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考试分为府、院两级。想要通过京城的会试,获得翰林字样,从而进入吏部遴选,成为清朝官僚的新秀,必须先通过地方上的乡试,获取举人资格。
       然而对于家住偏远乡村的贫苦举人而言,要安全抵达遥远的京城赶考,并非易事。他们大多没有足够的旅费,也不了解北上的路线。在进京的漫漫旅途中,可能遭遇恶劣天气,也可能被盗贼劫掠一空。
       那么,清朝朝廷是如何保障这些万里迢迢赶赴京城会试的举人们能顺利抵达,实现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与天下英才一决高下的宏愿的呢?


       顺治开启“盘银费”制度缓解举人路费困境
       清初,朝廷便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在顺治年间的一场会试后,据说竟有上万名举人在京城无处安身,甚至在街头流离失所。这样的情况让康熙帝看在眼里,稍一盘算,这可关乎清朝科举的公信力与兴衰!
       康熙三年,楚藩之变刚平,他便颁布谕旨,在全国范围开启“盘银费”制度,专门用于解决举人进京赶考的路费问题。所谓“盘银费”,就是国家根据举人家乡与京城之间路程远近与当地富裕程度的差异,事先发放一定数额的白银,用于支付举人进京参加会试的路费。这笔费用会直接从中央银库拨付到举人家乡所属州县的官府,由知府及知县两级官员准备,再交付举人本人。


       比如,对于远在河南、湖北、福建等地的举人,国库会拨付10余两白银;而距离京城较近的直隶和山东举人,也可分得4两及1两白银。这样的差异主要基于各地前往京城的里程数,广东琼州府的举人要长途跋涉一个多月才可抵达京畿,故而路费最高,达30两。而山东等北方举人路程较短,盘银也相对少些。
       这一制度开启之初,充满了仁君爱民的美好愿景。康熙帝希望通过“盘银费”的发放,一方面可覆盖举人远行中的路费开支;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朝廷对读书人的礼遇。只要举人们获悉此举,必定倍感国家的体恤与鼓舞,踊跃前来京城赴考,实现报效的愿望。


       景泰七年:吴伟业首次进京赶考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吴伟业是杭州蕺山县一个没落书香门第的后裔。他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识字远超常人。15岁时,吴伟业高中了秀才,这在他所处的乡野之地已属罕见。接下来几年,他潜心备考,终于在20岁那年通过了杭州府的乡试,获得举人身份。
       这让他视野大开,立志要到京城挑战更高的会试,甚至殿试,出人头地。当年正值景泰七年,恰好赶上雍正帝盘银费改革之后,各地县官积极推行新政的时期。按例吴伟业可到蕺山县衙领取5两盘银费,用于进京会试路费。他毅然决定赶赴京城试一试,便前往县衙准备领银。


       那年蕺山县县守原本即将更替,新上任的知县张大人刚接手便遇上执行新盘银费政策的任务。张知县生性宽厚,深得民心。更何况他还是个热心推行朝廷政令的大仕官,看到应届举人吴伟业亲自来领路费盘银,立刻行礼相迎,连声夸奖。
       两人寒暄片刻后立即办理手续。张知县从县库取出5两精致的白银,当即交予吴伟业,并嘱咐他路途迢迢定要多加小心。吴伟业对蕺山新官这番热情又殷勤的样子印象深刻,心中暗想,或许县官的换血顺应了当前政局的变革。如此快速便捷地领得路费,让他对赶赴京城会试的计划更加坚定与期待。


       领到路费后,吴伟业开始认真策划进京之路。杭州至京城虽不近,但也不算远,他计划走水路,顺江逆河而上,一路寻求地方官的帮助,预计一个月内可抵达。出发前,他还特意回乡探望年迈的母亲,跟她交代后事,并带上她准备的满包干粮。母亲为他整理行装,细心交代要注意防寒囤足干粮,叮嘱他路上小心为上。
       这是吴伟业人生的第一次远行,对京城那神秘而陌生的地方,他充满了无限遐想。在江河和运河边摇橹前行的日子里,他时常远眺北京城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他既期待着会试能中榜,又忧虑自己学识贫乏,难以在万千举子中脱颖而出。


       顺利抵达京城殿试落选无奈回乡
       在离家一个月后,吴伟业终于平安抵达京城。途经的州县皆有驿站提供帮助,令他节省了不少时间。到达京城后,他在慈谿会馆落脚,这是招待各地会试举人的客栈。休整几日调整时差后,他便开始了漫长的准考过程。
       会试前要抄写试卷、检查相关呈文条例,对答案格式也有许多要求。政论策论等文答卷的练习更需精益求精。三个月后的一日,会试正式开始,吴伟业在千余名举人中应试而出。考后,他自觉发挥并不十分理想,几题策论词句未能顺畅。果然一个月后结果公布,他未能入选,无缘参加殿试。


       百余名中式的举人开始准备进国子监读书、备战来年的殿试,而失意的吴伟业只能收拾行装,长叹一口气,准备回家。他在京城生活大半年,原带的盘银早已耗费一空。兜里翻来覆去,只剩寥寥铜板。所幸可以按例领取朝廷发放的返乡盘银费,这也是雍正帝后的新政。
       在京城待了近半年后,吴伟业独自一人踏上了返程。当他经过来时途经的地点时,看见道路两旁金色的稻田,不禁红了眼眶。他开始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思虑不周还是笔力欠佳,压抑着返回家乡的复杂心情。


       多次进京会试终取得功名
       那之后吴伟业又历经几次会试,始终与进身翰林擦肩而过。到他十年后的第四次进京会试时,才终于高中,得以参加殿试,荣膺一品第32名,授为一名知县。
       从那个景泰七年的初试赴京,到十多年后的终得功名,吴伟业历经了太多坎坷。这当中,他又数次长途跋涉来回家乡和京城之间,多亏有朝廷的盘银费发放保驾护航。
       这些经历也让吴氏渐成熟,加深了他的学识和阅历。他后半生从政清正,深得民众爱戴。退休之后,他撰写了回忆录《十朝梦华录》,详述科举生涯的种种酸甜苦辣。现今人们在书中能一窥科举制度在清代高效运转的实际情况,也能读到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理想的艰辛历程。


       完善路费制度保障考生平安顺达
       清朝中期以后,随着盘银费制度的日臻完善,举人进京赶考的安全问题逐渐减轻。乾隆时期的盛世气象,吸引了全天下读书人纷纷赴京会试。有数据表明,这一时期每科会试的举子人数最多可达一万三千之多,堪称史上之最。
       这样的科举热潮有赖于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和举子路费补贴制度。在乾隆盛世,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提拔人才、督励书生的成效,会试举人人数大增的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进士名流,为清代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


       如今,历史不可重来。我们回想先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或圆梦成就,不禁令人唏嘘。司马光曾说:“功名不外乎人之所欲,而世事变迁不外乎命也”。
       清代那些进京赶考的举人,有人终得斗米传家,也有人尽力努力后仍一事无成,但他们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这段科举盛世,也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篇章。


       结语
       如今当我们游览古都南京或北京故宫博物院,或漫步杭州西湖边那些古香古色的私家园林时,也许能在其中窥见清代举子的影踪。这些地方都曾留下过他们奔波而不悔的足迹。
       我们或许无法重演科举的辉煌,但至少应当缅怀先人那份不畏艰辛、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代代追梦人的不懈努力,中华大地的文明之光才得以传承至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