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原本顺顺利利,连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但是在随后的作战中,他由于用人不当,重用纸上谈兵的马谡,丢失街亭,全盘计划都被打乱,蜀汉北伐大军陷入被动。诸葛亮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蜀军全线退回汉中,等待时机再次北伐。从表面上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一事无成。实则不然,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期间,发掘并提拔一个文盲大将,又收了一个军事奇才,正是这两项举措,延续了蜀国30年国运。


       提拔一个文盲大将
       这个文盲大将是王平,他是汉化賨人,没上过学,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至于写字却是一个也不会。王平从小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他是王家的孩子,却被寄养在外祖父何家,连名字也被改为“何平”,长大成人后才改回他的王姓。他是巴西宕渠人(益州人),却被张郃迁往洛阳,成为曹操帐下一名代理校尉。汉水之战中,王平提出正确主张,却被主将张郃训斥,一怒之下改投刘备,重新入蜀,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街亭之战中,王平作为马谡的先锋,力劝马谡不要舍弃水源上山安营扎寨,而主将马谡却不听从,一意孤行在山上安营扎寨。最后,魏国大军来袭,切断水源,马谡遭受人生之中的唯一一次惨败(他只有这一次独立带兵的经历)。这一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主将马谡违反诸葛亮规定的在当道路口安营扎寨的命令,被张郃击败,不但没有守住街亭,反而损兵折将,只有王平带领的一千士兵完好无损给带回去。


       街亭一战,蜀军遭受大败,诸葛亮追究责任,处死马谡、张休、李盛等人,黄袭的兵权被夺,唯独王平升了官,接替马谡,成为参军。诸葛亮对王平非常器重,把蜀汉特种部队无当飞军交给王平,又封王平为讨寇将军。
       王平后来镇守汉中,按照魏延制定的“重门之策”守汉中,击退了魏国曹爽的十万大军。从此,王平名声大振,与南中的马忠、永安的邓芝合称平安三侯。


       收了一个军事奇才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并不是全无收获,他得到了一个延续蜀汉三十年国运的军事奇才。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他给刘禅推荐了两个接班人,分别是蒋琬、费祎。我们不可否认,此二人都是蜀汉难得的贤才,辅佐刘禅治理天下,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风调雨顺。蒋琬和费祎两人和诸葛亮、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但是蒋琬和费祎两人虽然都当过蜀汉大将军,但两人本质上都是文人,擅长治理国家,对于军事比较外行。


       诸葛亮收的军事天才是姜维。当时,天水太守马遵在蜀军到来时,疯狂逃走,姜维无处可去,只能投奔诸葛亮。诸葛亮对姜维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称赞道:“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姜维也不负众望,向诸葛亮学习军事,继承诸葛亮衣钵和遗志,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带兵北伐。前期蒋琬、费祎两人主张休养生息,姜维北伐所带部队有限,后来在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掌握蜀汉大权,开始大规模北伐。


       姜维的北伐次数比诸葛亮时期还多,规模比诸葛亮时期还大。直到蜀汉被灭前夕,姜维还在剑阁和魏国大将钟会苦苦坚持。蜀汉被灭后,姜维假装投降,内心却时刻想着如何恢复蜀汉。姜维定下计策,挑拨离间钟会和邓艾两人,最后的结果是三人同归于尽,归于尘土。
       结语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功败垂成,但他也不是毫无收获,他提拔了一个文盲大将(王平),收了一个军事奇才(姜维),这两个人,一个守卫汉中,击退魏军的进攻,一个发动多次北伐,胜多败少,延续了蜀国30年国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