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说始于春秋战国,吕氏春秋、战国策、礼记、史记等都不尽相同,比如吕氏春秋中的五帝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其中,史记五帝流传最广,排在首位的是黄帝,排在次位的是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
史记五帝之中,黄帝作为人文初祖而向来为人尊崇,帝喾作为商人之祖、尧舜与大禹治水相关而广为人知,唯独颛顼似乎比较“低调”。其实,与帝喾尧舜相比,颛顼更是非凡,除了他的个人事迹外,他的后代还建了中国两大王朝,都是开创性的王朝,即夏朝与秦朝。
夏朝秦朝王族共祖
关于夏朝与秦朝的共祖,史记说的非常清楚,详情如下:
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因此,大禹与夏朝王族是颛顼后代。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可见,秦朝王族是颛顼后代。
因此,以史记记载看,夏朝与秦朝王族的共祖就是颛顼,而姒姓与嬴姓理应是颛顼下的两个分支。
难怪大禹禅位伯益
可见,姒姓与嬴姓身在同一联盟之中,且又都是颛顼后裔,两者关系极为紧密,故而才有大费(即伯益)辅佐大禹治水。
更为重要的是,史记记载夏商时期嬴姓古国遍布东部,有奄国、嬴国、郯国、费国、莒国、薄姑国、徐国、菟裘国等十四支,合称嬴姓十四氏,因此可以反推大禹时嬴姓实力之强,可能不比姒姓弱多少。
由此,大禹与伯益的特殊关系,以及嬴姓部落强大,故而才有大禹禅位于伯益。但夏启用计驱逐伯益之后,而夏朝前期遭遇太康失国与东夷后羿代夏,显然与夏启驱逐伯益有关。或许,后羿政变就获得嬴姓的支持,乃至后羿就是当时的嬴姓首领。
考古发现佐证史记
对于颛顼与夏秦王族的关系,如今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可以佐证史记对此的记载。
首先,颛顼居于何处,文献上说的比较清楚,就是居于如今的河南濮阳、后来也葬于濮阳。而在濮阳县发现西水坡遗址、高城遗址,与文献记载高度一致。因此,如今普遍认为颛顼源于濮阳县一带。
其次,秦人源于东方,商周时多次迁徙,最终到了西部,清华简系年记载的非常清楚。在山东济南莱芜,考古发现的“嬴城遗址”,考证为秦人祖地。秦公一号大墓中有“高阳有灵”的石磬铭文,表明颛顼是秦人之先。
第三,夏朝起源如今争议很大,但左传明确记载卫都帝丘(即濮阳高城遗址)是夏后相之都。后羿篡国后,寒浞又篡国,并追杀夏后相,于是夏后相逃到同姓诸侯斟鄩氏那里。以夏初交通能力来看,当时夏都理应在相距高城遗址不远。
可见在空间上,姒姓部落、嬴姓部落与颛顼之都濮阳皆相距不远,无疑存在交集的可能,史记对他们关系的记载,符合当时的交通能力,因此基本应该是可信的。之所以说“基本可信”,是因为夏秦王族与颛顼未必一定是血缘关系,也可能是“政治关系”。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思考:
首先,以大禹与颛顼、伯益的关系看,大禹应该是东夷人,夏朝大概在古河济一带。由于长期面临水患,故而才有治水传统,同时东部嬴姓势力强大,兼又水灾频发,故而才逐步西迁到河洛之间,并将新都“二里头遗址”命名为往日都城名称“斟鄩”。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为都城,因此可见“斟鄩”不在固定的地方,而是会变动。
其次,关于颛顼起源,考古与文献都指向濮阳,是东夷人的首领。而山西襄汾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与文献上的尧都平阳高度一致,故而被普遍认为是尧都。但濮阳与襄汾相隔甚远,如此颛顼与帝尧似乎不应该有什么关系。诡异的是,濮阳西水坡与陶寺遗址,基本处于同一纬度,符合夏至日影一尺五寸的地中标准,如此颛顼与帝尧势力似乎又有联系。
参考资料:史记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