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也称外在经济,是指某个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他自身的生产水平和规模,也取决于该行业的生产水平和规模。企业外部环境中所有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的因素,包括:市场水平、地理位置、专业化程度、原材料供应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人才储备等都称为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有正负之分,正的外部经济指一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对该行业其他厂商生产带来的额外效益;负的外部经济指一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对该行业其他厂商生产带来的额外成本,也称外部不经济。韦伯认为区位因子是决定工业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他将区位因子分为两类,即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
       一般区位因子包含了运输、人力相关成本和集聚分散因素。一般区位因子对于产业区位选择的作用过程,首先是运输成本吸引工业产业聚集在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形成初级产业聚集;在满足运输成本较低水平后企业会转而寻求更低廉的劳动力,从而向劳动力成本优势区域转移。特殊区位因子只能作用于特殊的工业产业。
       他认为,产业初级聚集阶段是指企业在自身规模发展的基础上谋求集聚带来的优势;高级集聚阶段是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构建产业聚集区后形成的集聚优势。一九七五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剖析了不同产业的相对区位结构,发现产业在某个区域内形成聚集现象对经济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重新定义了产业集群,即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


       一九七六年,经济学家巴顿提出创新将影响产业集群,他认为在某地区形成产业聚集必然会导致聚集区内企业之间竞争强度的增大,而竞争的产生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创新的产生是在大量使用和销售产品的基础上对客户对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聚集也能反向促进创新需求。
       二、极增长理论
       在经济发展区域空间中含有多个类似磁极的中心,并且每个中心所产生的力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作用。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主导工业部门也就是“极”,它不仅能增长迅速而且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也适用于该理论,少数发展相对靠前的区域可以进一步培养成为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增长。


       佩鲁认为,形成一个增长极并进一步发展必定会面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快速促进增长极的形成,一定区域内的相关资源以及各类生产要素都会聚集在“极”端,该现象可称为极化效应;第二阶段,当增长极发育成型后,其自身会形成扩散效应,进而促进周边产业及区域的发展。
       在苏联的实际建设中,该理论得到了实践的证实并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传播。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的特征,在围绕核心专业化部门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综合发展。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能够集中资源投入核心发展实现成本最小化和规模效应,同时注重产业之间的和谐发展。但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有很强的制度特性,它是计划经济时代发展区域经济提炼出来的一种科学规律,但强调政府的调控作用缺乏一定的理论活性和弹性,不适用于所有国家。


       三、新经济地理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为了剖析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区域聚集产生的相关因素,从空间经济学角度入手,以传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路径依赖”分析经济发展的空间特性,运用计算机模拟动态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演变过程。
       他们认为,各种产业的空间聚集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并吸引产业的进一步聚集。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外部经济、生产要素的可流动性和交通运输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概念、特性、生命周期和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靠优势产业实现的,而优势产业往往在空间上呈聚集趋势,产业的聚集使企业之间交流更加紧密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波特以钻石模型为基础,研究区域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产业聚集过程对产业聚群的作用,分析如何通过制度和规定提高生产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新产业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了萌芽,经济学家定义有别于传统产业区由中小企业集群构成的发展网络为“新产业区”。这些产业区内部企业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竞争机制,建立了紧密的沟通交流关系,可以抵御一定外部冲击,推动经济发展。


       新产业区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信息、技术更容易在聚集区内有效传播,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建立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他认为新产业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相同社会分工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综合体。社会文化背景对于聚集的中小型企业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分工的外部性是其主要经济特点。
       新产业区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信息、技术更容易在聚集区内有效传播,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建立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一九八四年,皮埃尔、赛伯在《第二次产业分工》归纳总结出新产业区发展模式弹性专精的特点,他们认为中小型企业进行不断变化的专门化产品生产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和竞争优势。物流网络、社会网络、信息网络的高效协同。


       信息网络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集群内部信息交流的通畅和学习的便利、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还体现在信息网络有利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物流网络高效运转方面,物流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前向和后向联系程度较高的活动,需要与各企业之间保持信息交流的通畅和良好的沟通,而信息交流的质量由传递的有效性保证,通畅准确的信息传递是物流服务高质量进行的前提。
       社会其他企业群体和政府组织等构成的社会网络与集群内部企业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更大更开放的社会网络。通过这个新型社会网络,物流环节上下游企业、供需双方、中间组织和辅助性企业能有效配合,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融合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客户对物流服务个性化需求的提高,物流服务提供商一般都需要在自己的主营业务基础上进行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外包,才能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全程物流服务。物流服务的集成商也就成为了物流产业集群的核心,在物流产业集群内部往往涉及多个物流集成商参与物流活动和资源的整合,所以就产生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多个核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