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

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长江大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鲜明的底色,战略实施8年多来,通过两端发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重大变化,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

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8年多来,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中央区域办会同有关部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治理污染的角度、从供和需两头、从前端和末端来保护长江。

目前,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出台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同时,每年都有工作要点,每五年有实施方案。长江大保护有法可依。

污染治理效果逐步显现。长江病了,病根在岸上,围绕化工企业、城镇污水垃圾、船舶、农业面源、尾矿库五个方面加力,解决了一大批突出问题,使长江干流连续四年保持在Ⅱ类水质的水平。

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推进。通过长江十年禁渔、对长江岸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治理,开展小水电清理工作、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河湖湿地保护等修复工程,长江流域重现“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的美景。

发展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沿江省市关改搬转化工企业超过9000家,“化工围江”现象基本解决。围绕着一些耗能比较大、污染比较多的钢铁、建材等行业,创建了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带动地区和行业绿色发展。同时,培育30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总的来看,长江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沿江省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公开宣传、销售长江非法渔获物现象基本杜绝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了市场上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渔获物的行为,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要求相关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经营,做到不买、不卖、不做、不发布违法广告、不提供交易服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组织水产品市场开办者、餐饮经营者开展公开承诺活动,签订公开承诺书;联合消保组织等单位发布公开倡议书,引导重点行业自觉抵制“长江野生鱼”“野生江鲜”流入市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负责人南军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相关违法案件1.2万件、督促下架非法交易信息3.68万条,市场上公开宣传、销售长江非法渔获物的现象基本杜绝,非法销售渠道基本阻断。

南军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总体部署,不断巩固提升专项行动监管执法效果。

禁渔期内 每年均开展“平安长江”专项行动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长江十年禁渔期内,公安部每年均组织开展“平安长江”专项行动,有力维护禁渔秩序。

为有力推进长江禁渔,公安部连续部署开展“长江禁渔”和“平安长江”专项行动,累计侦破涉渔刑事案件2万多起。目前,长江流域规模性非法捕捞犯罪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长江主干线水域非法捕捞刑事发案降幅超过30%,组织化、团伙化案件占比不到10%。

当前,长江非法捕捞犯罪呈现团伙作案向个人随机作案转变、干流作案向支流及偏僻水域作案转变、水面作案向水下潜水作案转变、传统的电毒炸作案向利用新型禁用渔具作案转变的四个明显趋势,给执法打击带来了新的挑战。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负责人田勇浩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将坚持严打不动摇,长江十年禁渔期内,每年均组织开展以打击长江非法捕捞为重点的“平安长江”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等措施,强化破案攻坚,始终保持对长江非法捕捞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同时,公安部将组织警力会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重点水域,特别是跨区域和案件高发水域,高频开展联合巡查执法,强化暗访暗查。并进一步密切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加强禁用渔具、非法渔获物购销等源头监管措施。

鱼多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仍较低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江全面禁渔以来,尽管长江鱼类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呈恢复态势,但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仍较低。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些鱼类因为特殊水文条件吸引,或者洄游、索饵、繁殖等习性,在某些特定时间、特定水域聚集,给人感觉好像是鱼多了,这属于正常现象。禁渔前也有类似情况,并不是现在禁渔才出现。

目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仍处于“较差”等级。中华鲟仍极度濒危,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鲥鱼20多年没有见到。尽管禁渔三年新增监测到15种鱼类,但历史上曾在长江分布的443种鱼类中,还有120种没被监测到。

同时,长江渔业资源水平仍较低。禁渔后“四大家鱼”的卵苗资源量是禁渔前的4.5倍,但也仅占历史最好水平的30.5%。总的鱼类资源量比禁渔前上升了25.6%,但仅占历史最高资源量的36.8%。

长江流域是一个江河湖海连通的超大型生态系统,禁捕后,一些生育周期短、繁殖快的低营养级鱼类资源首先恢复,通过食物链为较高营养级的鱼类、鸟类提供食物。此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不断优化,达到新的平衡。长江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是3至5年,禁渔10年可以有两到三个世代的休养生息,从而基本形成长江水生生物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良好循环。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表示,长江十年禁渔期满后,仍然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采取与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和保护需求相适应的保护措施。下一步,我们要制定长期针对性保护计划,通过江湖连通、生态调度、关键栖息地修复、科学放流等手段,多措并举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陈烨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