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235或钚239?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光热辐射等?这些词对于没有了解过人来说过于陌生,就算见过的人也可能不理解背后的意思,抽象难懂。

它们都和“原子弹”有关,在历史上,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子弹这个东西应该是,美国在世界第二次大战时给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那么原子弹的核爆炸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威力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爆炸前后的对比照片,相信你能拥有很直观的感受。

广岛

广岛的核爆中心区域是当时的美军精心挑选的,从航拍图中可以看到,比较好分辨的建筑是“T型”桥,之所以选这里作为瞄准点,是因为著名的核爆圆顶屋就在桥的左侧。

核爆圆顶屋之所以出名,跟它突出的抗爆能力有关,在一颗原子弹落下后,除了这座楼都被炸成了平地,不过它也不是完全没事,只能算勉强没倒。

圆顶屋本来叫做广岛县产业奖励馆,遭遇爆炸后才改名为“原子弹爆炸圆顶屋”,当时的原子弹在200米外的580米高空中爆炸,圆顶屋简直是首当其冲。

但是说到它的坚强,就不得不提到它的设计师,这座巴洛克风格的的设计师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考虑了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本以为能安然存活,谁让它碰到了原子弹呢。

在1958年的时候,圆顶屋就改建成了广岛和平纪念馆,呼吁消灭核武器,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的和平鸽在这里活动,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广岛的第一军医院也在爆炸区,在爆炸后只能通过大门的门柱和门口的标志大树依稀识别这是哪里,当时实在太惨烈,不过现在这里是广岛美术馆。

甚至连广岛的宪兵司令部也没能够逃过去,留下来的只有几根柱子和一些墙皮,这都是因为距离核爆点只有几百米。

而从整个“被瞄准”区域的上空看,右上角的建筑就是广岛城,据说一开始的目标是“T型”桥,结果因为当天有风,受到风力影响投掷轨道偏离了约240米,最后炸在了广岛医院上空。

最后整片区域的69%区域都被炸毁,美军对于这个成果非常满意,这都得益于这里的地势平坦。

广岛城其实是16世纪的城堡,下场比较惨,因为距离核爆点只有一公里,其中的天守阁被炸成了渣,不过在1958年重建后恢复了生机。

而在核爆点860米远的万代桥,桥面上有人站着挡住的痕迹,当时的人肯定是没了,大概是为了抹去这些痕迹,现在桥面已经铺上了砖片。

“T型”桥名字叫做相生桥,受到损毁后日本做了修复,并且一直使用了约40年,1983年停止使用并建了一座新桥,而原来地板梁捐给了广岛和平纪念馆。

而在核爆点320米远的一辆有轨电车也没幸免于难,广岛本地居民淘走了能用的零件,现在依旧保留着这种电车样式,怀旧的人或许会去坐一坐。

文艺复兴风格的旧帝国银行广岛分行保留了一部分,虽然距离核爆点只有360米,但是损坏的只有天花板和部分墙面,它的地下室的金库没遭殃,只是现在变成了名叫“安徒生”的面包店。

广岛火车站的结构还算结实,窗户受损其余问题不大,只是旁边的建筑就没那么好命,炸后只有主建筑孤独屹立。

火车站距离爆炸中心没那么近,大概有3公里,但是火车站南侧的广场被波及,大概3000人被烧伤。

长崎

虽然长崎很不幸,但是跟广岛比起来有一点是幸运的,因为投掷到这里的原子弹比较小,如果广岛的原子弹是爸爸,那么长崎的原子弹就是儿子。

从长崎的鸟瞰图上看,这里的地貌更加崎岖,起起伏伏的建筑和植被原本排布的很紧密,现在……

这里一切都变成了废墟,这也是比广岛更为不幸的地方,大概留下的只有山脉和一些道路,确实很难让人辨认出来这里是哪。

红色标记是长崎的核爆中心点,这么一对比就看出来四周的建筑没了,就连道路边的树都没了,人间炼狱不过如此。

在山王神社的一座鸟居距离核爆点大概800米,被炸后大概只有阶梯还能保有原来的样子。

鸟居的一半没了但是另一半也没拆除,旁边建立了居民楼后这里成了独一无二的“独脚”鸟居。

这两棵光秃秃的树是神社里的樟树,据说已经有着500年的树龄,它们位于鸟居的后方,被爆炸的余波带走了“头发”,生命力顽强的树现在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样子。

爆炸时公共区域最惨,长崎浦上天主堂在核爆点500米远,因为当天这里有弥撒,所以所有来参加仪式的人都被埋在了教堂里。

这件事直接刺激了很多当地的日本人,他们觉得自己的宗教信仰崩塌了,诚心的祷告没有用,或许以后会换个宗教信奉了。

结语

看完场地建筑等的对比,就不得不提这场灾难中最“神奇”的人,因为这个人前脚刚刚经历了广岛的轰炸,结果后脚又在长崎被炸,神奇的点就是,人家居然还活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