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建国后经历起落,其军政生涯的变化颇为奇特:五十年代末便遭到批判降职,但真正在全国形势骤然变化时,却又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以至于将军的晚年生活相对平静。更特别的是,没有被组织完全恢复名誉的粟司令,1980年时职级却有所提高,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从一名比较传统的军队将领,变成了副国级领导人。

若按照粟裕在战争年代的战功、履历,和“第一大将”的卓越地位,晋升副国级并不奇怪,但细细回顾其军政生涯,却很耐人寻味。1980年正式获得任命前,一直十分照顾粟裕的老帅叶剑英,曾当面告知粟裕,自己已经推荐他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帅虽然只是“提名”粟裕,但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叶剑英位居开国元帅之列,曾长期负责主持军委工作,并且在1976年对党和国家立有大功,通常他讲出的话,在军内算得上是“一言九鼎”。

不过粟裕一生不重名利。好友陈赓还在世时,曾经语重心长地“提点”粟裕,说他军功过人又不擅长维护上下级关系,很容易遭人嫉妒、被人打压。粟裕当时刚刚遭受了“反个人主义”批判,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因此对于陈赓的劝告,粟裕感到很有道理。原本就十分淡泊的粟裕大将,从此醉心于军事理论和战术研究,不问政事,更不在乎职务高低。许多昔日的新四军、三野部下都获得了高升,粟裕却一直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既没有大的晋升、也未获得平反。

令粟裕感到欣慰的是,叶剑英元帅十分理解自己,并且给予了多年照顾。粟裕58年被军委扩大会议批判,正是军事科学院成立不久的时候,学院的首任院长为叶剑英。当年众人跟粟裕划清界限,唯独叶帅不避忌讳,亲自向中央点名要了粟裕,出任军科副院长并兼任国防部副部长。其实国防部的职务是虚职,粟裕大部分时间都在军科搞研究。叶剑英看重粟裕的指挥才能,当时中苏关系有变,叶帅不希望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粟裕被彻底批倒,那样对国家和军队都是不利的。

此后二十多年时间,粟裕不光多次奉命出国考察、了解世界军事科技的变化,更参与了79年对越反击战的北京后方决策、把控工作。对于低谷中的一代“战神”而言,能为军队做这些事情已经很知足了。至于叶帅不久后跟他提到的“军委副主席”职务,固然是对大将军事贡献及地位的肯定,但粟裕没有特别感到欣喜,此时他已年过七旬,更希望中央能为他1958年时的事情平反。相比于“名衔”,淡泊低调的粟裕更看重“名节”。

叶剑英元帅的提议,因为一些原因最终没有被军委采纳,当年批判他“有错误”的军队首长,有多位还在重要位置上。中央跟粟裕正式谈话时,告知他将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主要参与立法和监督工作。这个任命多少有些出乎粟裕的意料,但他非常淡定,笑着表示完全服从组织安排。此后粟裕在人大也很负责,工作积极、常常建言献策。

正如前文所言,粟裕晚年真正关心的不是具体职务,而是那顶困扰他多年的“极端个人主义”帽子:就在获得任命前不久,叶帅安排粟裕着手提交申诉材料,这意味着平反有望。粟裕正为这件事感到兴奋,并不在意是否能增补为军委副主席。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粟裕的平反事宜,没有在他生前获得解决。58年军委扩大会议牵扯因素较多,直到粟裕大将1984年去世时,他的申诉还处在停滞阶段,没有得到上级正式回复。但在粟裕的追悼会上,悼词全部都是将军的生前功绩,只字未提所谓的“错误”。

后来时移世易,随着中央军委的人员更迭,以及老三野将领地位的日益提高(张震将军成为军委副主席),1994年12月中央军委撰写了专题文章,并登报为粟裕恢复了名誉。这是粟裕生前最大的愿望,将军遗孀楚青及一众部下得知消息,感到无比欣慰。在大将去世几十年后,广大军民对粟裕的评价越来越高,充满了对他过往军功、战绩的敬仰与追思之情,“战神”粟裕的形象越发伟岸。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