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后,因为刘封曾对关羽见死不救,所以刘备很想教训一顿这个义子,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惩罚他。


       面对刘备的犹豫,诸葛亮轻轻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诸葛亮所说的这个11个字,可谓是字字诛心。刘备听后立马就下令赐死了长子刘封,一点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那么,关羽兵败被杀一事,究竟与刘封有没有关系呢?
       在这件事上,刘封确实十分冤枉。
       众所周知,关羽兵败时见死不救的人可不仅仅是刘封一人,刘备的小舅子麋芳同样没有对关二爷伸出援手。
       只不过,麋芳要聪明许多,他知道自己见死不救被刘备得知后肯定要受处分,于是干脆带着人马投降了东吴。


       无论是刘封还是麋芳,他们与刘备的关系都十分亲密,与关羽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他们为什么要见死不救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去救援关羽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连累他们搭上一条性命。
       其实,当初关羽写信给刘封求援时,刘封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刘封在给关羽的回信中说,上庸三郡刚刚收服,民心还没有得到安定,倘若大军此时离开的话,肯定会导致叛乱的发生。
       刘封认为自己这边兵微将寡,即便是出兵救援恐怕也难敌东吴大军,到时候救援不成,还会丢掉上庸三郡。


       而且,更重要的是,刘封没有预估到事情的严重性。
       刘封认为,关二爷武艺超群,胯下又有赤兔马这样的千里良驹,就算无法反败为胜,至少也能够逃出生天。
       事实上,关羽确实差一点就逃出生天了。
       关羽被吴兵擒获的地方,距离刘备大本营益州的关隘,仅仅只有十余里的路程,片刻间就能到达。
       只要关羽能够顺利到达益州,那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可惜的是,这短短的路程却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代名将就此饮恨沙场。


       当关羽被杀的消息传来时,刘封也彻底懵了,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一点。
       此时的刘封虽然对关羽被杀之事感到惋惜,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将军领兵在外当以国事为重,不去救援关羽也是为了保住上庸三郡。
       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刘封认为就算刘备要惩罚自己,估计也不会惩罚得太重,自己在关羽兵败被杀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责任。
       所以当孟达劝刘封一起投降曹魏,免得因为关二爷被杀之事受到牵连时,刘封拒绝了,他坚持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没做错。
       可惜的是,刘封低估了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兄弟情义。
       刘封虽然是刘备名义上的长子,可毕竟只是一个义子。刘备既然能以举国之力为关羽报仇,杀他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子,心里面自然也不会有半点愧疚。


       只是,在杀与不杀之间,刘备起初也曾十分犹豫。
       刘封毕竟是他的长子,而关羽兵败也算是咎由自取,与刘封救或者不救关系并不大,即便刘封出手相救恐怕也是徒劳无功。
       刘备怨恨的恐怕还是刘封的态度。在关羽深陷绝境时,刘封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好,这样刘备心里也会好受一些。
       真正促使刘备下定决心要杀刘封的,是诸葛亮对他说的那句:“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这短短一句话,可谓是字字诛心。
       诸葛亮的意思很简单,他认为刘封性格刚猛是一员猛将,刘备在时尚能压制,可是等到刘禅继位后,恐怕就压制不住这个哥哥了。


       刘备内心也在担忧着一点,他知道刘禅的性格远远不如刘封刚毅,万一日后刘封要是造反夺权的话,刘禅还真不一定是对手。
       经过诸葛亮的提醒后,刘备也就想明白了这一点,立马下令赐死刘封,这样既给二弟关羽出了口恶气,也为刘禅日后登基扫平了障碍。
       不得不说,诸葛亮这句话确实十分阴狠,轻轻一句话就了断了刘封的性命。而这样的事,当年刘备自己也曾干过。
       当初曹操擒获吕布时,爱惜吕布人才,想要收归己用。
       然而,刘备在曹操耳边轻轻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导致吕布被曹操缢杀。


       吕布当年也曾有恩于刘备,“辕门射戟”可并非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在《三国志》中也有着明确记载。要不是吕布居中调停,刘备恐怕早就被纪灵灭了。
       刘备既然能杀有恩于他的吕布,再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子,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愧疚之心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