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功能核心区供电服务的窗口单位,北京城区供电公司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北京市电力公司部署,在草厂地区先行先试开展数字化低碳社区配电网建设,围绕“电,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主题,在草厂地区打造综合能源工作站、共产党员服务站、电力保供抢修站、社区居民活动站、新型能源系统宣传站“五站融合”服务模式,在用能领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造北京首个全电能替代示范区

草厂社区是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下辖社区,这里是天安门广场附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胡同群之一,也是北京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早在2017年,草厂地区就成为了北京市首个全电能替代示范区,4817户草厂居民迈入了“全电能替代”的“用能新时代”。

据介绍,北京城区供电公司通过“煤改电”工程,让燃煤取暖在这片区域退出了历史舞台,冬季采暖由“脏兮兮的煤炉子”升级到“亮堂堂的电采暖”;通过“气改电”助力街区不断推广应用全电厨房、全电餐饮,做饭由原来的“液化气罐”升级到“全电厨房”,使居民生活更加安全、清洁;10.7公里电力架空线、371基电杆全部入地,亮出了美丽的天际线;15处、28台10千伏设备入屋隐藏,263处、1009台户外设备栅栏环绕……

“以前胡同里尽是泥土路,雨天没法下脚。现在上厕所都不用出院,厨房里全是电炊具,安全又环保,胡同还被评上了北京‘最美街巷’。”居住在草厂四条胡同的居民朱茂锦是这里的老住户,他见证了胡同的发展变迁。城区供电公司在朱茂锦老人家打造出智慧生活场景,提升了居家生活便利性,让节能减排效果更突出,助力文保街区美丽院落智慧用能。

离朱茂锦家不远的“小院议事厅”里也格外热闹。许多居民围坐在一起,大到燃气管道切改,小到晾衣杆设置,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由大家商量着办。这里是草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议事的公共平台,城区供电公司为其量身定制了智能照明系统、智慧屏会议系统,使居民议事环境大为改善,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实施“五站融合”服务模式

位于前门东区大江胡同的旌德会馆昔日曾是名人光顾聚集之地。如今,经过软硬件修缮改造后,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以“电,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旌德会馆设置了“社区一份子、百姓好邻居”的“邻里式”服务社区前置服务点,实施综合能源工作站、共产党员服务站、电力保供抢修站、社区居民活动站、科技创新宣传站“五站融合”服务模式。

其中,综合能源工作站,在草厂地区建设了一套清洁能源示范样板,并在多个场景中应用,形成了示范应用机制。共产党员服务站,打造互动性强、功能完善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空间,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服务爱心用户。与社区“小院议事厅”等平台紧密联动,及时了解和响应百姓诉求。

电力保供抢修站,在草厂横胡同35和草厂四条30号分别设置了抢修物资前置站,出现电力故障时,电力抢修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在多点位补充抢修所需电力物资,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社区居民活动站,打造居民办电议事活动场所,形成“服务—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对老年人定期举办安全用电宣传和节能知识普及,对少年儿童设置互动式、装配式科普设施,对中青年人群提供前沿智能家居的深度体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绿色低碳、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科技创新宣传站,在草厂应用新装备、探索新技术、推行新机制、开展新服务。深化碳监测平台功能应用,与社区联动引导居民节能降碳,宣传引导居民形成碳减排绿色生活方式。

如今,老北京胡同的居民过上了“全电能替代”的“用能新时代”。可持续草厂社区建设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草厂经验”,为老旧街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新样板,也让老胡同焕发出绿色、低碳、清洁、便捷、宜居的新生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