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备受诟病的网约车抽成问题又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近日,上海广播电视台对就网约车高抽成问题进行调查,平台抽成越来越高,常常突破30%,业内专家疾呼,对司机的“过度掠夺”必须停止!
       明明已经划定的30%的红线,为何网约车高抽成愈演愈烈呢?随着聚合平台入场,形成了聚合平台——网约车平台——网约车租赁公司等多个层级,很多时候乘客所下单平台并非司机接单平台。乘客下单平台接到订单后,将订单转卖。司机所在平台所接订单已经是二手订单,甚至有可能是三手订单。
       订单转卖的层级越多,参与抽成的平台也就越多,订单从A平台分发到B平台,中间要扣转卖费一次,再从B平台转卖到C平台,再扣除转卖费一次。雁过拔毛之后
       ,有的订单司机到手收入将近少一半,抽佣比例早就超过30%的“隐形”红线。
       但仅从司机端很难判断,订单有几个平台抽佣,每个平台实际抽成多少。


       用司机的话来说,
       现在根本就没有网约车平台不抽成的东西
       :高速费抽成,停车费抽成,乘客发的感谢红包也抽成,好像只要从线上交易,每一笔钱都得给平台一点“买路钱”。
       抽成的项目越来越多、账单越来越复杂、司机赚钱越来越难。
       一些不甘心被“剥削”的网约车司机开始反击了。
       这两天,有车友爆料,不少网约车司机为了不被平台抽成,开始了疯狂的线下交易模式,每接到一个订单就和乘客谈线下交易,连起步价都不放过。


       虽然说现在网约车运价低,但只是司机端低,但是乘客端并不低。有“大神”称,直接按照3块钱一公里和乘客谈价格,绝大多数乘客都接受,这样操作下来,起步价15元来的轻轻松松。




       同时,大神还晒出了最近几天交易的记录,除了个别需要报销的乘客外,几乎所有订单都被取消了。
       网约车观察
       ,赞170
       利用平台接单,但是不给平台抽成的机会,司机师傅们这一招釜底抽薪,夺回了定价权,但是真的能拿捏住平台吗?
       要知道,网约车平台最喜欢在平台赚钱的司机,最不喜欢的也是在平台赚钱的司机。可能有人分不清他们的区别,直白的说,
       他们喜欢在他们平台赚钱的司机,不喜欢利用他们平台联系乘客,私下交易绕过平台赚钱的司机。
       司机赚钱不带平台,平台像蚂蚁在身上爬,利用大数据锁定线下交易司机,轻则违规判责,重则永久封号。
       也有司机说,小平台多余牛毛,这个封了不大了再换一个,平台不缺司机,司机也不缺平台。
       但是,平台能换,运管查车却不会停。今年以来,各地都将网约车“合规化”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网约车线下揽客行为,也是执法部门打击的重点,
       最高将被罚2万元。


       前不久,南京对存在行业禁止从业行为的驾驶员,全行业予以清退,对存在严重、多次不良服务记录的驾驶员予以封禁。其中,
       182名驾驶员存在严重取消、拒载等行为,全行业予以1-14天封禁。


       而且,不少地区已经将网约车司机纳入信用考核。如果多次因为线下交易被查,那不再是平台进行扣分、罚款那么简单,执法部门都会直接介入,扣除“年度信誉分”,情节严重者直接“吊销网约车人证”,更是得不偿失。
       如今网约车市场环境越来越畸形。平台们为了守住阵地,不得不走上低价之路,毕竟谁涨价谁就出局。而本本分分跑车司机们,挣钱正变得越来越困难,要么拿身体去熬,要么动气歪心思,开始罔顾平台准则、职业道德甚至法律法规,钻营不正当的来钱路子。
       任何行业想要发展,守住“底线”是基本。
       网约车行业同样如此,平台也好、司机也罢,如果底线丢了,这个行业恐怕真的完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