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中国相声界享誉盛名的一代宗师,生前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是新中国艺术工作者中的代表性人物。 侯宝林于1993年2月4日病逝,与世长辞。无数他的忠实观众都几乎伤心欲绝,心中充满着万般不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演员侯宝林其实早在42年前,就已经“牺牲”过一次。 当时侯宝林正身处于朝鲜战场,随部队向新溪方面行军,准备进行慰问演出。

侯宝林侯宝林本次来朝的演出任务十分繁重,经常需要在一天内辗转各地给战士们表演相声,缓解他们在前线作战时的身心背负的巨大压力。 那天他正在一旁练习,突然就听到旁边的顾荣甫冲着一位战士大叫一声:“侯宝林牺牲了?”顾荣甫随后转过头来,二人相视后一阵不解。 “不对吧?这人不好好地在这吗?”侯宝林也很懵,不知道出现了什么状况。 经过一番解释和确认才知道,原来牺牲的人也是当时慰问团的相声演员,实际上应该是人称小蘑菇的常宝堃,是传信的人说错了名字。

得知真相后的顾荣甫和侯宝林眼泪直流,都不敢相信这位优秀的年轻相声演员,遭受了如此的不幸。常宝堃是谁?为何能让战士们将他与相声大师侯宝林混淆?他又是经历了什么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不幸牺牲的呢? 年少成名,德艺兼修 常宝堃,1922年5月5日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是一位满族同胞。因为脸蛋圆圆的,从小就被别人叫做小蘑菇。 他的父亲常连安也是从事艺术的演员,为了养家糊口,经常带着常宝堃在大街小巷上进行表演,挣点吆喝钱。

常宝堃小时候孩童时期的常宝堃性子也活泼,父亲在台上唱着戏,演着杂技,他就在台下和观众们打交道。 不少围观群众就发现这娃子年纪不大,口齿倒是十分伶俐,随便问他一些问题,还总能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把人逗笑。 常宝堃可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讲话时毫不怯场,经常不自觉就起了范,话术一套接着一套,在场的人都夸他讲话就像在说相声,很有天赋。 慢慢的这些话也都传到了常连安的耳朵里,他想既然大家都觉得常宝堃是个好苗子,那他这个当爹的可不能耽误这孩子的大好前程。

四处打听之下,常连安带着常宝堃来到了天津相声泰斗张寿臣的府上。张寿臣打量着面前这个蘑菇脸蛋的少年,心生欢喜。随即考了他几段顺口溜,一身童子功的常宝堃对这些雕虫小技自然是信手拈来。 他怕张寿臣不够满意,还来上了几句相声现挂。张大师笑着抚摸常宝堃的头,对常连安说:“这孩子我收了,其他的你都不用操心。” 后来,天津相声界就出现了对黄金拍档,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笑料百出。很多人一下了工就挤到他们的茶馆观看相声表演,还有的一看就是一整天,饭都舍不得抽空去吃。

这两人就是天赋异禀的常宝堃以及才貌双全的赵佩茹。常宝堃之所以能在后面受众人追捧,少不了他在拜师后自己没日没夜地努力练习。很快当地的媒体也都开始报道这位相声界的后起之秀,不少通告接踵而至,就这样不到二十岁的常宝堃在全国都有了不小的名气。 很多人在此时都把他拿来跟侯宝林做比较,加上两人名字都有“宝”字,所以后来也常有人把二人混淆。 自民国以来,不少人都致力于开创民智,抨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其中以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人为代表,举办了不少的思想革命运动。

从小生活在京津革命主阵地的常宝堃,在成长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不少的新思想,并心生了不小的时代使命感。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爱国心切的常宝堃看着如狼似虎的侵略者,心里满是憎恶。 时间来到了1943年,21岁的常宝堃在一天早晨被日伪警察给逮捕了。 原来,在这几年,常宝堃常常在演出时,巧妙地讽刺和抨击日本侵略者,以及助纣为虐的汉奸们。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到来,心里没有丝毫的波动。

家人不忍他遭受牢狱之灾,四处花重金买通关系保护常宝堃出狱。没想到他一点也没有怯懦,反而发动了对日伪分子更为猛烈的攻击,言语也从一开始的隐晦变得愈加大胆犀利。“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出了监狱就进研究室。”这是陈独秀当年面对军阀政府残暴统治的豪迈宣言。 而如今的常宝堃也把演出舞台当成了面对敌人的批斗场。下了台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继续上台,昂首挺胸指着这些魑魅魍魉的鼻子一顿痛骂。 在这过程中常宝堃受尽了敌人的辱骂和毒打,他从不低头,更不会屈服,支撑着他的,是做为中国人的骨气。

常宝堃这几年也逐渐从一个艺术家慢慢进化成了一个革命者,只要是压榨百姓的,不论是国外的侵略者还是国内的反动派,他一个都不放过。常宝堃在台上是受人喜爱的相声演员,在台下是受人敬仰的斗争英雄,真可谓是德艺兼修的当世英才。 外敌当前,英勇献身 常宝堃在四处辗转斗争中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没有把这些说相声唱戏的人当做摆弄旁门左道的异类,相反地对他们表达了很深的敬重和感谢。 赞赏这些文艺工作者,在国家危难时刻,时刻与劳苦大众紧密站在一起,传达积极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百姓站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他们的人。

常宝堃看着这个崭新的国家,终于释然。他收起沾满鲜血的拳头,暂停进攻的步伐,开始转而走向描绘新生活,歌颂新社会,宣扬新主义的道路。原本以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之后的日子就会一帆风顺。没想到刚赶走了日本鬼子,就迎来了美国鬼子。 1950年朝鲜战争悄然爆发,“联合国军”强行登陆朝鲜半岛,朝鲜军队节节败退,双方一度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刚刚安稳的国家再一次被迫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解救朝鲜人民以及保护国家安危,党中央派遣志愿军奔赴他乡,抗美援朝。

忧国忧民的常宝堃又沉浸在了国家动荡的不安当中,他明白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此时应该担起一份自己应尽的责任。北京赴朝鲜艺术慰问团接收到常宝堃的强烈意愿之后,也与他取得了联系。常宝堃得知侯宝林,顾荣甫等相声界大拿也都已经宣布加入了该团,自己也紧跟着前辈的脚步报了名。 一到慰问团,常宝堃就被很多人认了出来,他们都说这趟来得值,能够免费听到小蘑菇讲相声。 很快集结完毕之后,一行人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下随队伍来到了鸭绿江边。还没等他们认清状况,河对岸就传来了阵阵的炮弹轰鸣声。

常宝堃盯着远方的战场,心中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早在常宝堃还没加入慰问团的时候,他就先和家里人通了气。家人们面色凝重,很明显都不希望小蘑菇去到那么危险的地方。 父亲常连安率先打破了沉重的气氛,他对常宝堃说:“我心里是不想你去的,但我知道我们拦不住你,要去就去吧,到了那边一定要当心。” 后方部队开始发放行军用品,战士喊着常宝堃的名字。常宝堃抹了抹眼角的泪,缓过神来后马上回归了队伍。

出发前准备的时间比常宝堃想象中要长一些,部队各种紧急演练和避险知识也让慰问团的艺术家们逐渐严肃起来。常宝堃在训练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十分认真的态度,他无论对士兵们肩上扛的长枪,还是军官腰里别的手枪,心里都充满了好奇。 于是他一直缠着队里的首长,就是想要体验一把开枪的感觉。但解放军的纪律严明,对枪支的管理把控丝毫不能含糊,首长斟酌再三,给了常宝堃一次打发令枪的机会。 开过枪的常宝堃很是满足,他觉得自己也成了打枪的兵,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保家卫国的战士了。

1951年4月8日,慰问团在志愿军的掩护下抵达朝鲜。常宝堃分属的第四中队与侯宝林他们所属中队分别奔赴不同战场进行慰问工作。三八线,是抗美援朝初期双方对战的焦灼点,这里属于战争的最前线,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常宝堃此行的目的地。 常宝堃与随行演员们一到营地,就收到了美帝轰炸机的“热烈欢迎”。大大小小的炮弹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如雨点般在战壕附近落下。 领导在防空洞里安慰常宝堃一行人,说这些只是家常便饭,区区几个炮仗吓不倒我们。

常宝堃当即就利用着这些伴奏开始讲起相声来,战士们被逗得乐了,演员们也跟着一起放松了下来。常宝堃在慰问团里的任务,并不比上战场和敌人真刀真枪拼杀轻松,就那么点人,一边要排练,一边要准备好表演道具,常常还需要在一天内,穿梭到各阵地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演出。 常宝堃从不喊累,也从来不觉得苦,他只想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给战士们讲两句相声,多给他们鼓鼓志气,卸卸压力。 一转眼,慰问团的工作就到了尾声,常宝堃在朝鲜也待了有一段日子了。这期间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在生活作息上已经完全与志愿军保持一致,成为了部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常宝堃所在第一批赴朝慰问团在这一天已经完成了在朝鲜的所有表演任务,即将班师回国。常宝堃的家人得知他马上要回国,十分地激动,翘首以盼他早日回家。令常连安和常宝堃四弟常宝华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最后等来的竟然是常宝堃牺牲的消息。 明星陨落,举国悲痛 常宝华呆站在天津抗美援朝分会会场,脑子里一直是文化局局长钱杏邨说的那句:“常宝堃同志,在朝鲜战场上殉国了。” 他不敢相信不久前和他有说有笑的大哥,就这样没有预兆地离开了人世。

那是1951年4月23日,常宝堃正和赵佩茹在一间简陋的瓦房内着手准备撤离,不巧美帝的飞机在此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轰炸。由于防空洞距离此地有一段距离,所以他们准备先在瓦房内避险,再寻机会躲进安全地带。 可是这年久失修的屋子在美国飞机猛烈的炮弹下就像纸糊的一样,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常宝堃为了不被房屋的砖瓦砸伤,情急之下带着赵佩茹外出避险。 可是屋外的危险程度出乎二人的意料,敌人的火力十分密集,无数子弹从他们的耳边呼啸而过。

奇迹并没有发生,在敌人严密的火力网之下,常宝堃的额头直接被敌机扫射的子弹击穿,当场牺牲。赵佩茹的手臂也随即被击中,身受重伤。常宝堃跌宕起伏的一生,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小蘑菇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所有认识他的百姓一时都难以接受。 常宝堃才29岁,等待着他是无限光明的前程,实在是中国艺术界的一大遗憾。 1951年5月15日,天津市政府为常宝堃举办了公祭仪式,整个天津城万人空巷,全都自发地守候在常宝堃追悼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

当天天津市的警察几乎全部出动,用于维持公祭现场的秩序。许多市民当场情绪崩溃,大声呼唤着常宝堃的名字和他的外号“小蘑菇”。当时常宝堃的儿子常贵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年仅九岁的他捧着父亲的遗照,哭成了一个泪人,晃晃悠悠地走着,叫人十分心疼。 常贵田长大后继承了常宝堃的衣钵,加入部队辗转各个战场参加艺术慰问表演。从炮击金门到中印自卫反击战,再到后面的抗美援越,哪里有慰问,哪里就有常贵田。 后来在记者的采访中常贵田也表示:“父亲牺牲那年,我才9岁,但他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做了父亲没做完的事,但做得还不够好。” 常宝堃牺牲不久之后也被国家正式追认为烈士,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常宝堃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少从艺者在之后都踊跃报名参加赴前线的慰问团,他们都在传承着常宝堃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天津烈士陵园内,常宝堃墓已经修造完成至现在已经过了70多年,每年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到他的墓前,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慰问,安抚他战死他乡的英灵。 相信他如果能看到如今繁荣昌盛的祖国,一定会庆幸自己的努力付出都没有白费,也一定会觉得自己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