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逃》这部作品毁在哪,那就是电影后三分之一段女主被逮回去关在地下室那里,电影就是从这里开始毁掉的。 当然随后又因为女主的赌命一搏而又拉起整部片的品质,可惜这终究是回光返照,但是即便如此电影前段中段的情节安排依旧相当聪明且值得借鉴,特别是资金不够的台湾电影创作者,这便是《逃》难以抹灭的优秀之处。 《逃》的电影主题其实很常见,就是关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而在本片里则是病态母亲的形象,慈母与病母的一线之隔让观众坐立不安。 如果说第一个画面是建立一个母亲伤心的看着自己的早产儿的典型画面,从电影精采的第二个画面就马上反击了自己所建立的老套形象,在上个画面还在看着虚弱孩子哭红脸的母亲,在下个画面里便从众多同样需要大量卫生纸的哭泣母亲中脱颖而出。

她的女儿因为早产而怀有多项疾病,不只伤口不易愈合,还不能行走,并且容易呕吐,还有其他一大堆病。 但与其他对自己子女哭哭啼啼的母亲不同,演出母亲的莎拉保罗森却完全用不到一张面纸,相反地她骄傲宣称自己经过多年教养出的女儿具备才智与勇气,电影利用这两个画面建构了这位母亲的特别之处。 与上场戏那个伤心母亲不同,她具有某种刚强,如同随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的女儿一样,整部电影的开头故事是,从小在家接受作为老师的她教育的女儿,如今要离开家里上大学了。 照理说作母亲的应该要高兴,把一个天生特别失能的小孩照顾到长大成人,还考上了好学校,然而作为母亲的她却面露异色,而那不只是担忧而已。 晚上看着电视喝酒,悲伤的她神情诡异了起来。另一方面,已经得知自己录取学校而只剩下收到录取通知就可出门的女儿,却怎么都收不到自己的录取信……。

剧本上足够聪明,却不够睿智,这个聪明是与镜头并肩而行,撇除后来出现的电影院与药局,还有医院,整部电影大半时间就发生在家里,特写镜头锁住了空间,让我们具有密室逃生的感觉。 而在剧本上女主是长期在家学习,下半身不良于行的人,同时却有聪明的头脑以及粗壮的手臂与强健的意志,以此达成密室逃生,这是剧本上的聪明,当我们不能把外部场所作大,让主角展现其厉害之处时,我们可以反向来给主角各种限制,并让主角用各种方式来克服这些限制,以取信于观众。 从角色的特长建立观众对角色的奋斗的认同,像我就很佩服由凯拉·阿伦饰演的女儿,她操作轮椅的流利令人自叹不如。 在逐步发现母亲怪异,从发现生活意象,对母亲无话不说到警惕敌对的态度转变也表演的很好,甚至后面为了获得自由,不惜在母亲面前喝下化学药剂,只为了逼母亲把自己送到医院,这些单个角色的刻划还有演员的演出都很好。 那么我为何会说足够聪明,却不够睿智?

首先我先问一个问题,何以母亲在发现女儿有强烈逃亡意图,并在路上逮到她后,送她到地下室后,就直接把装满真相的盒子随便放在那,而且还没有把女儿绑起来? 就算她不知道女儿偷偷停药,但光用爬的也可以爬过去看这些资料吧?电影前中段都在铺陈母亲单身且高学历,或至少能一边教书一边带孩子,还能给她设计各种居家学习课程的坚强而聪明的母亲,但电影后面却开始产生各种这位母亲各种智力上的失误,进而产生与电影前中段相悖的印象。 相悖的印象并非致命,只要能够合理的说明其变化还能丰富角色内涵,我当然一直都希望那些失误获得剧本上的转圜余地。然而,电影却没有为这些智力上的失误作任何解释。 比如设定母亲就是要让女儿自己找到关于她身世的真相,又或者是故意要让自己被枪击以解决自己多年绑票的愧疚,又或者至少来一个母亲刻意放水,导致自己被女儿击败的画面都好,这部电影都会变得很不一样,而不仅是在刺激过后在被电影前中段带起高期待的观众心中留下狗尾续貂的遗憾。

更重要的是,电影的结尾并没有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过去母亲利用药物瘫痪偷来的女儿,现在我们突然发现没死成而卧病在床的苍老母亲被女儿定期探访、下药,并不是说冤冤相报的结局不好。 而是这明明就是一部关于扭曲母爱与追求自由的"母女"之间矛盾关系电影,结局这样处理成简单的对立,明显格局太小了。因为随便两个人都可以有这种拘禁与逃生的情节,这就暴露了编剧上不够深思,或者说对人性暧昧的不够深刻。 我并不是说原谅就会比不原谅就会格局比较大,然而情感上的复杂性没有呈现出来是事实,如同整部电影都缺席的关于这对母女情感的深刻描写,我们知道这是对假母女。 但电影一开始女儿不知道啊,而妈妈虽然知道,但难道在她心中绑匪这个身份大于母亲吗?换言之,我期待的是在这样的故事,在这十几年的相处后,这段假的关系,其中有没有什么真的东西跑出来?

就像绑匪绑走人质十几年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不可能仅仅是简单的对立,那会是更加暧昧、盘根错节的东西,是你拿起刀往对方插去,自己也会感到痛楚的矛盾感,那是我们会对家人这样亲密的人时常会有的又爱又恨的复杂感。 而电影并没有抓到这一点,这自然会影响余韵,好电影让人观影时沉浸其中,但经典电影让人观影后余韵不绝,并产生想要多看几次的冲动,而本片可惜的只做到了前者。 当然电影里还是有很多场优秀、刺激紧张的戏,特别注意阿尼什查甘蒂在处理"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技巧,我们看着"看得见的女儿"在家中逃离"看不见的母亲"所布下的种种难题,这让我一度以为是对开头母亲宣称自己女儿具备才智与勇气的呼应。 换句话说,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过于病态,但却又可以令人在情感上接受的"控制狂母亲给身障女儿设下的成人礼难关",所以母亲当然要刻意出门,并假装自己不知道女儿知道自己设下的难关,而非仅是单纯的"控制狂母亲的女儿发现自己的妈妈不是自己的妈妈,而且还是喂自己药让自己身体身障的母亲于是想逃离她"的故事,那会有多好?

这是一个视觉上剧本欠缺周详的地方,想想看如果女儿后来"看见"这整件事情其实是控制狂母亲用自己扭曲的爱,要给自己打造的一个能应付将来自己在外生活,面对外头各种困难的"最后一课"而非仅是单纯的"我爱你,所以我要永远占有你"的单层构造,而藉由这种"看见"达成了自己的成长,并在自己身上埋下了"看不见"属于母亲的印记,这个故事会多有趣阿,就像《科洛弗十号地窖》那样在密室逃生中处处理真假的故事一般,让人看完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至于前去药局用小聪明插队还有编故事骗自己病例,以及后来的逃出房子后遇上司机请求司机帮助的那两场"逃离母亲"的戏窒息感也塑造的很充足。 你很难想像从电影院过个马路到对面药局去找药师问药品资料这么小一段路,居然可以演得这么刺激,但本片就是做到了。透过视角高低以及限制主角,简单的事情被拍的很有趣,或许也可以给想要旧酒新瓶的创作者一点启发。

总的来说,《逃》是一部前中段优秀,后面却中气不足导致萎缩的电影,能够带给观众一定程度的刺激体验,也值得创作者看看作为编剧、镜头叙事的借鉴,也正因为前中段优秀,后面的缺陷才更大,而饰演母子的两位女主虽然受限于够聪明但不够睿智的剧本,依然交出了值得一看的表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