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普新媒体“生命科学前沿”发布的文章称,2024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Frontiers of Medicine杂志发表综述文章:

Emergence of SARS and COVID-19 and preparedness for thenext emerging disease X,本文回顾了SARS和COVID-19的起源,探讨SARS-CoV-2的潜在祖先,以及野生动物中SARS-CoV-2类似病毒的发现,并讨论如何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做好准备。

石与团队在撰文中提到:

COVID-19的爆发最初在2019年12月底中国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被发现。许多在疫情前几周的病例与该市场有关,包括商贩和经销商。然而,回顾性研究表明,与其他市场相关的早期病例数量与华南市场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的最早发病时间为12月8日的病例与华南市场无关。此外,44.6%的12月发病的病例没有任何市场暴露史。

SARS-CoV-2的基因组特征表明,它与来自Rhinolophus蝙蝠的冠状病毒密切相关。然而,与SARS-CoV不同,SARS-CoV-2的直接人类感染源尚不清楚。在华南市场关闭后进行的疫情调查中,对市场内收集的环境和动物产品样本进行了广泛的SARS-CoV-2检测。

在400多个与动物有关的样本中,包括市场上的冷冻养殖野生动物尸体和仓库中的物品,没有一个样本对SARS-CoV-2 RNA呈阳性。

SARS-CoV-2可以在冷冻食品(如肉类)的表面以及外包装表面上,在冷链运输条件下长时间存活并保持感染性。在中国,包括北京、大连和青岛在内的几个城市,从2020年4月到10月的COVID-19的几次零星复发,很可能是由于接触被SARS-CoV-2污染的进口冷冻食品和食品包装引起的。

SARS-CoV-2自然感染动物的首例报告出现在香港,显示15只来自COVID-19确诊主人的狗中有2只对SARS-CoV-2 PCR阳性。此后,其他报告也显示了类似的狗被感染的病例。

除了SARS-CoV-2的自然和实验感染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伪病毒进入试验也用于预测SARS-CoV-2的宿主范围。

结果与上述观察一致,SARS-CoV-2可以感染广泛的动物,涵盖灵长目、兔形目、食肉目、奇蹄目、鳞甲目和偶蹄目等家族。

自2020年初以来,对SARS-CoV-2祖先的寻找推动了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的多种Rhinolophus物种中发现越来越多的SARS-CoV-2样冠状病毒。

这些蝙蝠冠状病毒与SARS-CoV-2的基因组序列同一性大多高于91%。

文章提到:

虽然我们仍然无法清楚地描绘SARS-CoV-2是如何出现的,但可以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做出假设。SARS-CoV-2与其在蝙蝠宿主中最近的亲缘关系代表了几十年的进化,表明在未知的中间宿主中缺少一个更直接的祖先。

SARS-CoV-2的祖先可能首先溢出到中间宿主,在这些宿主的种群中传播,期间获得了使人类更适应的突变,并演变成大流行病毒的前体,然后传播给人类。

这种观点,并不是首次表达,之前国内多个权威机构和专家都表达过类似意见。

此前,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刊发《我校学者在《柳叶刀》发文“应在全球范围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就指出:

9月17日,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王健伟、冯录召、杨维中等在内的研究人员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题为《为预防大流行应在全球范围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SARS-CoV-2's origin should be investigated worldwide for pandemic prevention)的文章。

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很可能源于自然,而不是实验室。迄今尚未发现可信的证据证明病毒的自然来源在中国。

文章还建议,下一阶段的溯源研究不应仅聚焦中国,而应开展全球多地溯源。建议全世界所有高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内部核查。

文章最后强调,任何缺乏证据的假设都可能会造成科学界内部的割裂,以致不同种群间的割裂,这不仅不利于全球团结合作抗击疫情,也与科学和人道主义精神相悖。

文章特别提到:从目前溯源研究的进展来看,SARS-CoV-2的来源可能十分复杂,这也表明SARS-CoV-2的溯源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多国多项研究发现,SARS-CoV-2可能在2019年12月底前就已存在。武汉首次报道了2019年12月底暴发的COVID-19疫情,但进化动力学分析显示,COVID-19疫情可能开始于12月底之前。

此外,研究表明,SARS-CoV-2亦可能通过冷链传播。2020年,在中国的北京和青岛等多个地区均发生过与接触冷冻海产品有关的COVID-19疫情,被从冷冻食品及其外包装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甚至分离到活的病毒,提示冷链运输在新冠病毒传播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文章提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确定SARS-CoV-2的自然来源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由于武汉首次报道了该起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召集了一个研究小组,与中国专家一起,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武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然而,迄今没有发现可信的证据来确认武汉发生了最初的由动物到人类的适应。

另据媒体报道:2021年3月31日下午,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梁万年说,联合专家组对四种引入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评估——

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被视为一种“可能”到“比较可能”的途径;

通过中间宿主引入被视为一种“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途径;

通过冷链/食品链产品引入被视为一种“可能”的途径;

通过实验室事故引入被视为“极不可能”的途径。

报道还提到对几个关键问题的详细解读:

一、对华南海鲜市场的动物制品
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

梁万年介绍,在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后的环境取样显示,环境中普遍有新冠病毒的污染,其中水产摊位尤为明显,提示这个市场存在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产品、动物和动物制品引入病毒的可能。对该市场的动物制品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冷链产品我们还未进行相关的检测。

二、中国没给病毒溯源原始数据
假设不成立

针对外媒记者提出,中国没给病毒溯源原始数据、推迟发布新冠病毒溯源报告等问题,梁万年表示,所谓“中国没给病毒溯源原始数据”的假设不成立,病毒溯源中外专家掌握信息不存在差异。

对于资料供给,要进行不同专家的不同领域进行分析,中外双方专家一直高度融合研究。

不是中方研究中方的,外方研究外方的。有些数据按照中国法律,是不能带走或拍照的,但是在武汉的分析都是一起做的。

三、武汉首次报告病例
并不意味着就是零号病例

梁万年说,溯源就是要找到零号病例,武汉这次首次报告的病例,是首次发现的病例,并不意味着就是溯源上追寻的零号病例。“如果仅仅理解溯源就只是在中国做工作的话,这是科学上的一个误区。早报告的地方,不一定是病毒最早出现的地方,溯源视角必须更广泛。”

本文相关素材来自媒体报道

北京朝阳

2024年4月26日

来源:媒派

关注社群公众号↓获取最新创业项目赛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