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醒,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还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张薇因为在地铁诬陷大叔偷拍这件事情已经闹的是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本来舆论都快平息了。

按照互联网曾经出现的各大热度新闻的规律来看,一件事情的热度不会很久。

但没想到“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又彻底将此事推上了舆论热搜,现在的“人民日报”已经处在风口浪尖下。

打开社交平台,到处都是对该媒体的反驳、质疑和不满。

按道理说,“人民日报”的审核和编辑都受过高等教育,应该更能感受到普通人的情绪,对于老百姓的共情应该有着更好的把控,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整出来这么一篇文章。

几乎是一夜之间,登上了热搜榜,而且热度居高不下。

我们必须要强调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重要。

在互联网发生了重大的舆情和舆论的同时,普通民众有监督和评论的权利,也必须要强调互联网的舆论监督、全民监督对于很多重大舆情有着积极且正面的作用,这一点绝对不能够忽视。

该媒体简单的将“地铁偷拍事件定性为乌龙事件”,网友不是不买账,是相当不买账,而且是充满了质疑和不满,各大网友开始反驳该媒体的言论,无论是知名大V还是网络博主,都纷纷发言。

“人民日报”对舆情发表的观点和论述,我们这些网友有反驳的权利吗?

当然有,不仅有反驳的权利,也有质疑的权利,要给予普通民众监督权和发言权,这才是一个互联网应该有的样子,也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正当权利。

很多时候广大的网友和媒体发生了观点激烈的碰撞,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作为掌握重大话语权的媒体更要接受网友的质疑和批评。

事情的起因经过很多网友已经清楚了,而文章当中所提的合法维权是相当站不住脚的。

川大女研究生在警察澄清地铁大叔并未偷拍之后,依然发布视频引导舆论,请问这是合法维权吗?

在已经知道既定事实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这是有预谋的。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问题,绝不是突然出现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从张薇发布的内容和文案来看,充满了对广大劳动阶级的蔑视,并且使用互联网舆论的手段企图引导事情的走向。

这样的人还带有党员的身份,所学的思想和指导早已经抛到了云霄九外,辩证唯物主义理想在她的眼里,仅仅是迈向前途的敲门砖,更何况她学的是新闻传播学。

这样的人如果以后毕业进入到体制内,当上了法官得出多少冤假错案?

这样的人如果以后毕业进入新闻行业,当上了记者得出多少虚假新闻?

这样的人如果以后毕业进入行政领域,当上了领导可能为人民服务吗?

很多媒体并没有深入的探讨背后的问题,更没有理解网友们的愤怒和不满。

大家不满的是特权,不满的是作为有背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群,竟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诬陷弱势群体,并且还没有丝毫悔意,在出了问题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前途才道歉,这才是网友们反感的地方。

一些媒体很喜欢“和稀泥”,要求大家包容和体谅这件事情。

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的愤怒和反感?

是一名党员公然污蔑一位人民群众百般狡辩和推脱,毫无悔意。

媒体将这件事情无限的放大和扩展,现在变成了“庸俗化”。

甚至教导大家不“网暴”,通篇读下来有一股“八股文”的味道。

作为新闻媒体,更应该保持客观和理智,广大的人民群众有判断事物的自我标。

掌握巨大话语权的新闻媒体,更应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产生共情,实事求是的报道事情,调查真相。

这才是大家所盼望的愿景。

很多媒体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面对重大舆情时,有的时候保持沉默,该发声的时候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一些事情已经闹到人尽皆知了,很多媒体还假装不知道。

想要解决问题,就应该就事论事,搞清楚为什么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此的愤怒和反感,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了,许多争议也就没有了,这才是实事求是,这才是媒体应该做的事情。

这不仅关乎到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更关乎我们对媒体的信任。

最起码我们在这件事当中已经看得出来,有一些新闻媒体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抛弃了务实的态度,缺乏较真的工作流程。

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否能和媒体保持信任的态势,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彼此之间能否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和互联网的舆论环境有关系。

如果媒体对自己有信心、有魄力,不妨采取较为大胆和真实的调查,对一些舆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这才是大家的愿景。

很多网友一边倒的批评和质疑,这也代表了一部分的民意,当矛盾和冲突已经开始的时候。一些媒体就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反思和警惕,呼应民意,尊重民意,这才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这也是现代文明和法治社会的重要体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