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往今来,英雄豪杰,岂会连败仗都不承认?宋太宗这位“明君”,怎会不敢直面高梁河一战的失败?他到底是出于何种动机,14年后却歪曲当年的事实?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历史真相。
       当年的宋太宗,正是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时候。他渴望一统北方疆土,实现开疆拓土的伟业。然而好大喜功的他,在与辽军的战斗中吃了败仗,仓皇而逃。14年后,他不但没有诚恳反省,反而在朝堂上吹嘘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
       一个明君岂能自欺欺人、颠倒黑白?他的所作所为,实在叫人匪夷所思。是什么样的心理作祟,使他对当年的溃败视而不见,歪曲真相?今天,让我们来解开这历史谜题。


       率兵深入,大败而归
       这场败仗,发生在宋太宗赵匡义登基的第4年,也就是公元979年的夏天。时年42岁的他,仗着并、汾二州大捷,志得意满,发兵数十万,大举攻打幽云十六州,想一鼓作气收复燕云故地。
       此役太宗亲自督战,他身着锁子甲,头戴金盔,骑着那匹千里神驹“碧云霞”,意气风发。面对辽兵的夹攻,他仍然满怀信心,认为大军浩浩荡荡,一举就能取得胜利。哪知半途杀出辽军猛将耶律休哥,太宗大军顿时土崩瓦解。


       在混战中,太宗中箭受伤,不得已换乘驴车,仓皇逃窜。这突如其来的溃败,无异于当头棒喝。太宗心中暗自懊悔,自己好大喜功,竟然低估了这场战役的艰难程度。他一边忍受着伤口撕心裂肺的疼痛,一边催赶着驴车朝南狂奔。
       直到赶到金台才稍事歇息。独自一人眺望北方,太宗不禁红了眼眶。他发誓,这份奇耻大辱,一定要从儿子手里讨回来。回京后的太宗,阴郁寡言,朝不兴国。伤口虽然渐渐痊愈,但败战的痛苦记忆却久久难以抹去。
       太宗昔日的威严荡然无存,朝野上下都失去了信心。奸佞之臣趁机进谗言,说这是上天对皇帝北伐的警示。太宗自启上位以来军功赫赫,如今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心中的郁闷远比皮肉之苦更甚百倍。


       十四年后的吹嘘
       岁月似箭,一晃眼14年过去了。太宗从一个满怀斗志的中年人,变成半生不熟的老者。995年他传位给赵恒,自己摇身一变为太上皇。朝堂重任不再压身,太宗偶尔回想起当年一统北方的雄心壮志。
       993年的一天,太宗与老宰相吕蒙正饮茶闲谈,聊起当年攻打幽州的往事。不知怎的,太宗突然兴起,口若悬河地吹嘘道:“当年我身先士卒,杀向幽州城。箭如雨下,我冲锋陷阵。城破之时,又命令士兵秩序撤退,独自殿后,方保百姓平安。”


       吕蒙正听得目瞪口呆,心想当年大军溃败,你狼狈而逃的场面历历在目,如今变成这样歌功颂德的勇武形象,也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但他不敢戳破太宗的谎言,只得敷衍地称赞太宗当年的英勇事迹。
       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太宗要在0014年后歪曲当年的事实?时移世易,太宗恐怕早已忘却当年仓皇狼狈的窘态。或许,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失败后的自我欺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太宗潜意识里,不愿接受失败的事实,于是选择性遗忘。


       任何威胁自尊心的记忆,都会被自动屏蔽掉。无论如何,一个失意而逃的君王,14年后却声称身先士卒、殿后而退,这番吹牛实在是荒唐可笑。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太宗何必隐瞒当年的失败?
       当然,同样值得敬佩的是,此役失败后,太宗并未气馁,而是兴师问罪,终于在九年后(988年)收回了燕云十六州。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许正是他成就大业的秘诀。


       结语
       历史不允许任何人篡改和虚伪。太宗在高梁河之战中溃败逃窜的事实,终究遮掩不住。然而一个智慧的君主,应当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太宗最终收复失地,完成北伐大业,正是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结果。
       英雄之所以可称英雄,不在于他们从不失败,而在于他们能从跌倒中爬起,拼尽全力完成使命。太宗也不例外。高梁河一役,对他而言只是一个转折点。那场失败虽然耻辱,却激发他奋起图强的决心。


       这种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历史人物学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失败乃成功之母。太宗从低谷中顽强爬起,重新站稳脚跟。这才是我们需要记住的历史。
       不必在意他年老时的吹牛与遮掩,因为那些都会被时间冲淡。真正值得称道的是太宗北伐中原、一统北方的伟业与抱负。这也是真正的太宗,独属于历史的太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