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搞不定俄罗斯后,特朗普怒不可遏,正面表达对普京不满,不过,后者此时正忙着派人访问朝鲜,另一边,乌克兰突然制裁中国企业。那么,特朗普的表态传递出怎样的信号?这一系列事件又意味着什么?

当地时间7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时突然爆发,对普京表达了强烈不满。他表示,普京“说了很多话,态度很好”,但“毫无意义”。他还说,普京“正在杀死很多人”,并对美国“说了很多胡话”,所以他“非常不满意”。

特朗普对普京不满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这种直白的表态,在特朗普执政生涯中不算稀奇,但放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这种“情绪失控”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特朗普正承受解决不了俄乌冲突的巨大压力。

去年竞选期间,特朗普曾反复强调,如果他当选总统,可以“一天内结束战争”。但现在半年过去了,战争没有结束,反而升级了。俄罗斯并没有做出退让,乌克兰依旧坚守,和平没有到来。他在竞选中许下的承诺并未兑现,这让他急需找一个突破口。

这时候,对普京“发火”似乎是一种自我辩护的方式。特朗普试图通过表达不满,摆脱外界对他“亲俄”的质疑,同时向国内民众展示他在强硬应对俄罗斯的问题上是“有行动”的。

只不过,特朗普的对俄政策早就已陷入自相矛盾。一方面,他7月初刚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对12家俄罗斯核心金融机构的制裁,解冻超过3000亿美元资产;另一方面,他又威胁要祭出更严厉的制裁手段——参议院一项法案计划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500%关税。

军事援助政策同样摇摆不定,7月1日,白宫以“库存见底”为由暂停对乌军援,导致乌军前线弹药短缺加剧。一周后特朗普突然改口,宣布批准运送“防御性武器”。

特朗普对普京不满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说白了,特朗普如今不仅搞不定普京,还得应付国会、军方和国内舆论的多重压力。这种局势下,他的政策自然左右摇摆。说到底,他想要快速解决俄乌战争,但却找不到突破口,搞不定俄罗斯,这才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与特朗普的焦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京冷静的战略布局。7月9日,朝鲜突然向全球通报:俄外长拉夫罗夫确定将在7月11日至13日访问朝鲜。这是继普京去年访问平壤后,两国又一次高层交流,可以预见,此行不仅将巩固朝俄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将进一步推进军事合作。

综合当下多方报道,如今朝鲜已再次计划将向俄罗斯提供士兵、弹药和基础物资,协助俄军巩固在乌克兰战场的阵地。可以说,这种“战时同盟”格局正使得俄乌战争变得更加复杂,也让西方国家感受到俄罗斯在国际上并未被“孤立”,反而在加强与“非西方盟友”的联系。

当特朗普与普京隔空较劲时,身处战火的乌克兰做出了一个冒险决定。当地时间7月8日,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对五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根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布的通告,这5家中国公司向俄罗斯提供了可用于无人机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被乌克兰称作“协助俄罗斯对乌空袭的证据”。

特朗普对普京不满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制裁专员还补充称,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正在替代西方零部件,已经成为俄罗斯无人机中使用比例最高的部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去年开始,乌方已陆续针对一些中国企业进行限制措施,理由多为“协助俄罗斯”。

但这种行为只会对中乌企业正常往来造成伤害,中国企业的产品出口属于市场行为,相关产品本身并不构成军事物资,使用方如何改装并非出口国能控制。中方也多次表示不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乌方将责任强加在中国企业身上,缺乏客观性和合理性。

从目的来说,泽连斯基这次恐怕也有给欧洲“递刀子”的意思,要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即将访华,在此前,她已对中国提出包括所谓的“产能过剩”、稀土出口限制和对俄关系在内的多项“关切”。乌克兰此时公布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客观上会使中欧之间的政治氛围更加紧张。

特朗普对普京不满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总之,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暴露出的是局势的不稳定性,如果照这样下去,俄乌冲突不仅不会缓解,还可能演变为更加广泛的地缘政治对抗。未来如何走,还要看各方能否从全局出发,找到一条真正有建设性的路线。否则,冲突不会终结,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