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的军事行动,如同催化剂一样,彻底分隔了塞族人和阿族人的文化、社会和生活。战争的洪流改变了上百万人的生活轨迹,使得民族矛盾尖锐到无法调和。

仅约1万平方公里的科索沃,承载着塞、阿两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14世纪中叶,它曾是塞尔维亚的政治和宗教中心,也被称为塞族文化的摇篮。

塞尔维亚历史学家 古季奇:科索沃无疑是塞族民族感情最强烈的地区,这里曾经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的中心,是塞尔维亚历史的黄金时期。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块土地,都见证了塞尔维亚在文明崛起过程中在这些地区的存在。

历史上1389年科索沃战役之后,科索沃开始受土耳其的统治,逐渐成为巴尔干半岛上阿尔巴尼亚人的政治、文化和地理中心。塞阿两族对科索沃都有难以割舍之情,一些大国就利用了这种情感,试图将其分而治之。而北约轰炸南联盟,使阿族和塞族的关系迅速恶化,最终转化成完全对立。

塞尔维亚历史学家 古季奇:在那个美西方眼中所谓“不民主”的社会主义南斯拉夫期间,塞族人和阿族人能够相互理解,塞族人说阿尔巴尼亚语,阿族人说塞尔维亚语,他们没有沟通障碍。在美国引入西方民主的25年后,塞族人和阿族人彻底没法交流了。

在这片被塞族、阿族共同珍视的“圣土”上,仇恨变成了一条无尽的河,不知何时会泛滥成灾。

塞尔维亚作家、记协主席 拉科切维奇:许多塞族人缴纳罚款是因为在街上说母语,我们的语言成了我们被迫害的原因。甚至联合国的一名保加利亚官员在普里什蒂纳街头被杀,因为刺杀者误以为他说的是塞尔维亚语。

2018年1月,塞尔维亚知名政治人物、科索沃北部塞族领导人伊万诺维奇在科索沃北米特罗维察身中6颗子弹,不治身亡。2018年3月,塞尔维亚科索沃办公室主任久里奇被强行带走。

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驻科索沃摄像 米利奇:正在拍摄的我不知怎么了,事态突然升级,震撼弹飞来,催泪瓦斯、胡椒喷雾,然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骚乱,众人顿时散去。我因为胡椒喷雾进入眼睛一时间看不清了。

南联盟2003年2月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简称塞黑)。2006年6月,黑山脱离塞黑成为独立国家。至此,南联盟不复存在。

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驻科索沃记者 伊季奇:科索沃在2008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这就是个法律怪胎,这个怪胎得到了西方最强大国家的支持和批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欧盟的其他国家。

前科索沃地方法官 马林科维奇:最让我寒心的是人们继续在那里受苦。在联合国特派团和驻科部队抵达后,塞族人遭受的杀戮和苦难比我们在那里时要多得多。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塞阿两族彻底水火不容,仇恨成了更加锋利的剑。2023年5月29日,在科索沃北部的兹韦钱市政府大楼前,北约驻科索沃部队使用催泪瓦斯和震荡弹驱赶塞族抗议示威人群,导致52名塞族人、41名驻科士兵在冲突中受伤。2023年9月24日的冲突事件中,一名科索沃警察死亡、4名塞族人丧生、8名塞族人被捕。

当地村民 斯塔西奇:以前开斋节、东正教节日,我们到彼此的家里。1999年以后,我们互不往来、关系恶化,比轰炸前更糟。我回家乡已经13年了,从来没有阿族人来我家喝过咖啡,我也没有去过他们家。

位于普里什蒂纳的这片塞族墓园,曾被2枚北约的炮弹击中。战后又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

总台记者 张颖:村民告诉我们,曾经这里是塞族、阿族和罗姆人共同的家园。轰炸开始的那一刻,倒塌的不仅是他们的房屋。那如噩梦一般的78天,摧毁的是一代人的生活,播下了几代人仇恨的种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