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即“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其实,对于A股市场来说,其内在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它是市场发展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市场的发展相对稳定,那么这个市场的发展无疑是相对健康的,相反,一个市场的发展缺少稳定性,或大幅震荡,或单边大幅下跌,那么这个市场的发展就是不健康的。另一方面,股市缺少内在稳定性,很容易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毕竟一个大幅震荡的市场,或一个单边大幅下跌的市场,都可能会导致投资者财富的蒸发。特别是股市单边下跌的时候,持股就意味着损失,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因此而发生动摇。

那么,对于A股市场来说,如何增强其内在稳定性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要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毕竟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市场的基石。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来说,无非三个途径:一是提高IPO公司的质量,确保新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通过并购重组提高已上市公司的质量;三是加大退市力度,让一些垃圾公司退出市场,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不过,要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真正落到实处,却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存在制度本身不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执行力度的问题。

二是要解决“三高”发行的问题。其实,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及高超募为标志的“三高”发行成为股市的一大“毒瘤”,是导致股市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三高”发行不仅导致股市资金的大量流失,同时由于“三高”发行严重透支了股票本身的投资价值,其股价的下跌也就在所难免。

三是要确保供需平衡,放缓IPO节奏,让扩容在有节制的状态下进行。股市稳定不稳定,供需平衡很重要。市场在增加股票供应的同时,也需要增加资金的来源。但最近几年,股票供应是实实在在的,而新增资金却是虚无缥缈的。而从市场扩容来看,既有IPO扩容,也有再融资扩容,还有解禁股减持套现的扩容。在股票扩容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资金扩容却跟不上步伐,股市自然就失去了稳定性。因此,股市必须放缓IPO步伐,对IPO、再融资及股东减持政策作进一步的完善。

四是建立救市维稳机制。这个机制的重点就是要组建平准基金。当股市低迷到一定程度时,或者当股指跌破股市重要点位时,主管部门就需要调动平准基金入市维稳。不仅如此,在平准基金入市的同时,控制市场上的做空因素也是必须的,如暂停IPO、再融资、重要股东减持、融券等。另外,还应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与股东增持,以及鼓励社会资金合规合法入市。通过上述综合性的救市维稳机制,尤其是通过平准基金入市,才可以切实维护A股市场的平稳运行。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