争执,当下他便复电道:

南京孙大总统、黎副总统、各部总长、参议院同鉴: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现在统一组织,至重且繁,世凯极愿南行,共谋进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维持,军旅如林,须加部署,而东北人心未尽一致,稍有动摇,牵涉全国。诸君皆洞鉴时局,必能谅此苦衷。至于共和建设重要问题,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应如何协商统一组织之法,尚希迅速见教!

孙中山接到此电,立即向参议院提出辞职书,并推荐袁世凯为民国大总统。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参议院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共十七省议员各投一票,共计十七票,投票结果全是“袁世凯”三字,全场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国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参议院随即电达北京,请袁世凯来南京就职。孙中山也电达袁世凯:“临时政府已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公为总统,只是袁公必须先至共和政府任职,不能由清帝委任。若虑及北方骚扰,无人维持现状,尽可先举人才,电告临时政府,政府将可任命他为镇抚北方的委员。”

然而,袁世凯的势力全在北方,若要他南来就职,明明就是翦他羽翼。以袁世凯的精明,怎肯孤身南下,做临时政府的傀儡?当下袁世凯便复电,称北方政局不稳,无法南下任职。

为此,孙洪山再次致电北京,请袁世凯即日南来。袁世凯仍找借口拖延。于是,南京临时政府派遣蔡元培为专使,汪精卫、宋教仁为副使,北上迎袁世凯。

蔡元培、汪精卫、宋教仁二十七日到北京。第二天一早,蔡元培与汪精卫、宋教仁一起去拜见袁世凯。蔡元培将孙中山的书函和参议院的公文交给袁世凯。

袁世凯读完后,皱着眉头道:“我非常希望能南下与诸位同仁建立共和,无奈北方局势还不稳定,一时无法脱身。蔡元培道:“先生老成持重,海内闻名。江南军民都盼着一睹先生风采,如果先生不能南下,恐怕南方人士还以为先生有什么意见,反而招来闲言。”袁世凯又说道:“北方要我留下,南方又要我前去,可惜我没有分身术可以彼此兼顾。但若论及国都问题,依愚所见,主张北方。”

宋教仁年轻气盛,有些忍耐不住,说道:“先生既受国民重托,理当以民意为重,怎能对北京恋恋不舍?”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蔡元培

袁世凯摸着胡须微微笑道:“南京地处偏隅,无法统驭中原。而北京为历代都会,元、明、清三朝均以此为京城。我若舍此适彼,安土重迁,不仅北方人士不答应,就是外国各使馆也未必肯迁移。”

宋教仁反驳道:“明太祖建都南京,不也统一北方了吗?如果按先生的意思仍定都北京,那么就像受了清帝的委任似的。他日,民国史上,或许会认为先生是刘裕、萧道成之辈。先生如若为此承受污名,也太不值了!”

听到这番话,袁世凯有些愤懑,正准备与宋教仁争辩,忽见唐绍仪过来。一番寒暄过后,唐绍仪道:“国都问题,不如他日召集国会公决。今日诸位到此,无非是邀请先生南下,何必多费唇舌?诸位远道而来,先生自然以诚相迎,若能抽身南下,肯定不会辜负各位盛意。”

此时,袁世凯起座说道:“老唐说得对!我敬谢诸位及孙总统和议员的盛情推举,定会竭尽全力,为国图利、为民造福。请诸位略等三五天,如若北方平静,再南下也不迟。”说完,便命手下设席接风。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宋教仁

席后,蔡元培一行人回到宾馆。汪精卫向蔡元培问道:“先生,你看袁世凯究竟什么意思?”蔡元培徐徐答道:“不好评价!”宋教仁道:“袁世凯诡计多端,今日如此,明日可就说不定了。”蔡元培道:“他用诈,我用诚,他或许负我,可我不负他,这也算问心无愧了。”宋教仁道:“蔡先生光明磊落,袁世凯却极端狡猾,恐怕我们这次是白来一趟了!”

当晚三人睡得正酣时,忽然听见外面人嚷马嘶,不时传来枪弹声、屋瓦爆裂声、墙壁坍塌声。三人慌忙披衣起床,开窗一看,外面已是火光熊熊。正在惊诧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枪响,一粒流弹飞入窗中,将室内的墙壁击出一洞。

蔡元培大惊:“幸亏我等没被中弹,否则就没命了了。”汪精卫问道:“难道是兵变吗?”宋教仁回答说:“这定是袁世凯的手段!”

正说着,只听见外面有人呼喝道:“这里是南使所在,兄弟们不要闹事。”“什么南使不南使!杀了他们。”蔡元培捏了一把冷汗:“外面的人竟是冲我们来到!”于是,三人急忙从后门逃到袁世凯寓所。

宋教仁问袁世凯:“外面闹得不成样子,究竟是匪徒还是乱军?”袁世凯说:“今夜发生变乱,连累诸公受惊,很是抱歉。”宋教仁问道:“北方将士都听袁公的,为什么会突发兵变?”袁世凯正要回答,厅外来了一人,报告说:“东安门外和前门一带,有人到处纵火,现在还没罢手。”袁世凯问道:“究竟是土匪,还是乱兵?为什么没人镇压?”来人答道:“并非无人镇压,只是起事的是军士,附和的才是土匪,兵匪夹杂,一时有些棘手。”

袁世凯道:“这帮混账东西,清帝虽然退位,但还有老子呢!真是无法无天了!”宋教仁又插嘴道:“为何不派人镇压呢?”“我已派人去了,只是因不明情况调兵迟了些,你们放心吧,不会有事。”

蔡元培说道:“我看外面火光冲天、枪声遍地,也不知百姓受了多少灾难!先生应立即平乱,才是为百姓造福!”袁世凯顿足道:“我正为此事着急呢!”

话还没说完,又有人报告:“禁兵听说大人要南下,才发生激变,并打算谋害南使……”

说到“使”字,袁世凯呵斥道:“胡说!”来人说:“乱兵的确是这样说。”袁世凯又说道:“为什么纵火殃民?”“士兵起事,匪徒们自然乘机作乱了。”于是,袁世凯向蔡元培说道:“兄弟我还没有南下,他们就已瞎闹起来。若我已动身,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我早就料到会这样,所以孙总统一再敦促,我不得不审慎而行。昨日,宋先生说我对北京恋恋不舍,我有什么舍不下的,定要居住在这北京城?”说完后,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大早,蔡元培三人洗漱完毕,刚吃完早点,就见袁世凯踉跄跑来,递给蔡元培一张纸说道:“先生请看,天津、保定也有兵变的消息,真让人焦虑!”

蔡元培不由得皱了皱眉。袁世凯又道:“昨夜差不多有几千商人被劫。此处兵变还未了结,天津、保定又发生警情。这让我如何动身?”蔡元培沉吟半晌道:“只好从长计议了。”

孙中山接到蔡元培等人的电报,得知袁世凯不愿南下,便与各部长商议,之后交由参议院决议。三月六日,参议院拿出六条办法,由南京临时政府转达北方,条件列下:

一、参议院电知袁大总统,允许其在北京就职。

二、袁大总统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

三、参议院接到宣誓之电后,即复电认为受职,并通告全国。

四、袁大总统受职后,即将拟派国务总理及国务委员姓名,电知参议院,求其同意。

五、国务总理及各国务委员任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临时政府交代事宜。

六、孙大总统于交代之日,始行解职。

袁世凯拿到电报,看了第一条就已经心满意足,其余五条自然承诺。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一职。按照参议院的要求颁布《临时约法》,之后,袁世凯开始任命国务总理,组织新内阁。正式宣布任唐昭仪为国务总理。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唐昭仪奉袁总统的命令,前往南京组织国务院。唐昭仪将九部增至十二部,除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七部照旧外,将实业分为三部:工业、商业和农林;将交通分为交通和邮电两部。但参议院讨论后,准许分实业为工商和农林两部,邮电仍并入交通部,结果改为十部。

三月二十九日,唐绍仪宣布各部总长: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王宠惠任司法总长,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赵秉钧为内务总长,陆征祥为外交总长、熊希龄为财政总长、宋教仁为农林总长、陈其美为工商总长、唐绍仪兼任交通总长。

袁世凯宣誓就职,新内阁组成后,孙中山便到参议院辞职,并将临时大总统印交还参议院。随后,参议院投票决定将临时政府移往北京。袁世凯任命原陆军总长黄兴在南京留守,控制南方军队;原副总统黎元洪改任为参谋总长。然后,任命前清的所有总督、巡抚,一律改为中华民国的都督。

民国初年各方势力暗斗,他们如何逼清廷退位?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当时北京城

这场袁世凯与民国政府和清廷的斗争,最终以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而告一段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