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拥有崇高的声望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此时,在南海之滨的广州正云集着来自滇、桂、粤、湘、黔各省的多支武装力量,这些部队多则数万人,少则千人,虽然有一部分是在本省的权力角逐中失败,被驱逐至此的;有一部分是贪图广东省的富庶,来此拓展地盘和财源的;但更多是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而前来支持其革命政权的。此番,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广州周边地区的部队群龙无首,立即遭到了周边势力的觊觎。

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等人掌握大权

严峻的革命形势要求必须整编军队3月18日,远在云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宣布就任陆海军副大元帅,出兵广西,准备借道染指广东。驻扎广州的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两部人马也蠢蠢欲动,企图借其他部队东征陈炯明的机会发动叛乱、夺取政权,虽然由于黄埔学生军等迅速回援平定了叛乱,但异常严峻的形势要求国民党方面必须迅速整顿驻粤的各路军队,整合力量以巩固政权。

1926年8月28日,广州革命政权下令以三三制的编制原则,即每个军3个师,每个师3个团,每个团3个营,每个营3个连,成立国民革命军第1、2、3、4军,分别由蒋介石、谭延闿、朱培德、许崇智担任军长。

蒋介石靠黄埔军校起家

第1军由黄埔学生军发展而来其中,蒋介石第1军的发端就是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1924年11月11日,孙中山命令自己亲手创办的黄埔军校组建新军,并命名为党军,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负责指挥。11月20日,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骨干,组成教导团,由军校总教官何应钦担任团长;12月26日,又成立教导第2团。1925年4月13日,教导第1、2团编成党军第1旅;不久该旅扩编为第1师。此后又成立教导第4、5团,编成第2师。著名左派廖仲恺遇刺后,其麾下第4师第7旅、补充旅等被改编为第3师,在这3个师基础上成立了第1军。

2军是多年来败退至此的湖南部队

军长谭延闿曾经3次出任湖南督军,也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常年在广州辅佐孙中山。湖南作为广州革命政权和北洋军阀政府拉锯的主要战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不断有落败的地方势力被迫退往广东,由于谭延闿的资历和威望,这些部队集中在谭的身边,逐渐集结了数千人枪,组成了建国湘军,后来发展为第2军。

滇军将领、北伐第3军军长朱培德

第3军官兵是来自云南省的护国军第3军的前身是朱培德率领的驻粤滇军,这是孙中山可以信赖的一支革命力量。早在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云南都督蔡锷为反对袁世凯复辟而组织护国军讨袁,其部将李烈钧率护国军第2军兵发广东,连战连捷,后来李烈钧在各方压力下辞职,但这支部队却留在了广东,历经护法战争、两次北伐、两次东征,颇有建树,后来发展为第3军。

4、5两个军是土生土长的广东部队

第4军许崇智部属于粤军部队,在兵力最庞大的刘震寰部被解决后,粤军就成为广东省人数最多的部队,到1925年6月已经发展到两个军又4个师,约3万人。但内部分为许崇智、李福林、李济深3部。后来,许崇智由于卷入了廖仲恺遇刺案而遭驱逐,其麾下不是被包围缴械,就是被第1军吞并,粤军也就剩下李济深、李福林不足1万5千人马了。这两支部队后来改编为第4军和第5军,由李济深和李福林分任军长。

粤军将领、第4军军长李济深

6军是湖南、江西、河南部队的大杂烩1926年1月初,广州革命政权决定将程潜部建国攻鄂军和豫赣等省小股部队合编为第6军,以程潜为军长。4月,第6军在惠州编成,所辖3个师;第19师由建国攻鄂军编成;第18师由建国潮梅军等编成;第17师的前身为广东省警卫军。这支部队虽然是各方势力混编而成的杂牌,但由于程潜是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时就追随其左右的湘军元老,其又从兼任校长的军政部讲武学校抽调大批湘籍师生到第6军担任各级指挥,因此这支部队一般被大家视为湘军部队。

广西和湖南部队改编为第7、8两军

在广东境内军队编组的过程中,紧邻广东的广西和湖南两省的军队也向革命政权靠拢。1925年,旧桂系下级军官出身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人集合部队,打败了旧桂军军阀陆荣廷、沈鸿英等部,统一了广西。1926年6月,新桂系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全军辖9个旅25个团。

新桂系首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

1926年初,依附于北洋军阀的湖南督军赵恒惕遭到部下第4师师长唐生智驱逐。但唐随即遭到北洋军阀势力的打击,不得不撤出长沙,退守老巢衡阳,向广州方面求援,并表示愿意服从指挥。广州革命政权趁机誓师北伐,并任命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在第4军、第7军支持下拿下湖南全境,立即将所部及收编的部队整编为5个师,使得第8军的实力陡增。

北伐军横扫长江南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