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哪里跌倒,请在哪里绕道。
猫妖用九条命重复报恩,直至魂飞魄散;舞姬季离用子母梨续命,把自己练成妖界木乃伊;宣夜一边喊着“人妖殊途”一边和半夏上演“你逃我追插翅难飞”的戏码……

《无忧渡》里最扎心的设定,不是妖术与剑光的正邪对决,也不是妖与人爱而不得的宿命,而是几乎所有角色都陷在生命的阴影中踯躅循环。这些虐心的剧情,都在用妖界寓言揭开一个心理学真相——人类(包括妖怪)总在无意识重复过去的伤痛,偏执地让悲伤“单曲循环”!


最早按下“单曲循环”键的是心理学大神弗洛伊德,他将这一行为命名为:“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强迫性重复,指人类会无意识地重复早期创伤或痛苦情境,试图通过“再经历一次”来修复创伤,却往往陷入更深的恶性循环。用人话来说,就是:人啊,总是会在同一个坑里反复跌倒,每次都误以为自己能爬起来,却一次比一次摔得更重。

例如猫妖的报恩,用一次次的“舍命替死”赚得千两白银,换取捉妖师出手相助,用最后一条命救回了垂死的恩人,所谓的“救命之恩,九命相还”。但,真的“还”了吗?这个不好定义,毕竟报恩这件事不像借钱,可以量化考核,猫妖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不叫报恩,该叫“赎罪式循环”,它只是把未能及时报恩的愧疚感,转化为自毁倾向的强迫式重复。似乎每一次的惨死都能减轻自己内心深处的遗憾,殊不知悲伤只在它这里“单曲循环”,除了感动自己,并不能改变过去。

同理,季离陷在“吃梨→恢复青春→快速衰老→吃梨”的循环中,宣夜陷在“斩妖→怀疑人生→自我放逐→继续斩妖”的循环中,这些恶性循环的初衷都是为了缓解暂时的焦虑,反而让人陷入又一次的焦虑。
或许表面上当事人都曾为此进行了抗争,但“强迫性重复”揭示出:其实我们或许都在潜意识里期待着这种循环的发生。

为什么人会沉溺在过去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难道“自虐”真的是一种天生的潜质?非也,其实是因为:躺在过去的“坑”,能够填补三个心理上的“坑”。

创伤修复的本能驱动
大脑会将未解决的创伤标记为“未完成事件”,像后台程序一样持续运行,驱使人通过相似场景寻求“改写结局”的机会。比如童年那些痛苦的经历(虐待、被忽视、未获得的事物等),都会在心里留下一串“……”,成年后之所以一遍遍重复相似的场景,是想寻求治愈的方法,填补上省略的空白。所以才有:成年的暴饮暴食是在宴请童年物资匮乏的自己。

安全感的矛盾需求
即使重复带来痛苦,但熟悉的模式能提供一种宝贵的情绪价值——“可控感”。 为什 么有些野生动物即使被人豢养在衣食无忧的圈舍,仍然想逃回朝不保夕的大自然?因为陌生的环境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笼中的食物取决于投喂人的自律,心理压力大过生存压力。代入到人类,可控的痛苦要比未知的快乐更具安全感,所以我们会吃药、注射、缝合,而不是期待伤病自愈。人类对痛苦的耐受性,往往超过对未知的承受力。

潜意识的代际传递
上一代人未解决的创伤、行为模式或情感反应,会像“隐形基因”一样传递给下一代,即使后代在理性上抗拒,仍会无意识复刻相似命运。 比如祖辈执迷于囤积食物,父辈热衷收集垃圾袋,我们沉溺于游戏的等级,其实都是“生存焦虑”的体现,创伤的“隔空投送”存在着遗传暗线,也许只有潜意识明白: 那不过是过去场景的变形再现。

以上就是“强迫性反复”产生的三个底层逻辑,我们可以窥见很多执拗行为的心理根源。猫妖自虐式报恩源于“创伤修复的本能驱动”,宣夜的“妖族捉妖师”出自“安全感的矛盾需求”,季离对青春的贪念其实是女性容貌焦虑“潜意识的代际传递”。妖界是如此,人间亦不例外。

《无忧渡》中的蛇妖赤练,被人类女子杏仙欺骗三次扔不死心,堪称“妖界第一舔狗”,在我们嘲笑赤练“爱商”堪忧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 那些喊着遇人不淑的姐妹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接二连三遭遇渣男,到底是渣男排队走到你面前,还是你潜意识里只允许渣男靠近你?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是你的“强迫性重复”行为唆使你持续选择“潜质渣男”来到你身边,希望通过“情景再现”寻求改变现实的方法,然而事实却是: 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也永远找不到改造渣男的秘方。 无论你尝试多少种方法,都不能弥补你初恋的遗憾,只会让你从一个坑陷入另一个更深的坑。

当00后职场人勇敢喊出了“拒绝加班”的口号,貌似摆脱了“牛马无限流”的循环,但我们要明白: 行为只是外在的体现,思维模式才是内在的核心。 需要验证的是,“强迫性重复”是否还存在于打工人的日常思维中? 如果按照经验,工作流程中的某个环节必定会出现不可控风险,你是选择设计好反驳发言,预备回怼? 还是打破惯例,重塑流程(当然存在失败的风险)? 若是前者,其实你就是在“强迫性重复”,顶多选择了另一种舒服的姿势而已。 不得不承认,要想跳出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勇气,承担相当的代价。

关于PUA这件事,我们好像较少从被PUA者的角度分析过,当然不是“受害者有罪论”,而是很可能我们一直都忽略了自身的一个思维漏洞。当别人洗脑你“能力不行”“人老珠黄”“性格有缺陷”之时,我们会不会在心里不由回想起: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较、校庆晚会落选主舞担当和好朋友吵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往事?这又是“强迫性重复”给我们挖的一个坑,让焦虑重启循环,推着我们走近似曾相识的陷阱,是熟悉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心理出现了缝隙,坏人乘虚而入。

“强迫”加“重复”,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就是傀儡,“强迫性重复”让人变成生活的傀儡,被莫名其妙的情绪操控着,重复伤痛,被强迫踏入相似的泥潭。当有一天你意识自己是一位悲催的匹诺曹,你知道该如何反抗吗?

下面跟你分享三个可以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方法,可以在意识到自己即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时候,尝试改变。
打破循环
剧情相似,直接改剧本
很多科幻电影里都有过类似的情节,要想打破时空循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如果你发现某些事某些行为似曾相识,而这种相似感又来源于某些不好的回忆,那么别犹豫,直接祭出你往常最不可能的应对。因为你过往的处理方式,都已经证明了无效,那么就跳出窠臼,出奇制胜。就像宣夜在觉醒了妖族身份之后,就不能再以人类的身份思考人生(妖生)一样。存在即合理,不合理的也许更自由。

更改模式
不破不立,建立新信仰
科学证明—— 21天可以建立一个新习惯,而一个新的行为模式的建立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旧模式。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你应对“强迫性重复”的旧有漏洞。 比如给自己的焦虑情绪设定一个实物标签,每当像发火的时候,就点燃香薰蜡烛,提醒自己要平和下来,再思考对策,21天之后,形成“香薰气味=平静心态”的肌肉记忆。 每当要发火的时候,香气的条件反射带给你清醒的决定。

系统重置
告别过去,需要仪式感
我们都知道,流氓软件是删不干净的,重装系统才是断舍离的正确模式。誓言和决心太过空洞,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加强“仪式感”来让大脑明确“链接已断”。烧掉前任的定情信物、删除PUA的聊天记录、给童年的自己写一封“断交信”、退出怨念丛生的同学群…… 不要让过去的自己活在当下,否则未来的你依然和今天一样痛苦。

无忧渡,真正要“渡”过,不是河流,而是岸。“强迫性重复”像一个诅咒,总想把你留在原地,若困于循环的此岸,便永远无法抵达无忧的彼岸。所以,当你下次即将跳进熟悉的坑时,请默念:“我要渡的是——那个困在过去的自己。”
编辑:Yuri
撰文:鱼龙曼衍
设计:姜黑勒久
图源:豆瓣、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