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5月16日,中通快递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中通快递第一季度营收99.6亿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为22.24亿元,同比增长15.8%。一季度包裹量为71.71亿件,同比增长13.88%。公司预计今年的行业增速在15-20%之间,基于不做亏本快件的原则,公司接受市场份额在一定范围内回落。

2023年,中通实现了业务量增量58亿件,全年包裹量达302亿件,同比增长23.8%;市场份额扩大0.8个百分点至22.9%。与此前相比,中通快递的包裹量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中通快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中通坚守“不做亏本快件”的底线,维持了盈利健康增长。尽管件量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利润市场份额有了进一步提升。

中通是三通一达中入局最晚的,成长速度却是最快的。

在快递业常有桐庐帮统一江湖的说法,而赖梅松就是桐庐帮“老大”,他一手缔造的中通快递,市值比圆通、申通和韵达加在一起还要高出一截。

2019年中通成为中国及全球首家运单量破百亿的快递企业,从0到百亿,中通用了17年,而再次翻倍到200亿,只用了2年。2021年,中通快递全年包裹量同比大增21.1%达到223亿件,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首家年业务量破200亿件快递企业。

2022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百富榜,赖梅松以420亿元排名第116位,比2022年提升了28位,在快递行业中仅次于顺丰王卫,高于圆通喻渭蛟家族的345亿,韵达聂腾云、陈立英夫妇的335亿,以及申通陈德军的90亿。

对于中通的弯道超车,市场归结为赖梅松的创新之举,但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寻找、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

“中通快递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是被逼无奈的,人家的长板我是竞争不过的,那我就把人家的短板抽上来。”

赖梅松的过人之处,不仅是运单量规模,对成本的控制更是恐怖的存在。

正如他所言,极致的成本管控就是中通的壁垒,无可替代。

对于成本管理,赖梅松有着极强的前瞻性,很早就意识到规模和直营对降低成本的重要性,通过大量购入土地、设备、车辆等,建设自动化分拣中心,也因此中通有了“基建狂魔”的称号。

尤其是转运中心,赖梅松深知转运成本才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占到快递成本的60%左右,其直营化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分拣效率能起到关键作用。

2014年赖梅松开启了大规模直营改革,回收了大部分转运中心及运输干线。在奠定市场地位后,赖梅松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上市。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

上市也暴露了赖梅松的野心。他表示中国快递严重被低估,快递行业万亿估值乃至一家企业到万亿估值都是有可能。

对于行业发展,他认为未来将向美国快递市场的集中度靠拢。后者仅联邦快递FedEx及UPS就占据了超八成市场份额。“我相信中国一定会诞生市场份额在30%以上的快递企业,这是必然的。”

赖梅松的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暗指未来中通将会拥有美国快递巨头般的市场地位。

尽管中通当前优势明显,但赖梅松依旧谨慎,表示中通只是领先,未来中通要向综合物流进发,要从领先优势走向绝对优势。

2021年,赖梅松加快了时效快件、快运和冷链等业务布局,并在时效排名上首次进入行业前三,跻身第一梯队。

这一系列操作,能看出赖梅松早已对高端市场“虎视眈眈”,他的快递帝国征程还远未结束。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