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三名中学生杀害同学事件让未成年人犯罪话题受到全社会关注,现在又出现了新动向,“大恶魔培养小恶魔”,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并形成产业链。

根据4月11日央视新闻,安徽马鞍山两名15岁少年深夜拆除一家手机专卖店的大门,盗走31部总价值近20万元的手机。警方调查发现,这两名未成年人被一个20岁的成年人和一个同为15岁的未成年人操控。警方根据线索又抓捕了多名其他未成年人,最小的只有14岁。其中有人表示就是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所以才盗窃,并称打算到了16岁就不干了,可见这些未成年人是“懂法”的。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犯罪并形成犯罪产业链的做法,正是研究刑法后实施的其他犯罪形式。

根据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全国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趋势。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9.7万人,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约1万人。河北省邯郸市三名14岁初中生杀害同学事件后,在抖音平台演绎了这样的短剧:一个小男孩打了另一个小女孩,小女孩说要报警,但小男孩却说:“我不怕,我是未成年人。”这说明,孩子们太深入的法律条款不知道,但未成年人犯罪不受处罚的错误认知却深入人心,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理解成了“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法”,成了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乃至于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护身符。

过去犯罪分子运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折磨少年儿童,逼迫他们外出乞讨,如今犯罪分子的手段由暴力的胁迫变成了“温柔”的教唆,以“未成年人犯罪没事儿”进行洗脑,提供餐饮住宿、游戏玩乐,以赚钱分成为诱惑,专门“投资”未成年人,让分辨能力不强的孩子们走上邪路。涉世未深的孩子一旦尝到甜头,恶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闭。小时候习惯了抢劫,长大了更可能行凶,小恶魔很有可能变成未来的大恶魔。

值得警醒的是,缺少家庭温暖和正常的家庭教育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经调查发现,参与盗窃手机的几名未成年人均和父母分开居住,缺少正常的家庭监管,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他们缺少管束和引导,对于金钱渴望的特点,使其轻易就范。

呼吁及时弥补法律漏洞,增加对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年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不能仅仅进行口头教育,应该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让相应的处罚措施更为全面,让未成年人真正了解犯罪的代价。并且,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宣传时切不可传递错误认知。而从根本上,还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