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5月3日电(记者袁慧晶、彭菁)“天然泥料在窑火中孕育出的这抹黑色,深沉而静钝,仿佛裹挟着古老的文明扑面而来。”出生于陶艺世家的“95后”非遗传承人伍士这样形容靖安黑陶之美。2018年,大学读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他面对众多就业选择,决然回到江西靖安成为一名手艺人。

  靖安黑陶制作技艺是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的老虎墩遗址曾在十余年前出土过一件保存较完好的黑陶觚,线条优美,胎质细腻,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黑衣。这件器物的更精妙之处在于其最薄处不到1毫米,如蛋壳般吹弹可破。伍士告诉记者,这次考古发现也是伍家人探寻传统黑陶制作技艺的缘起。

  探寻色彩之谜是第一步。古代没有黑色化工原料,如何将偏黄色的天然泥料烧制成纯净的黑色?

  2018年,在排除黑色染料、有烟煤等多种可能后,伍士的爷爷和父亲终于发现了窑变的奥秘,用传统技艺复烧出同样的黑陶器物——表面与胎体均为黑色,不施釉也能明亮如镜。

  伍士就是在那个时候,选择加入靖安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队伍。父亲只传了当年爷爷传给他的一句话给伍士:“学好,别丢脸”。

  伍士说,虽然从小就跟着爷爷玩泥巴,但后来因为学业而生疏了技艺,相当于从零开始。于他而言,回归的第一步,就是重新熟悉并学习制陶的各个工序。

  图为伍士正在拉坯。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摄

  比如,正泥这一个基本功,伍士就学了近一周时间。他手中的泥团,也从最开始的总揉不均匀,到如今的软硬适中、细腻如面团。拉坯、修模、利坯、把桩……伍士用了四年多时间积攒技能点,实现全流程的独立上手,并在2021年拥有了第一批“不用砸”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人技艺的精湛,以及对自然材料运用的超凡智慧。”伍士说,他正尝试用传统技艺制作黑釉瓷,如木叶天目盏,剪纸贴花盏,虎斑玳瑁盏……在泥、釉、火的“魔法”中增强自己对自然材料的掌控力。

img src="http://p9.img.360kuai.com/t016ae2955463a52e53.jpg">
  伍士向记者展示他制作的黑釉窑变盏。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摄

  这段时间,伍士的父亲也在突破自我,追求复刻黑陶觚的蛋壳厚度,最终在器物最薄处达到0.2毫米。一件高约19厘米、口径约11厘米的复制品,仅重50克左右。这件黑陶觚复制品已被江西省博物馆馆藏。

  伍士坦言,自己还做不出这样的厚度,总在修模的阶段失败,一次过重的呼吸、一个漫不经心的小动作,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父亲是我的‘巨人’,也是我的动力。”

  身为县级非遗传承人的伍士还有更大的梦想。不同于父辈仅仅执着于技艺本身,伍士也同样在乎传播效果。“最开始我是学徒心态,想着把技艺学好就行了,但现在我在其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想把这种快乐分享给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也让非遗真正走进当下的生活。”伍士想通过研学,让更多人走近靖安黑陶。

  从2020年2月起,伍士在靖安县第二小学开设了非遗课堂,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非遗的种子。2023年4月,他主导申报的《传统黑釉瓷剪纸贴花、木叶天目制作技艺与艺术创作》省级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也顺利开展。

  如今,他与父亲所在的靖窑工作室,已成为靖安黑陶制作技艺的研学基地。在靖安县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正在打造一个能同时容纳150至200名陶瓷爱好者的非遗展厅,未来有望通过直播展示黑陶制作技艺的全流程。

  “这些沉淀了古人智慧的技艺值得被看见、被尊重、被发扬。”伍士说,这将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