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市场终于不再沉寂了。

深交所官网显示,将于5月16日召开2024年第9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可波罗”)首发事项,由此交易所长达3个月“零上会”将结束,马可波罗也顺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那么,这家公司究竟实力如何?

据天眼查,马可波罗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建筑陶瓷制造和销售,旗下有“马可波罗瓷砖”“唯美L&D 陶瓷”两大品牌。

而众所周知,由于与房地产行业的关联性,近年建筑陶瓷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运行概况》显示,2023年,全国陶瓷砖产量延续下行趋势,为6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0%。

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也开始面临发展困境。以马可波罗为例,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马可波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13.53亿元。

业绩下滑趋势在2024年进一步凸显。招股书显示,今年一季度,马可波罗营业收入为13.13亿元,同比下滑16.01%;归属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降16.03%。

另外,据马可波罗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约35.5-37.5亿元,同比下降约为12.17%-16.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5.9-6.7亿元,同比下降约为5.91%-17.14%。

对此,公司表示主要系下游房地产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影响较大所致。单纯从业绩层面来看,马可波罗的上市底色显然不够“亮眼”。

不过,若从市场地位来看,马可波罗也具备一定底气应对资本市场的审视。据悉,由于重视市场覆盖,马可波罗在国内建筑陶瓷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较为领先。

数据显示,马可波罗已在全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经销网络,截至2023年末,公司经销商1478家、销售终端7070家。另据相关数据,2021-2023年,马可波罗的市占率分别为2.40%、2.62%、3.23%,呈逐年上升之势,超过东鹏控股、蒙娜丽莎、帝欧家居(欧神诺)等陶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行业洗牌加剧,建筑陶瓷市场集中度或将持续走高,“马太效应”日益显著。此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就有过相关统计,2016-2023年,国内陶瓷企业数量从1432家减少至1022家,行业销售额前十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五年间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18%,预计到“十四五”末集中度将超过20%。

这对于马可波罗等头部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不过,资本市场往往需要看到企业更多发展可能性,才能坚定投资信心。回归到马可波罗身上,其虽然已占据高地,但考虑到市占率绝对值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与欧美市场头部接近50%的市场占有率相比,更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而从IPO募资动向来看,其将着力于产品升级上,以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招股书显示,马可波罗拟募集资金31.58亿元,用于江西加美陶瓷有限公司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广东东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40万平方米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建筑陶瓷生产线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能力提升项目。

从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这样的布局也迎合了新时代需求。具体而言,当前陶瓷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定制化等走向,对此,企业积极筹谋,把握转型发展的“先手棋”,增强新“瓷”力,或能走得更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