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1872年),阿鲁特氏经过选秀进入宫中成为同治帝结发之妻,同时还伴随着暗地里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的角逐。 慈安太后看好名门出身,门风刚烈的阿鲁特氏,而慈禧太后则更中意员外郎家的女儿富察氏,两宫太后谁也不让步。

最终,也许正处17岁叛逆期的同治帝选择了阿鲁特氏,富察氏被封为慧妃,同时还选了两名嫔妃和一个贵人,这就是同治帝后宫的“五人组”。 阿鲁特氏(1854年~1875年),又称“孝哲毅皇后”,蒙古人,性格刚烈、家学渊博、端庄贤淑,天生母仪天下的皇后风范。与同治结合后琴瑟和谐、齐眉举案,深得同治帝的倾心;但性格过于直爽,为人又不善阿谀奉承,而且又是慈禧太后深为厌恶的政敌郑亲王外孙女,注定了她在清宫这种暗流涌动、派系争端不休、明枪暗箭齐飞的藏污纳垢之地过得不会太好。

慈禧太后非常不喜欢阿鲁特氏,同治帝选后,她在和慈安的较量中处于下风,因此就把记恨这种负面情绪都发泄到阿鲁特氏身上,婆媳关系不和,对她屡次刁难凌辱,破坏她与同治帝之间的感情。 慈禧暗中还派人监视同治与阿鲁特氏的夫妻生活,见两人感情甚笃,嫉恨不以的她召来同治帝大发雷霆,要同治帝与慧妃富察氏多加亲近,疏远阿鲁特氏。慈禧甚至多次有废除阿鲁特氏的念头,多亏朝臣劝阻才不得不作罢。 同治帝外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国家大事自己不能插手;内不愿亲近慧妃,又不能与相爱的皇后朝夕朝处,烦闷下便独居乾清宫,时间一久,终于抑郁成疾。

同治重病期间,阿鲁特氏迫于慈禧淫威又不敢前往探望,慈禧又责怪阿鲁特氏不尽夫妻本份。 同治帝病情越发严重,阿鲁特氏便找到机会前来探望,二人相诉思念之苦。不想在倾诉中阿鲁特氏哭诉遭到的凌辱与虐待,同治帝劝慰阿鲁特氏忍耐,往后必有出头之日,不想此话被慈禧派来刺探的耳目听到了。 闻讯而来的慈禧闯入乾清宫,当众对阿鲁特氏进行殴打。病入膏肓的同治帝见爱妻受辱,又气又急下昏死了过去。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饱受病痛和心理双重折磨的同治帝驾崩于乾清宫,殁年19岁。由于同治和阿鲁特氏并无子嗣,继位者是同治帝的族弟,醇亲王奕譞之子爱新觉罗.载湉,后来的光绪皇帝。 同治帝逝后,慈禧对阿鲁特氏的凌辱和虐待更是肆无忌惮。阿鲁特氏无法忍受慈禧的百般欺凌,光绪帝登基后她的身份更是尴尬,再加上心里思念同治帝,在距同治帝驾崩75日后自杀身亡,殁年22岁,谥号“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生前在清宫的处境非常不利,但身后事依然没有马虎怠慢,与夫君同治帝一同归葬惠陵。

关于阿鲁特氏的死因,后世历史学家认为有两种观点:一是阿鲁特氏是被慈禧逼死的。但对于封建社会迷信之风的存在,皇帝皇后几乎同时去世是非常不吉利的,所以慈禧的逼迫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阿鲁特氏对现在以及将来生活的绝望。 二是阿鲁特氏是吞金自杀而死的。必竟同治帝英年早逝,阿鲁特氏和同治帝的感情非常之好,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特别是清宫之中,他们的爱情更是这污浊环境中的一股清流,不被他人所嫉妒和厌恶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不可排除在外。

吞金自杀在古代是一种非常艰难的死法,吞下的金子梗阻住人的肠道,压迫身体的运转机能,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又不能一下子就致命,吞金自杀者要在这种辗转不堪的痛苦里折磨很久才会死去。没有人知道阿鲁特氏为什么选择这种痛不欲生的死法,也许,“哀莫过于心死”,心理的折磨比生理更能要人命吧!同治帝的死将阿鲁特氏生命中的最后一丝阳光也带走了,身为一国之母的她,吞金这种方式不失皇后的尊严,所以最后她选择这种对自己残酷的死法,也算对她和她深爱的同治帝一种交待吧! 更为可悲的是,在阿鲁特氏死了70年后,抗日战争结束时期,一群盗匪和本地村民盗掘了惠陵,认为阿特鲁氏吞金而死的愚昧盗墓贼竟将她的尸身开膛破腹,以为里面有金子。 由于阿鲁特氏面目如生,遗体并没有腐烂,这位曾经母仪天下的皇后被人拖出棺椁,扒光衣服,一丝不挂。被剖开肚子,里面的肠子流了一地,只是为了寻找她吞金自杀的那块黄金。 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不论身份高贵也好,地位低贱也罢,生为女人就是她们的悲哀。随着社会文明和思想的提高,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也在提高。愿历史上“男尊女卑”的悲剧不再重演…… (以上文字,纯属娱乐!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