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史自强

据衡水市滨湖新区管委会消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衡水市围绕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坚持打好“生态、研学、冀文化”三张牌,助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旅游新风尚。

打好“生态”牌。实施跨流域调水,维持湿地生态水位稳定,十年间,引水逾7亿立方米,平均水位由19.48米上升至20.63米。采取生态清淤、生态浮岛建设、水生植物种植、挺水植物平衡收割等措施,综合治理内源性污染。2018年起,衡水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水标准。全方位保护衡水湖生物多样性。2012年以来,已观测到鸟类数量由303种增至334种。

打好“研学”牌。开启京津冀旅游发展合作联盟“衡水湖号”系列旅游千人首发团,开行京津衡首个研学旅游专列,吸引京津研学游客。孙敬学堂与南开大学、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等合作研发了300多门传统文化研学课程。十年来,衡水滨湖新区研学游客突破300万人次,京津游客占比70%。

打好“冀文化”牌。精心打造衡水湖生态科普体验区、冀州古城历史文化区、闾里古镇研学区、园博园游乐区四大板块,形成周末精品文化旅游路线10条。同时,建设生态云游、智慧研学、数字研学AR(增强现实)文创产品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宣传推广“冀文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