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隐约记得去年闹的最凶的罚款,应该是两把芹菜,而今年引起的轰动的天价罚款单,已经从植物类上升到了动物类,两把芹菜款款几十万,今年是一盆蛤蟆汤被罚45万。这两起罚款之所以被称之为天价罚款单,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与所谓的货物价格比起来,这个罚款数字实在太高了,可以用离谱两个字来形容。
两把芹菜最多也就卖个小几十块,一盆蛤蟆汤就给算上200元,大家可以算算罚款的数字翻了多少倍;其二.如此小的事件,是如何开出如此之高罚款的,它的依据都有哪些,加减乘除肯定是算不出来的。7月14日,那盆蛤蟆汤被罚也迎来了一个最新的后续,一起看看相关部门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随手一发生活记录,喜获45万罚款单

事件的来龙去脉,相信大伙都已经非常清楚了,这里直接做一个大概描述:在饭店里随手拍了一个视频,内容有一盆蛤蟆汤,几碟子昆虫类的食材,顺手就发到了社交平台上,该视频中只标注了菜品,其余没有任何内容。作品发出去后,就接到了相关部门的电话,工作人员让张老板回去接受处罚,涉嫌的违规说法是“违法广告”,注意刚开始是违法广告。

张女士电话里回应对方,因为现在人在娘家,一周之内肯定回去接受处罚,结果在第三天的时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从门缝里塞进来一张纸条,一张足以压死一家饭店的处罚单。

随后此事就放在那里,相关部门也不撤销处罚,也不过来催促缴纳罚款。作为老板的张女士坐不住了,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因为饭店的经营也随之出现了很大的下滑。放到谁身上估计都一样,给你脑门上贴一张足以让你倾家荡产的罚款单,你还能沉下心去做买卖?

张女士随后选择了主动出击,将该事件发布到了社交平台上,这一发很快就引起大众、律师及相关部门的注意。当地随即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开始着手调查,经过一系列的取证后,相关部门发布了则情况说明,大概意思是说罚款的原因,是因为那盆涉嫌到国家保护动物中华蟾蜍,后根据研讨后,这个处罚不合理,所以撤销掉。

这里有个细节大家注意一下,罚款的理由从刚开始的违法广告,变成了涉嫌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另外律师们也发现一个细节,在他们对张女士事件进行了解的期间,发现有当地拆迁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介入,这就很让大家好奇,一家饭店一盆蛤蟆汤,与拆迁部门有什么关系?

市监管部门很多人上门,道歉后要求签订“不予处罚书”被拒

有了大家和律师们的支持,张老板也挺起自己的腰板,开始自己为自己伸Y。最关键的底气,还是那盆所谓的蛤蟆汤,有关部门说它是中华蟾蜍,可那几只蛤蟆,就是张女士从市场上买来的,就是一普通的食材,随处都可以买到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它就是蛤蟆,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国家保护动物中华蟾蜍。

7月14日,张女士向媒体透露了一些最新消息,张女士称临沂市兰山区市监局工作人员,于今日一大早,送达了《不予X Z处罚决定书》。在送达这份通知书的时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向张女士进行了道歉:实在是不好意思,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

据张女士介绍,文书的落款时间为5月12日,对方要求自己进行签字,但因律师未到场,自己拒绝签字,后经饭店所在位置社区居委会的人员见证,市监局最后写拒签送达回证:

“他让我签字我能签吗?他们来了很多人,他就让我签字,我没签,不签的话他就说我不配合签字。因为我的律师没来我不能签,再说这里边的内容,我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啥意思,写的啥我也没看。”张女士表示。

个人观点

此事件从头开始捋一捋,刚开始的罚款理由是涉嫌违法广告,调查后变成了涉嫌售卖国家保护动物中华蟾蜍,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变动呢,那么当初的罚款理由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是违法广告,那条视频连个广告都不算,更不用说违法广告了,如果说是涉嫌售卖国家保护动物,那么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没有,单凭一张图片就能确定盆里面是中华蟾蜍,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作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手握企业和销售单位的命脉,如此去罚款岂不是同儿戏一样?有媒体的报道中称,相关部门之所以罚张女士的店,是因为有人举报她,举报她售卖国家保护动物,而在律师的调查中,意外发现有拆迁部门人员介入,那么是不是大家就有个思绪了,张女士是不是在某人就餐的时候,态度不好或者是没有打折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