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过去了,印度依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散装印度名副其实!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也有“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但一遇到官方场合,我们都会讲普通话、写现代标准汉字,闹不出来什么大分歧。

可到了印度那里,统一语言和文字竟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进入现代社会,他们都没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印度总共有六个语族和高达22种官方语言,这还不包括那上百种地方土话,语言系统简直就是盘大杂烩。

为什么印度能有这么多种语言?他们是否有机会实现语言的完全统一?混乱的语言又会给印度带来什么呢?

印度的语言

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构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着独特的意义。

就拿我国来讲,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字统一甚至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帝国。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以后,秦始皇嬴政就马不停蹄地统一了文字、车辙、度量衡等等,借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虽然“出道即巅峰”的大秦王朝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但是秦始皇令全国“书同文,车同轨”的贡献却对中国影响深远。

至少对比隔壁印度来讲,秦始皇能够统一语言文字就是大功一件了,毕竟这是印度努力了3000多年也没实现的目标。

当然我们要承认一点,那就是印度文明也是十分璀璨的,虽然比不上中华文明那样举世无双,但也算得上是亚洲的文明古国之一。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在历史上却少有统一的时候,像我国历代中原王朝那样的大一统,更是几乎没有存在过。

纵观历史,印度只有吠陀时期、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三个勉强算是统一了全国的政权。可对比如今的印度版图来讲,他们能统一的区域依然不够完整。

更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印度就有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村社制度。

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一个很小的社会单元都能形成独立的组织,这个组织里说什么话、写什么字似乎并不需要外部的认同。

而且封建时代的印度,虽然有过三个算是统一了全国的王朝,但他们对地方的控制都非常松散。

有的王朝就算要巩固统治,也是采取武力措施,根本就没表现出来文化共同体的意识。

而且王朝的军队也只够支持他们“窝里横”,面对外来民族的入侵时,根本就无能为力。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部落率先扩张到了印度,受印欧语系影响的梵语也随之在印度大地上落地生根。

因为雅利安部落的大多数地盘都在印度北部,所以如今印度北部流行的多数语言都是由梵语演变而来的,其中包括了印度官方现在比较常用的印地语。

可是受到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南方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因此印度南部也有自己的官话——达罗毗荼语。

有些学者也认为,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达罗毗荼语曾短暂的通行于印度全境,只可惜现存资料并不足以支撑这一说法。

我们唯独可以肯定的是,达罗毗荼语的产生早于印地语,只是随着雅利安文明的强势入侵,这种语言只能存活于印度南部。

然而雅利安人的入侵只是一个开始,到了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同样把侵略矛头对准了印度,随后他们把信德语和阿拉伯语带到了印度。

可惜阿拉伯人也没在印度站稳脚跟,后来波斯—突厥人成为了印度北部的掌权人,印度混乱的语言系统因此又多了波斯语这员大将。

但乱成这样还不够,随着欧洲殖民者将扩张的脚步踏上了南亚次大陆,印度复杂的语言系统又添一员,这个“新成员”会是谁呢?

艰难的历史

虽有上下3000年历史,但“散装”印度连语言都不统一,这是为何?

纵观印度历史,印度土著活得也是真憋屈,不是这个入侵就是那个惦记,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好不容易外来文化和语言融合得差不多了,更强势的英国殖民者又找上了门来,并且这一来就又是300多年。

本来印度的语言就乱得不行,英国人一来又给他们添了新的语种——英语,而且英国还曾想过在印度系统地推行英语教育。

当然英国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们想在印度广泛推行英语的原因,不过是为了更方便地蚕食印度。

其实最早到访印度的英国人,应该是英国的传教士,他们在这里大肆传播基督教。

为了让印度人更准确的理解基督教义,这些传教士最早在英国开办了初级英语学校。

当然那时学习英语的只是少数印度人,毕竟印度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外来文明想从宗教上统治印度人不是很现实。

因而英语在印度的影响力上升,也是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盛而开始的。尤其1757年普拉西战役失败以后,印度变成英国殖民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后英语也终于与历史上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等一样,作为“征服者的语言”开始在印度遍地开花。

对于英语在印度流传的情况,英国内部也曾有过激烈的争执,甚至因此衍生出了“东方主义派”和“西方主义派”。

这两大派别的主要分歧就在于,攫取印度这块殖民的利益时,究竟是以印度传统文化为基础,还是强势推行西方的文化和教育体系。

由此生发出的一个具体问题就是,在印度推行教育事业时到底该用印度本土语言,还是直接使用英语。

其实在最早的殖民统治中,殖民者贪婪狰狞的面目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因而早期的殖民者更乐于以当地的语言巩固在印度的统治。

这也是“东方主义派”的主要看法,他们认为通过学习当地语言文化的方式,可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进而慢慢蚕食印度的政权。

只可惜随着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步伐越来越稳健,“西方主义派”逐渐占据了上风。

甚至这一派的部分支持者,还曾居高临下地下过定论,说印度存在“普遍的愚钝与无知,只有教育,首先是英语教育,方可消除这些现象”。

也正因如此,1835年3月,英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颁布了《印度教育决议案》,此后英语教学在印度迅速发展。

通过自上而下的渗透,英语在印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渐渐有了超越其他语言的趋势。

决议案颁布后不过两年,英语甚至正式取代之前的波斯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其在印度的地位更是随之水涨船高。

其实那时候印度人学英语的目的也很简单,不是想与殖民做生意赚钱,就是想在殖民当局里谋个一官半职地混口饭吃,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生活。

然而随着英国带来的西方文化广泛在印度传播,印度人的民族意识终于逐渐觉醒了,渐渐地有了要摆脱殖民统治、谋求民族独立的意识。

如此看来,印度人的反应弧也是真够长的,如果从雅利安人算起,基本上一直都在被外族入侵,几千年过去了才想起来民族要独立。

幸而随着反殖民运动的深入,印度人成功赶跑了英国殖民者。但殖民者能卷铺盖走人,印度根深蒂固的语言问题却没能随之解决。

哪怕如今印度已经独立了几十年,语言混乱的问题也依然存在。那么问题就来了,被外来语言冲击得乱七八糟的印度语言系统,究竟该如何正常运转呢?

如何交流?

看似文明传承3000年,实则语言统一都困难,“散装”印度该怎么办?

其实国家需要统一的语言,并不单纯是为了方便国人的交流,更是因为如果做不到最基本的语言统一,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基本就是在做白日梦。

就拿印度来说,好不容易打跑了殖民者以后,隐藏在国家独立这一集体利益背后的地方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的导火索就是语言问题。

想来1947年刚获得独立时,印度政府也未必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把历史比较悠久的印地语确立为印度国语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这个理论上的顺理成章,到了讲不同语言的各地区眼里,却成了无法容忍的不合情理。

本来印度内部就因为宗教、民族等因素,有着尖锐而复杂的地区矛盾。现在这些糟心事还没解决,又添了语言上的对立,所以内部冲突一触即发。

尤其是在母语并非印地语的地区,很多人都担心随着印地语主导地位的确立,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都会受到损害。

因而在地方政治势力的组织下,泰米尔纳德邦等地区爆发了激烈的“反印地语运动”,这搞得印度政府焦头烂额。

无奈之下,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只能在语言问题上做出妥协,甚至在1950年颁布的印度宪法中,直接避免了使用“国语”这样的敏感词汇。

之所以说“国语”是敏感词,是因为从定义上讲,国语指的是政府规定的标准语或全国通用的共同交际语,其概念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产生而形成。

如果给了印地语国语地位,那么就意味着印度说其他语言的地区,在政治、经济等大权上很容易就会被说一直印地语的团体排挤在外,这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接受的。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不管内部冲突如何激烈,“散装”印度终归只是一句玩笑话,任谁被排挤在自己的民族国家之外,心里都难免产生反抗情绪。

因而在印度的首部宪法中,印地语只取得了国家官方语言的地位,与之相同的还有英语。而且为了更好地平息语言带来的内乱,宪法还同时列出了另外15种国家承认的邦级官方语言。

可惜印度政府虽然很努力,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怎么好,因为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掉内部存在的冲突。

更重要的是,印度内部冲突的根源并不是大家非要在说什么话、写什么字上一争高下,而是归根到底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群体。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就是这种判断的最佳证明。要知道的是,印度教徒讲印地语,而穆斯林则以说乌尔都语为主。

如果仅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两种语言其实是同根同源的,他们都来源于印欧语系的印度斯坦语,甚至于乌尔都语就是从印地语的变体中发展而来的。

只是随着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传入,乌尔都语改变了印地语以梵文为蓝本的书写和借词传统,转而把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当做书写和借词的参照。

然而到了不同信仰的二者眼里,语言就成了他们各自文化中不容侵犯的部分,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矛盾更是不可调和的。

也正因如此,原本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分裂成了如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在印度坚持推行印地语的同时,乌尔都语也成了巴基斯坦的国语。

可哪怕是印度独立建国了,其内部依然存在印地语组群与非印地语族群之间的矛盾。上世纪60年代,印度南部还曾因此爆发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对于这样的情况,印度政府也是颇为无奈。管不好容易被说拉偏架,不管也不能任由矛盾持续激化,于是只能再一次做出让步。

有趣的是,为了不激化内部矛盾,印度政府最终决定保持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虽然英语是外来殖民者的语言,但这恰恰缓和了印度内部的语言矛盾。

毕竟英语不是印度某个民族或宗教独有的,也就难以牵涉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层矛盾,对族群和语言冲突不断的印度来讲,英语反倒是最经济实惠的平衡器。

虽然近些年印度的语言冲突已经渐渐缓和下来,但是只要印度的宗教矛盾和语言混乱一直存在,这个问题就没办法彻底根治。

然而对印度这样一个有野心的国家来讲,语言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很可能成为其崛起路上的绊脚石,我们也只能祝愿印度政府早日解决好这个难题。


本文由“洞鉴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参考文献:

[1]杨思灵.印度的区域认同:历史、现实与演化[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3,(05):22-34+
156-157.DOI:10.16717/j.cnki.53-1227/f.2023.05.002

[2]和红梅,周少青.印度国家共同体建设理念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挑战[J].民族研究,2023,(03):30-43+139.

[3]贾连庆,付东升,张景伟.印度的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研究[J].学术探索,2020,(01):41-46.

[4]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