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中华民族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去世。

在毛泽东临终前与李敏最后一次见面时,因为疾病,其说话已经十分困难。在聊天结束时,他忽然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了一个圆圈,李敏明白了他的意思,主席指的是前妻贺子珍,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叫做“桂圆”。主席临终前,对她仍十分牵挂。

毛泽东与李敏会面后不久,便去世了。广播里播放毛泽东主席去世的时间是四点,但贺子珍三点多便已经接到了消息。侄女贺小平回忆起贺子珍接到消息的那一天并表示,姑姑没有哭,也没有崩溃,看起来情绪平静,只是连续两个夜晚没有合眼。

贺小平和丈夫海峰的房间在她的隔壁,她一会儿过来一趟,一会儿过来一趟,什么也不说,眼神迷茫。

没有人知道,贺子珍当时在想什么,她和毛泽东的故事,说来话长……

故事的开始

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前妻,贺子珍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革命女战士。她是井冈山的第一位女党员,曾任共青团县委书记、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

在井冈山的革命工作中,她与毛泽东相识相恋,一起经历了中国革命最艰难、最复杂的历史阶段。

能够吸引领袖毛泽东,贺子珍身上必有过人之处。

在能力上,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胆识上,她不仅能跟随队伍勇闯红军长征之路,也能帮助伤兵挡敌军轰炸的炮弹,在觉悟上,她负伤无数,被定为三级甲等残疾,却终生没有领过国家的残疾人补贴。

与毛泽东主席相依相伴的十年间,贺子珍共计孕育了6个孩子,孩子与丈夫是贺子珍内心最为珍视的人。

作为在枪林弹雨中战斗过的女战士,贺子珍在井冈山工作的时期,因为要照顾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她担任生活秘书、机要秘书职务,平静祥和的后勤工作曾让她非常不适应。

在她心中,工作性质简直就是一个逆水平的反差,她很难接受。脾气倔强的她,还因此闹过小脾气。

毛泽东自然懂得她的心思,他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劝导道:“子珍,你的工作与战斗一样重要,你传递着中央的指示,上传下达,你是最关键的枢纽,革命的工作哪有主次呢?”

贺子珍听闻,低下了头,末了,主席又叹息道:“再说,我哪里离得开你呢?”贺子珍闻言,羞涩地笑了。

从此,贺子珍踏踏实实地承接了毛泽东主席在井冈山工作时的文秘工作,工作得井井有条,甚至细致到毛泽东主席每天要阅读的报纸,她都努力打破“交通不及时”、“消息很闭塞”等限制,将“搜集报纸”以供丈夫了解国内外大小事当作最重要的工作。

在物资匮乏的井冈山,贺子珍为了获得最新时效的报纸,可谓花尽了心思,她了解到当地常有小商贩为了养家糊口,偷偷跃过敌人封锁线售卖小商品给井冈山上的老百姓。

因此,贺子珍想方设法地联系上这些偷偷交易的小商贩,规律地订购报纸。为了搜集到最广泛的报纸,她不惜花了大价钱。

但困难还是有,由于敌方对井冈山的封锁十分严格,小商贩也不是天天能来,每次贺子珍能拿到报纸时,都是躲过了众多敌人的耳目,困难重重;拿到的报纸,或过期、或褶皱不堪。

但她将报纸送到毛泽东主席手中时,报纸永远是整理得十分整洁、做出了重点标记的。每一份千辛万苦得来的报纸,总是能很快地检阅到有用的信息。

毛泽东主席对于贺子珍的付出感动不已,甚至他在阅读报纸时,曾不住地感叹道:“如今可真是拨云见雾,在井冈山之上,还能将天下的大事尽收眼底。”站在一边的贺子珍,闻言心里也暖暖的,不住地笑。

在毛泽东主席的影响下,贺子珍也养成了爱读报纸爱读书的习惯。因此,她也成为了爱创作的毛主席的第一个听众与作者。

每当毛泽东主席创作出了新作,她总是第一个阅读,给出意见;当毛泽东主席晚上写作,她就陪伴在旁。

每当主席诗兴大发,想朗诵两句时,贺子珍便在一旁微笑着倾听,当主席读毕,她便说道:“好文章!好文章!”两人相视一笑。

可以说,井冈山时期的婚姻生活,是贺子珍最幸福的时光。每当她回忆起这段时光,总是充满了微笑。这也是她对主席用情极深的原因。

直到主席去世,已与主席分开多年的她,还是被巨大的悲伤击垮,巨大的打击让她竟然流不出一滴眼泪。据她的侄女描述,贺子珍只是多次询问家人:“没有听说主席得病,他怎么突然走了?有没有什么其他原因?”

她这两个问题,反反复复问了许多许多次,思维仿佛卡在了这里,出不去、也转不过来。不问问题的时候,年迈的她就搬着一副藤椅,坐在电视面前,观看关于主席逝世的新闻,不哭、也不出声,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一看就一整天。

在她探访毛主席纪念堂时,她的情绪看起来更是平静无比,在毛主席的汉白玉座像面前,她怔怔地站了很久,最后让李敏献上了花篮。花篮上的字样是革命、战友。

然而,平静终于被打破,就在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的休息室的小房间时,她突然间崩溃,放声大哭。

贺子珍的侄女猜测,她可能在这里看到了一些东西,或许是她与毛泽东主席共同使用过的,或者是她与毛泽东主席之间的赠物。

而让贺子珍内心如此伤痛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主席的离世,更是两人的悲伤结尾,始终是她内心的痛……

悲伤的离别

我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贺子珍作为第一批踏上长征路的三十名女战士之一,不仅要克服敌人猛烈的左右夹击、还要克服恶劣的环境带来的生存考验。

一路上,牺牲的战友不计其数,带给人极大的痛苦与心理压力。作为能够坚持下来的女战士,贺子珍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战争意识可见一斑。

但也是这种坚毅的性格,导致她与主席的悲伤决裂。可以说,坚毅与倔强,或许是性格上一种相辅相成的产物。

当毛泽东主席与贺子珍抵达贵州时,贺子珍所在的总卫生部接连遭遇敌军的侵袭,贺子珍因此受了十四处伤,严重到倒在血泊里,始终昏迷不醒。

当地的老乡救治了贺子珍。但毛泽东紧急下令,立即带走贺子珍,就算她死在半路,也必须带走。正是毛泽东主席的这一决定,拯救了差点死于敌方搜查俘虏之下的贺子珍。多年后,贺子珍仍然感叹道,正是毛泽东主席的这一决定挽救了她的性命。

而这一次的夫妻心心相印,谁也没有想到,是最后一次。

不久之后,两人跟随红军抵达延安圣地,在这里,两个人性格的矛盾点开始显露。毛泽东主席的果决与贺子珍性格里的倔强发生了剧烈的摩擦,二人常因为“琐碎”的事情,闹出许多不愉快的情绪。

其实夫妻之间吵架,这些争端都很正常。但贺子珍的性格过于倔强,她坚持要离开延安,与毛泽东主席短暂分开,独自前往苏联学习、治疗身上多年累积的战伤。

在贺子珍离开后,感到懊悔的毛泽东主席曾经多次联系她,挽留她回到自己身边,但她最终没有选择回去。

毛泽东主席曾不无遗憾地说道:“我们两个人,一个铁、一个是钢,无法融合、无法相让、当钢铁相撞,响个叮当。”

苏联的生活

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十分困苦,在这里,怀孕离开的她生下了毛主席的第六个孩子,却不幸夭折。

痛苦万分的贺子珍陷入了抑郁,得知消息后心疼不已的毛泽东将两人的女儿李敏送到了她的身边,这让贺子珍的情绪有所好转。

但紧接着,苏联的卫国战争爆发,贺子珍不得已带着女儿过上了流离失所的日子。因为种种原因,她甚至曾经被关进过疯人院。在苏联的日子,可谓比长征还苦。

最终,近十年后,回到哈尔滨的贺子珍想动身回到北京,却被两个自称是组织的人拦下,他称毛泽东和贺子珍两人已经离婚,不便让她回京。

于是,贺子珍在妹妹的陪伴下,到达了贺子珍哥哥所在的上海。在哥哥家,她受到了极高的待遇,并且担任虹口区的区委组织部长。

在休息时间,她将大部分空余时间放在了阅读报纸上,她喜欢看《参考消息》,还喜欢询问家里的小辈:“你们看过《参考消息》没有?”

“你对《参考消息》里的文章怎么想?”,谈到读书看报,她的脸上总是浮现出微笑,似乎又回到了给毛泽东主席读书念报的日子。

生活似乎非常平静的度过,直到有一天,贺子珍在收听收音机时,意外的听到了毛泽东主席正在用洪亮的声音,朗读全国人大会议的开幕词。

久别的声音,唤醒了贺子珍内心最深处的伤痛,她忽然间僵立在椅子上,一直听、一直听,神志已经不清、收音机因为播放了太久,天线也烧坏了。

听闻贺子珍生病的消息,毛泽东在女儿面前也流下了泪水,这是第一次。他托人给贺子珍带去了一封信,嘱咐她要遵守医嘱,按时吃药,不要再任性倔强,不要再狠狠地抽烟。毛泽东的关心传到贺子珍身边,堪比任何良药,心病难医的贺子珍病情很快地好转了。

1959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会见贺子珍,两人在庐山,进行了时隔22年的第一次见面,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见到毛泽东主席,贺子珍只是哭,毛泽东主席温和地对她说,怎么终于见面了,不说话,只是哭呢?以后见不到了,就没有机会说话了。

贺子珍止住了哭泣,详细介绍了自己在苏联生活的情景,毛主席沉默地听着,叹息不止。他问道:“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我呢?我说服了那么多人挽留你,你却就是不回头。”贺子珍流着泪说,“当时的我,太年轻、太倔强了。”

两人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本计划第二天再仔细谈谈,贺子珍却因为病倒,被提前送下了山。

至此,两人天人永别。这一次,贺子珍被确诊了精神分裂症,或许是多年战争的阴影、多年苏联生活的被剥削、多年对丈夫的思念,导致晚年的她,意志终于不再像女战士,而是像个平凡女性,她再也撑不住了。

毛泽东主席去世后,贺子珍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去参加毛泽东主席的追悼会。悲痛不已的她在家中设立了灵堂,找出毛泽东主席的画像作为遗像,对着画像日夜祭拜。并派出侄女贺小平为自己前往北京奔丧。

贺小平回忆起姑姑,曾不无感慨地说道:“都说人到了悲伤的极限,是没有眼泪的。姑姑只是一次次的问我们:主席怎么就走了呢?是不是假消息呢?”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因患重病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邓小平主席亲自给她的葬礼定下了规格:中央领导人必须送花圈,骨灰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号室,这摆放的都是国家元老,例如朱德、彭德怀等人的骨灰,寓意不言而明。

小结

二人分开后,毛泽东主席曾让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劝说她再婚,贺敏只回答说,“妹妹说,她一生只爱一个人,不会再婚了。”

毛泽东主席叹息一声,久久无语。

这个故事或许也隐喻了爱情的实质,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物,爱恨恩怨也是纠缠不清,时过境迁,情随事转,错过的东西,便是永远错过了,谁也无力更改。

参考资料

《贺子珍》——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年5月出版

《贺子珍的路》——悦行天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