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经火爆一时,里面女主角盛明兰的经历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为这部剧加分不少。 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心疼她的遭遇,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硬生生被家庭遭遇逼成了一个女强人。其中有过忍辱负重,也有过感情的选择,其中有多少付出有多少牺牲,最终才让她逆袭成功。

不过,电视剧终究只是艺术作品,在人们感慨之余还是会产生一些虚幻感,毕竟人生可没有电视剧一样有编剧。然而,如果我们真的将电视剧和历史现实对比,我们会发现在过去还真的有一个类似盛明兰的女人,而且这个人的遭遇更加坎坷。 在电视剧里面,盛明兰首先是一个浪漫的少女,之后有过家庭的悲剧,最后有过忍辱负重到爆发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少女到女人的蜕变,同时也有女性独立自强爆发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她从文学作品中脱离,从历史中寻找她的身影,我们或许可以从宋朝的大才女李清照身上找到重合的迹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清照是一个大才女,她写的词句堪称经典,让我们年轻时候背诵过很多遍。但其实和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温婉美女形象不同,李清照的一生根本没有飘飘若仙,而是不断的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偏舟,饱受摧残,几经折磨。

正如史书所记载,李清照早期家庭环境不错,也是书香门第,而且她受父亲的培养从小就对诗词歌画有着惊人的天赋。在她16岁那年,居然就创作了一首词,立刻名动天下。 这首词的名字叫做,《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恰恰里面就有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就反应过来了,这部作品和剧名岂不就切合在一起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剧情中的盛明兰跟历史中的李清照,到底有多少重合的地方呢?

首先第1点,她们都有过少女时期的天真浪漫,像李清照,她16岁成名,而且被父亲看重,周围人都对她一片讴歌赞颂,两人都已是从最天真的状态开始的。 紧接着,两人都在最浪漫的时候遇到了最浪漫的人,盛明兰遇到了齐衡,李清照遇到了赵明诚。 最开始的时候,李清照非常的喜欢自己的丈夫,甚至为他创作了很多的诗歌,其中有一首就让无数年轻人追捧。曰: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

这字里行间都是思念,仔细读来,品味的都是爱情。可以说这种感情之甜蜜,恐怕远远超过了现代很多情话。 但可惜的是,正如电视剧中盛明兰自己的初恋爱而不得,李清照的第1任感情生涯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异。 最早的时候两人爱得如胶似漆,但是,男人的事业总是会打破女人的幻想。在电视剧中,盛明兰的丈夫因为惹恼了皇帝,结果导致50岁前不能参与科举,这前途基本上就废了。李清照的丈夫也是在朝廷党争之中被斗的摇摇欲坠,结果被人诬陷而被流放。正如史书所记载,整整十三年的岁月都在那偏远之所,遥看宋朝都城之繁华,那是多么的可望而不可及。

而且不仅如此,李清照的遭遇还要更胜一筹,很快就是宋朝国破家亡,李清照跟着自己的丈夫不断的流亡,沿途都是死亡与恐惧。更有甚者,虽然因为国家遭殃自己的丈夫而得到上升的机会,但是在家国天下面前,夫妻第1次产生了矛盾,而且矛盾大大不可弥合。 当爱情走向现实,当浪漫变成了夫妻之间不同的的选择,于是李清照的梦破灭了。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梦破灭了,那也只是从爱人变成夫妻,但可悲的是连他的丈夫也没能活下来,在忧郁之中去世了。

和盛明兰一样,自己的初恋总是爱而不得,最终只能嫁给另一个人。李清照的第1次爱恋,虽然时间很长,但最终碎得一干二净。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劝阻,不顾当时的礼法约束,再一次选择了另一份爱情,这就是她的第2任丈夫张汝州。 但俗话说的好,初恋虽然可能很心酸,但永远都充满着无限的遐想,而第2任总是与前任相比,总感觉缺失很大。果不其然,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早期表现的很虚伪,后来就变成了一个恶棍,不仅贪图她的钱财,而且还对她非打即骂,甚至人品也败坏到极点。

可以说经过第2段感情以后,李清照的才女们没了,少女们也没了,甚至对爱情的幻想也没了。所不同的是,电视剧中的盛明兰在忍辱负重之后最终成功完成逆袭,成为了家主。但李清照却没有了过多的选择,她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午夜梦醒而惊出一身冷汗,一次又一次的在对方的家暴之中不断妥协。 不过作为当时优秀的独立女性,李清照最终还是爆发了,他并没有选择忍辱负重去夺取对方的家产,而是选择直接爆发,向众人大义灭亲,揭露了丈夫徇私舞弊的事实。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所有人都认为李清照不遵守礼法,不过李清照最终把事情闹得很大,结果她的丈夫最终还是难逃一劫,而李清照也获得了手撕渣男的成就。 不过关于这一段记录,历史中还有不同的说法,由于李清照举报自己的亲人,所以为礼法所不容,于是她也遭到了连坐。但还是那句话,从少女变成女人,甚至变成一个诗人,这个过程是坎坷的,但其结果最终是无怨无悔的。 李清照最终得到了长辈的庇护,免去了牢狱之灾,而从此以后,她真正的孑然一身,成为了真正的诗人。

所以说,李清照的一生和盛明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她的遭遇更加悲惨和坎坷。当他历经风霜,等到年老之时,再回看自己的一生,也许会得出和苏轼一样的结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