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亲自带兵北伐,在临行之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交了一份文件,也就是一直流传到后世的《(前)出师表》。

在这份文件中,诸葛亮向刘禅解释了自己必须要去北伐的原因,是刘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而刘备生前有个遗愿,那就是“兴复汉室”,既然先主对我有恩,临终前又把蜀汉托付给了我,那么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先主的遗愿。

当时诸葛亮已经实际上是蜀汉的第一人,因此他的意愿自然会得到实施,于是就有了蜀汉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准备的很充分,而曹魏那边也错误判断了诸葛亮的主攻方向。

因此当时诸葛亮是有很大机会完成一定战略意图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最有把握的北伐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曹魏在打退了诸葛亮的进攻以后,也在随后发动了主动出击,不过出击的对象并不是蜀汉,而是东吴,最后魏国也以失败告终,并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因为需要而调动了西北的防御力量。

诸葛亮一看有机可乘,于是赶紧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并给后主递交了一份新的《(后)出师表》。

在这次的文件中,诸葛亮北伐的理由,从知恩图报以及责任和义务,变成了“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翻译成普通话,它大概的意思是,咱们要是不去打别人,难免会坐以待毙,还不如拼一把呢。

蜀汉的地势易守难攻,又有天府之国的产出,为何诸葛亮还会说,咱们如果不主动出击,只是防守,早晚会完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你蜀汉就算说破天,你其实也就占据了益州一地,而当时天下一共有十三州之地,人家曹魏那边大概占了十个州左右。

一开始的时候,曹魏那边虽然占地较多,但是因为属于百战之后,所以整体实力并不太显眼,但是如果蜀汉和曹魏都不打仗,只各顾各的发展,那么曹魏那边的实力一定会快速增长,而蜀汉这边的天花板很快就会到顶,到了那个时候,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就会出现巨大的差距。

因此诸葛亮在世时,屡次趁着曹魏那边还没有完成彻底的大一统而北伐,甚至在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也多次兴兵,不过因为诸葛亮之后,蜀国的人才没跟上,加上曹魏越来越稳定,所以诸葛亮之后的北伐就不太起眼了。

也就是说,当年诸葛亮之所以频繁北伐的真实原因,并不是第一次《出师表》里“报恩”,而是第二次《出师表》里的不得不。

当年诸葛亮所在的蜀汉所面临的的问题,其实在民间和现代也依然存在,不过这个问题换了一些形式。

比如普通人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不去做一些改变,那么他永远都会是普通人,而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如果不做大的改变,那他很大概率会继续过朴实无华的富裕生活。

此外还衍生出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能越叛逆的孩子越有出息。

这种说法虽然不能完全算对,但是它却绝对有一定的道理。

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延续父母的生活方式,那么他必定跳不出父母所在的阶层,如果这个孩子比较“叛逆”,他不再想延续父母的生活方式,那么他就有一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比如见识,比如工作等等。

在这众多的机会中,他如果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机会,那么他就有一定的概率,在物质生活跳出自己的原生家庭。

不过普通人的容错率比较低,一般的家庭中,父母哪怕知道有这种可能,也不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叛逆”,就像诸葛亮去世以后,诸葛亮留下的费祎、董允等人,并不敢大张旗鼓的支持姜维北伐,每次姜维想“叛逆”一下的时候,他能拿到的资源,不过是少量的兵马。

就算是诸葛亮在世时,他本人其实也不敢轻易冒险,每次北伐也都是以稳妥为主(参看丞相拒绝魏延的子午谷计划)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蜀汉家小业小,经不起折腾,踏踏实实的,可能还能多活两天,万一“叛逆”失败,那就是灭顶之灾。

那么有没有风险较小,且还有可能跳出原生家庭阶层的发展方式呢?

答案其实也是肯定的,那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眼界打开了,思想成熟了,然后稳步向前,即使不能达到最终目的,也能往前跨一大步,如果时间足够,那么也一定有机会达到一个合理目标。

这种成功的概率要远高于“叛逆”成功的概率,有人曾问,为什么自己感觉,那些曾经的同龄人中,最后有大成绩的都往往是那些调皮不好学的人。

得出这种结论的人,往往都忽视了一条,那就是概率,没上过大学的人中,有多少人最后在某种意义上成功,上过大学的人,又有多少人最后没有超越原生家庭。

凡事无绝对,适合自己的,也要选对合适的时机才是最好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