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屯田是封建王朝为了保证军队的军需供应,而由国家直接组织的一种集体耕作制度。

唐朝控制西域后,为了解决驻军粮草供给问题,借鉴汉朝经略西域的成功做法,在西北边疆地区,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行了屯垦戍边与开发的政策。

唐代的西域屯田不但使西域的驻军靠屯田经济实现了自给,同时又促进了边疆的稳定、西域的开发以及民族的融合,使得唐朝在安史之乱衰败后,仍创造了坚守西域近半个世纪的奇迹。

唐代的西域屯田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这还要从唐朝经略西域说起。

一、经略西域稳边疆,为保军需开屯垦

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势力强大,漠北和西域皆为突厥控制,唐高祖和唐太宗都以为国耻。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到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开始谋求解决突厥威胁。

唐太宗

贞观四年( 630年) ,唐太宗先是令李靖统率唐军击败了东突厥,控制了大漠南北;随后又于贞观十三年( 640年),令侯君集击败了西突厥,统一了高昌,控制了进入西域的门户。

为了有效控制大漠和西域,唐朝在高昌故地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并从陇右调军,戍守安西地区。但由于安西地域辽阔,各镇营驻守之地相距遥远,军粮的运输供给就成了难题。

对此,名臣魏徵曾进谏唐太宗说:“屯士数年一易,办装资,离亲戚,不十年陇右且空。陛下终不得高昌圭粒咫帛助中国费,所谓散有用,事无用。”

褚遂良

另一名臣褚遂良也进谏说:“岁遣屯戍,行李万里,去者资装使自营办,卖菽粟,倾机杼,道路死亡尚不计,……高昌,他人手足也,何必耗中华,事无用?”

两人意见都是让唐太宗放弃高昌,但唐太宗认为:“四镇无守,则狂胡益胆,必兵加西域,……西域既动,则河西危,河西危则不得求矣……举陇右之地以致安西,是谓断西戎之胫,朝廷可高枕矣。”坚决反对放弃高昌和西域,从以后的历史发展看,唐太宗这一决策还是非常有远见的。

但既然不能放弃高昌和西域,那粮草供给难题又该如何克服呢?

这时,唐朝的另一名臣张公谨,向唐太宗提出了解决军粮供给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承袭西汉开创以来持续实行的西域屯田旧制,在驻军之地兴建灌溉工程,让驻军屯田耕种,收获粮食和谷米后,直接用于军需补给。随后,朔州刺史张俭又在其驻地进行了屯田试验,“岁至谷十万斛,边粮益饶。”

有了理论和范例之后,公元630年,唐太宗最终决定在安西都护府屯田。

二、屯田跟着军队走,积粮丰盈衣食足

最初,唐朝屯田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安西都护府的伊、西、庭三州。

伊州位于今天的新疆东部门户哈密地区,汉代曾设宜禾都尉管理屯田。贞观四年( 630) ,伊吾城主归唐,唐朝郡县其地,设西伊州,后改伊州,唐军屯驻于州西北,所谓“西北三百里甘露川有伊吾军,景龙四年置。”

西州位于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贞观十四年初设安西都护府驻西州,“岁调千兵,谪罪人以戍。”

庭州位于今天的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原为西突厥可汗浮图城。贞观十四年(640)唐平高昌,叶护惧而以城降,唐即于其地置州,并在此驻军屯垦。

这三地驻军比较少,《旧唐书》中记载说,“屯守常千人,屯士数年一易”,所以屯田面积也比较小,但三地却开了唐朝在西域屯田的先河,也为唐军在西域其他地区屯田打下了样本。

唐军

随着唐军在西域地区的不断取得胜利,唐朝政府也把屯田制度带到了更多的地区。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名将阿史那社尔占领龟兹国,并分别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博斯腾湖西北)两地设置都督府,实施屯田。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军又在疏勒(今新疆喀什)成立疏勒都督府,并在此开屯。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唐将王方翼又筑碎叶城,盛时有屯田军万余人。

唐高宗

唐军在这些地区屯田之后,并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不断地拓展屯田面积。据《旧唐书》记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在西域共有 “安西二十屯,北庭二十屯,碎叶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共计69屯,以每屯 50 顷计,总计3450顷,数字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

西域军屯的发展也带动了民屯的兴起。当时的民屯户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贞观年间从内地主动移入西域的民户。唐朝政府拨给他们土地、帮助他们修建住房,发放生产工具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之后,这些移民在经济上开始自立,并开始承担赋税徭役,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州县管理下的编户齐民,从而充实了边疆。

另一种是从内地发来的罪犯,在身份转变之后即成为民屯户。德宗时,名臣陆贽曾在奏言中提到,“谪徙之人,本以增户实边,立功自赎……”这说明在发遣之初,国家就已经有了“增户实边,立功自赎”的既定目的,即让其落户边地,充实边地。

最初这些谪徙之人是被发配到军屯之中从事耕作,但当其在军屯中从事耕作一定期限之后或立功自赎之后,就脱离了军屯,变成了民屯户,成为了真正的增户实边者。

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交河故城

在军屯和民屯的共同开发下,西域屯垦区积粮丰盈,驻军衣食充足,出现了“中国无斥候警者几四十年,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的繁荣景象。

三、边疆稳定大发展,民族融合一家亲

唐代在西域的屯田,不仅解决了驻军的军需供给问题,也对西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唐代西域屯田保证了西域的长期稳定。唐朝统一西域之后,西域局势并不稳定。西域的地方部落时有叛乱,西突厥、大食、吐蕃等强蕃也不断来袭。

正因为有了屯田,唐朝军队才能有稳定的军需供应,才能长期坚守西域,才能最终平定叛乱,击退敌军,从而保证了西域的稳定与发展。

所以说,屯田是西域驻军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也是唐朝统治西域的重要经济基础,如果没有驻防官兵的就地屯田,唐朝在西域的统一局面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唐代西域屯田对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西域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水利灌溉。唐军在西域屯田后,为了保证农田收成,就在西域地区大修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满足了唐军屯田的需要,也为西域后期的大开发和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泽被后世。

除此之外,内地进入西域的军民也把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了西域。唐代西域的棉纺织业、丝织业、造纸业、建筑业、冶炼业、酿造业等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与内地军民的屯田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西域屯田也促进了西域与内地联系,使得西域的各种农作物和文化生活进一步传入了中原地区,极大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使汉文化中融入了西域文化的基因。

最后,唐代西域屯田也促进了边疆治理和民族融合。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大批内地军民进入西域屯戍,使得当地的行政建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逐渐与内地整齐划一,为中原王朝的有效管辖和有效治理创造了条件。

同时,唐朝驻军屯戍的屯垦区散布在西域各地,在长期屯垦过程中,内地军民与当地各民族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也增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华夷如一”良好局面,既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也为以后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创造了前提。

结语

唐代屯田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虽然是借鉴于汉代,但广度和深度却都远远超过了汉代。

这项制度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西域驻军的粮草供应难题,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边疆的稳定、西域的开发以及民族的融合,既优化了边疆的治理,也为中原王朝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周边环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政策效果。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优势,后世的明朝和清朝才会纷纷效仿,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建设兵团制度其实也是借鉴了历史上的屯田,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屯田可谓是影响深远。

资料来源:

《旧唐书》

《新唐书》

《唐六典》

《吐鲁番出土文书》

《大唐西域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