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曾诞生了一位最接近“神仙”状态的人,他曾在终南山潜心修道70年,期间以松针为食,他自称一生遇到过两次神仙,连修行的时候都有猛虎在一旁护佑,最终在终南山羽化大成,直到104岁的时候才离开人世。

“实有天堂、地狱,因果不虚;经诰之力不思议,斋醮不虚;切勿忘勤加修行,修行不虚。”

这位最接近“神仙”状态的人经过一生苦修,终得正果,在临死前他也为世人留下了三句箴言,听来实有一种醍醐灌顶、顿觉醒悟之感,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哪些传奇的故事?他又究竟修炼到了何种境界呢?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天性聪明有慧根,入得大道最上层

张至顺道长出生于1912年,他的老家位于河南商丘,在那个封建主义刚刚退出历史舞台的年代,国家可以说正处于一种百废待兴的状态,当时的国家政权并不稳定,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生活最艰难的无疑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了。

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历练,“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自幼张至顺的心里就埋下了一种信念,他有朝一日一定要前往终南山修道,这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而他之所有会有这么一种想法,是因为一出戏——《韩湘子出家成道》。

其实张至顺祖上家业还是比较殷实的,可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道就逐渐中落了,一家人都挤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平时更是连饭都吃不饱,甚至后来都沦落到了沿街乞讨的地步,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压根就活不下去。

所以自幼张至顺就看透了人世间的疾苦,也饱尝了世间的艰辛,他唯一能感到的快乐事情就是听大戏,在那个年代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会请个戏班子回来唱大戏,而在那些常听的曲目中,张至顺最喜欢的就是《韩湘子出家成道》。

传说中韩湘子七岁出家,最终修得正果,这让张至顺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向往,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出家修道,也许当时的他并不懂得修道的真正含义,但他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后来他听说终南山是修道的好地方,便产生了前往终南山的想法。

要知道当时的张至顺只有八岁,他能有这种想法真是不简单,为此他甚至还一个人往南方偷跑过几次,他以为终南山就是在南面,可最后都是被好心人给带回了家,所以他的这个想法也是无疾而终,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心中的修道之心愈发迫切了,可是他知道要想修道就得先解决家人的温饱问题。

等到张至顺稍稍年长了一些以后,他便产生了读书的想法,可是他的家庭条件压根满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只好每天去私塾边上偷听,私塾老师看他聪明伶俐便默许了他的行为,虽然条件艰苦,但在他的刻苦努力之下,倒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可是后来张至顺明白,读书是很难改变家里的窘境的,所以他自告奋勇加入了当地的军队,当时正值军阀割据混乱的时期,各地军阀都在扩充自己的势力,而为了能招揽更多人,那些军阀也是不惜痛下血本,只要是主动从军的,便可以领取10袋米和10块银元。

为了家人们能有好一点的生活,张至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军队,可是他的心里始终没有放下幼年时的那个梦想,他想要出家修道的心越来越迫切,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张至顺得知在华山的西边有一个碧云庵,那里住着全真教的道长刘明苍。

于是张至顺就脱离了部队前往华山,在当地人的指引之下,他也是一路跋涉来到了碧云庵的门前,可起初刘明苍道长是不愿意收他为徒的,可他不死心,每天就端坐在碧云庵门口的一颗松树下,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最终他的这种求道之心也是打动了刘明苍道长,他也是如愿以偿成为了刘明苍的座下弟子。

道长为了磨砺张至顺的心智,每天都让他干最重的活,希望他能通过肉体上的痛苦来感知修炼的真谛,起初张至顺就每天在寺庙内打杂,刘明苍道长始终没给他安排任何修炼的功课。

这让一心求道的张至顺感觉有些苦恼,但他也知道修炼这件事不是能急于求成的,要想掌握修道的方法,就要一点一点地去领悟,但是每当遇到有前来云游的道友,他还是会跟人家请教一些修道的方法。

“大道三千六百种,因人而异各不同。”,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修道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张至顺缺的并不是天分和努力,而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契机。

在师傅刘明苍手下修道的那十几年里,张至顺每天的工作就是劈柴、做饭、担水,后来每天晚上他便开始跟着师兄们打坐,可是等到真正开始修道了以后张至顺才知道,原来修道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光是打坐这件最基本的事,就需要花费巨大的艰辛去适应,一开始张至顺因为打坐经常会感到身体不舒服,可后来突然有一天他好像领悟到了修道的真谛。

有一天夜里在打坐的时候,张至顺突然感觉周围空气流动得越来越慢,他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呼吸,而在那一刻仿佛天地间所有气息都在向他涌来,一股清新甘甜的感觉油然而生,而他也仿佛和天地融为了一体,对外界时间的流逝都失去了感知。

夜晚以修道养心,白天以医术救人

后来在师傅的指引下,张至顺才知道自己这是进入了修道的最上层,在修道之人眼中道行有上中下三层之分,过第一关,百病齐消;过第二关,口腔内的唾液会变得香甜;过了第三关,即使是在漆黑的夜里也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

而张至顺可能真的是天赋异禀,他在修炼的过程中直接就突破到了最上层,但这种大幅度的提升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后遗症,很快他就因气力不支晕了过去。

等到苏醒之后,张至顺感到浑身酸痛,甚至连行动都变得困难,他开始意识到修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潜下心来慢慢提升自己的境界,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身体就会遭到反噬。

后来在师傅刘明苍的指点下,他开始研读道家经典,并将《金刚功》和《长寿功》这两本经典给参悟了一番,因为这两本经典是道家养生之道的精华所在,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之后,张至顺就将这两本经典给看的是烂熟于心,在修炼的过程中是反复探究摸索,不断领悟其中的奥秘,最终身体也是逐渐健硕起来。

为了更好打磨自己的身体,张至顺选择前往万寿八仙宫学习医术,听说在八仙宫内有许多当世的医术高超者,他们有些人甚至不用号脉便能得知病人患的是何种病症,这让张至顺觉得很神奇,在一番虚心求教之后,张至顺的医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在八仙宫学习医术的这段经历让张至顺想起了童年时期的一些往事,在他小的时候,他母亲曾经感染了一次风寒,当时村里只有一个老婆婆是医生,因为他们家拿不出看病的钱,所以老婆婆拒绝给她母亲医治,后来张至顺带着自己的弟弟在老婆婆的门前跪了一天一夜,老婆婆才答应为他母亲治病。

正是这段经历让张至顺意识到,穷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他掌握了高超的医术之后,他的心中就产生了悬壶济世、造福一方百姓的想法,打那以后张至顺更加诚心的跟八仙宫的道友们求教,最终也是获得了更多高明的医术,他也成了一位在医学和道学上都大有成就的道家真人。

后来张至顺道长便一直帮助那些有病却没钱治的穷人,他不仅分文不取,而且往往还步行前往患者家里为人家看病,动辄一两百里的路程在他的眼里丝毫不是问题,只要病人能恢复健康,他就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时一些卖药的店铺要价都很高,所以有时候哪怕张至顺给人家诊断出了病情,但是病人还是没有钱买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至顺就回到了自己的全真教,在那里种植起了各种草药,并且常常以身试药,为的就是给那些病人提供良好的药品,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修道有成又心怀天下的张至顺在全真教的声望越来越高,在他的师傅刘明苍去世之后,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全真教的新一代掌门人。

此后他继续修炼道心,在破四旧潮流中,很多僧人都主动还俗了,可是张至顺道长坚持了下来,他放下了自己全真教掌门人的称号,来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终南山,在那里张至顺四处化缘,最终在周围居民的帮助下他在终南山下盖起了一座小庙,一来供自己修身养性,二来也在其中为当地百姓传道解惑。

而张至顺道长修建庙宇的地方,后来也被当地人称之为“八卦顶”,因为在张至顺潜心修道的时候,附近居民时常能看到庙宇附近的天空上隐隐出现一朵八卦形状的云彩,而且颜色异常地醒目,“八卦顶”因此得名。

《神脑本草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说松针是仙人的粮食,是道家服食辟谷长生成仙之仙药,吃了之后浑身病痛全消,对道家之人的修行益处极大。

所以为了能更好地修炼,张至顺道长就在庙宇的前前后后都种满了松树,每天他就在松树下打坐进修,饿了就吃一点树上的松针,有时也去山里挖一些草药为食。

在终南山修道的那些年,张至顺道长也从没忘记自己悬壶济世的初衷,他多次前往终南山下为附近的百姓免费看病,并且还免费赠药,而且只要听说哪里有病人,哪怕是再远丶天气再恶劣他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赶过去。

据说在张至顺道长行医的那些年里,他甚至还亲手治愈了七名癌症患者,直到今天癌症依然是人类无法攻克的一大难题,可是张至顺道长却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这简直是医学史上的奇迹。

平日里张至顺道长白天就下山治病救人,晚上就在庙宇外面的松树下打坐,不过当时庙宇的周围是一片荒山野岭,夜晚难免会出现一些诡异的天气或者不干净的东西,为了让自己免受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张至顺道长就在心里默念道家经典,往往念上个两三遍,心中就没有丝毫畏惧了,整个人也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境界。

虽未能得到升天,无愧于“陆地神仙”

不得不说修道之人是会碰到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的,尤其是像张至顺道长这种潜心修炼,一心向道的人,更是会遇上一些不同凡响的场面,在许多个夜晚他在心中一遍遍默念经书的时候,在庙宇周围就会发生一些难以言喻的神奇现象。

往往在默念经书十来遍之后,庙宇内就会刮进满山的大风,那一刻仿佛天地之间所有的灵气都汇聚在了这一方小小的庙宇之中,张至顺道长也进入了一种极其微妙的状态,此时如果有人靠近的话,甚至会发现他的身上隐隐笼罩着一层微黄的光芒,在无边的黑夜中显得格外耀眼。

这些现象在张至顺道行的眼里是祖师爷在暗中保护他,借用这股大风来驱散周围不安分的一些生灵,为张至顺提供一个良好的修炼环境。后来张至顺道长在梦中也曾梦到这番场景,他也托梦给祖师爷不敢再麻烦他老人家,只需自己能有一只活物作伴即可。

在经历这一番梦境之后,只要天一擦黑,在庙宇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就会出现一只通体雪白老虎,那只老虎就那么在石头上卧着,既不出声也不靠近,就那样默默地守护着张至顺,他意识到是自己的诚意感动了神灵,所以才会得到这样的庇佑。

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那只白虎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后来张至顺的一位师兄,来到终南山陪他一起修行,那只白虎从此也就消失了。

“天上神仙有一百个,其中八十个都是在终南山得道的。”,这句话是张至顺道长总结出来的结论,他认为曾经陪伴自己修道的那只白虎,就是天上的神仙幻化而来,而只要一个人诚心修道,就会延长自己的寿命,并且不受疾病的困扰,而一旦一个人起了贪心,做了坏事,自己的寿命就会减少,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张至顺道长曾经说过:“人只要潜心修道,是会得到神灵的庇佑的,哪怕是陷入死境,也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有一次张至顺道长下山化缘,当他走到一户人家的时候,那户人家竟把猫吃剩下的饭拿来给他,如果是正常人的话,估计当场就会指着那户人家的鼻子骂人了,可是张至顺道长却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一次历练,于是他坦然接受了那些猫食,随后吃了个干净。

可没过多久意外就出现了,张至顺道长感觉身体一阵不适,他判断自己应该是中毒了,可是他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吃什么草药,而是回到自己的庙宇门前开始打坐,并且在心中一遍遍地默念道家经典,没过多久一股氤氲之气就从张至顺道长的头顶冒出,随后他就感觉到一阵神清气爽,之前的那种不适感也一扫而空。

正所谓修道先修身,修身后方能入道,入道后则身无恙也,也就是说在进入修道的那种状态以后,对人的身体是有极大裨益的,可是要想修道自身得先有个好身体,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张至顺道长之所以能有不俗的道行,和他的天赋和静心修炼是分不开的。

后来上了年纪之后,张至顺道长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地方的人都来邀请他下山传教授道,而为了能让道家的理念传播出去,张至顺道长也多次下山前往各大城市,为那里的人们弘扬道教心法,并且展示自己的金刚功和长寿功。

张至顺道长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人们敬佩的不仅仅是他的高深造诣,更是敬佩他甘于贫苦、诚心修炼的那种赤诚之心。

在这些年修道的生涯里,张至顺道长曾遇到过两次神仙,一次就是他在山中修炼时遇到的白虎,据他后来回忆,那只白虎是天上的仙人所化来助他升仙的,可是他当时道行尚浅,没有得到成仙的资格。

而第二次遇到升仙则是在一个城市里讲座的时候,当时他在睡梦中遇到了神灵的点化,可是由于自己的机缘不够,这次也没能得窥天机,可是打那以后,他对待修道更加认真了,他对人生的领悟也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始以平和博爱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此后便一直隐居在终南山里。

因为自己常年潜心修炼,所以张至顺道长直到100岁的时候身体依然没有任何疾病,甚至走起山路来也是健步如飞,连那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关于张至顺道长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在他迈入修道最上层的那天,他就感知到了自己的死期,因为两次遇仙人点化都没能抓住机会,所以他也是坦然接受了自己死亡的宿命。

2015年7月28日,在感知自己的生命即将到达尽头的时候,张至顺道长沐浴更衣,换上了新的道袍,进入到终南山中的一个山洞里羽化,享年104岁。

大道易得,一窍难求,张至顺道长的一生无愧“仙人”二字,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道心,何为心怀天下,无私助人,不为钱财,只为本心,虽然他没有真的得道升仙,但他早已成为了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陆地神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