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一个晴天霹雳般响彻了整个魏国的天空,魏国大臣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陪皇帝去高平陵祭祖的时候,悍然发动了政变,直接占领了整个京城,魏国的局势就此发生了逆转。

这场高平陵之变之后,魏国的大权落入了司马一家手里,曾经风光无限的曹爽似乎对此并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由司马懿搓扁捏圆,甚至落的一个三族被诛的下场。

这就很让人奇怪了,要知道在这场政变之前,司马懿已经是个淡出政坛的圈外人了,曹爽却是先帝亲封的辅政大臣、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实力相差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司马懿为什么能如此轻易的搬到曹爽呢?

敌方送菜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曹爽的悲剧在于,他自己的智商实在是堪忧,他的队友们也不怎么聪明,遇到的偏偏还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这个神一样的对手一出来,曹爽一方理所当然的就被团灭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曹爽本人就是个相当骄横且愚蠢的权臣,英明神武的魏明帝曹叡还活着的时候,曹爽还可以安心地听从命令做一个只需要打仗的大将。

在被指为小皇帝的辅政大臣之后,曹爽就彻底飘了,不仅居功自傲排除异己,还把满朝上下都得罪了个精光。能够在曹家的朝堂上立足的有哪个不是聪明人?

他们见识过了曹爽的愚蠢之后,哪里还会把自己绑在他这条船上,所以曹爽身边的大多是趋炎附势之人,忠心的倒也有,但是曹爽嫌他们说话不好听,对他们十分疏离,根本就不听他们的劝告。

当时的魏国毕竟还是曹家人的天下,曹爽是魏国的宗室,天生就占据着大义的名分,魏国的老臣们也支持他摄政,作为外姓人的司马懿并不敢轻易对曹爽出手,否则魏国的宗室老臣们拧成一股绳,那威力也足够他喝两壶了。

对司马懿来说,曹爽这种得志便猖狂的人根本不足为虑,以曹爽的嚣张跋扈,没有了他的牵制的话,势必会把朝野上下弄得天翻地覆,等到大家都怨声载道的时候,司马懿再出手,那受到的阻力可就小的多了。

司马懿前期被曹爽逼得退隐,根本就不是怕了曹爽,而是想要麻痹他,自己好趁机韬光养晦,顺便消耗掉他的势力,这样一击得中的把握才更大。

事实也果然如司马懿所料,自从他装病退隐之后,曹爽就再也没了顾忌和谨慎,整天过得比皇帝还要风光,引起了朝中上下的不满,在这样的风光生活之中,曹爽也逐渐失去了冷静和戒心,对朝局的掌控力也不如从前。

司马懿韬光养晦多年,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好时机,在曹爽毫无戒心地跟随皇帝去祭祖的时候,他趁机发动了政变,曹爽还没反应过来呢,全家都已经上了菜市口,准备砍头了。

根基深厚

除了曹爽本身实在太不给力之外,司马懿根基的深厚也是他能在退隐之后再次翻盘的重要原因之一。司马懿相当低调,在人才辈出的曹操时期,他并没有表现得相当出彩,而是中规中矩地给曹家打工,就这还被曹操看出了一副鹰视狼顾之相。

按理来说,一般人遇到这种事儿,仕途就算是走到尽头了,司马懿偏偏又攀上了曹丕,成功地在魏国活了下来。不过因为曹操的怀疑,司马懿在魏国一直相当低调。

哪怕他立下了不少功劳,连蜀国的诸葛亮都被他硬生生地熬死了,他也从不居功自傲,这份谨慎谦虚让他得到了几代帝王的宠幸,得以在魏国朝堂发展出庞大的势力。

而且司马懿活着实在是太长了,他一连送走了曹家的三代英主,等到曹叡过世时,司马懿已经熬成了朝堂上数一数二的老臣了,无论是兵权还是政权,他都牢牢的把握在手里,曹爽想要把他斗倒,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虽然曹爽凭借着大义的名分暂时将司马懿逼出了朝堂,但司马懿的党羽还有几个儿子都还在朝堂上占据着高位,有他们为司马懿打听朝廷的动向,司马懿退不退隐根本就没多大意义,等到他想动手的时候,分分钟就能拉出一个造反大军。

后方被偷

司马懿的实力雄厚,作为大将军的曹爽也不差,本来他不应该这么轻易就落败,可他做过一个让他遗恨千古的决定——把宫中的禁军首领之职授予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禁军可是皇宫的御用保安团队,可以说谁掌握了禁军,谁就能够控制皇宫这个权力中心,那么重要的职位,曹爽怎么会拱手让给司马师呢?

原来司马懿在下野之后,手下还有不少人担任着重要的官职,曹爽为了安抚这些人,特意把这个职位交给司马师,以示信任。

这个愚蠢的决定直接导了曹爽的失败,曹爽离开皇宫前去祭祖,皇宫里一片空虚,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里应外合,用极快的速度就掌控了皇宫,占据了武库,就这样魏国的权利中心和兵器储藏室落入了司马家手中。

当时魏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大臣们敢私藏大量皮甲和铁制兵器的话,一律以谋反罪论处,所以曹爽和司马懿手底的士兵都没什么兵器铠甲,想要交战的话就要事先去武库拿。

现在司马懿直接来了个偷家,把曹爽的大后方都给偷了,那战争的结果还用说吗?

如果司马懿没有占据皇宫和武库的话,曹爽还能派兵和他交战,以曹爽当时手中的兵力,他拼死一搏的话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但是司马懿早早的就攻陷了皇宫,连武器都没有留给他一把。

在魏明帝曹叡指定的辅政大臣之中,曹爽作为宗室中人又有朝中姻亲的支持,优势是远远大于司马懿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的确借此将司马懿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但久而久之,他狂妄自大,激怒满朝,最终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全力一击,实在是可悲可叹。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