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蓝鲸财经记者 张静伦

5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康师傅5月将要对袋装面和桶装面进行调价,涨价原因则是“原材料涨价”“配方升级”。随后,“康师傅方便面即将全线涨价”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蓝鲸财经记者就涨价一事联系康师傅方面,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随后,蓝鲸财经记者以加盟商身份拨打康师傅加盟电话。对方表示,“现在还没涨,不排除后续涨价的可能。”

北京市朝阳区某康师傅方便面代理商告诉蓝鲸财经记者,还没有收到具体通知,但已经在传涨价消息。

方便面不好卖了?

不管康师傅方便面是否涨价,但康师傅方便面板块业绩承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财报显示,2023年,康师傅方便面板块实现营收287.93亿元,同比下降2.84%,占集团总营收占比由2022年的37.65%下滑1.85个百分点至35.80%。

在财报中,康师傅将方便面分为容器面(即桶装泡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干脆面及其他四个板块。其中,容器面销售额最高,2023年该板块收入为135.07亿元,同比仅增长0.09%,收入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其干脆面收入增速最快但是规模较小,报告期内同比增长了28.75%至4.52亿元;高价袋面收入则同比下跌了6.63%至118.50亿元,中价袋面收入同比下跌了3.61%至29.84亿元。

不过,得力于去年原材料(棕榈油)成本的下调,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7%,但仍低于公司整体30.42%的毛利率。

康师傅遇到的业绩困境,统一、日清也难以逃脱。2023年,统一的方便面业务实现营收95.94亿元,相比2022年减少10.25亿元,同比下降9.65%;日清食品则实现营收38.33亿港元,同比下降5.77%。

在财报中,统一表示,2023年,随着疫情消退,消费稳步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复苏回暖,消费趋于理性,方便面市场发生显著且激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消费场景的转移上。

日清食品则认为,方便面业务下滑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即食面的消费意愿减弱,方便面市场的需求量下降。

高端化走不通?

事实上,涨价对于康师傅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

2021年至今,康师傅方便面已进行两轮涨价。2021年三季度,康师傅对旗下20%的方便面品类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价。2022年初,由于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方便面行业出现十年来首次联动提价,其中康师傅经典袋面由2.5元调至2.8元,提价12%;经典桶装方便面由4元涨至4.5元,提价12.5%。

同样在2022年初,统一袋装方便面的价格从原本的2.5元调整为2.8元,日清则一次性对旗下约180款方便面进行涨价,最大涨幅达到了12%。

业内人士分析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整体成本的提升,利润空间的减少,一方面是市场的逐渐走低,销量的下滑。“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想要保证利润,那么涨价就成了最直接的手段。”

近年来,方便面企业为提升盈利能力,还从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纷纷开始向高端突围,一碗泡面动辄卖到二三十元。例如康师傅布局了“汤大师”“御品盛宴”“干面荟”等高端面或超高端面,统一也推出“都会小馆”“相拌一城”“满汉大餐”等高价位产品。

但高价方便面的推广之路并不好走。蓝鲸财经记者从多位经销商处得知,康师傅、统一旗下的中低端产品仍是市场销售主力,如红烧牛肉面等。

一位夫妻店老板告诉蓝鲸财经记者,产品单价超过10元的方便面几乎卖不动。“我们去年年初就进了一批,临期了还剩下好多库存,最后只能低价促销。”

业内人士指出,方便面这一品类之所以能够在方便速食赛道中脱颖而出,价格相对低廉、标准化程度高是其主要原因。其次,疫情数年,为方便面行业短暂带来机遇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消费者习惯。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品质与健康,同时选择更加明智,积极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休闲食品、零食、预制菜均在抢食方便面的市场。未来方便面市场总量会保持下降的趋势,而企业的增长更多将来自集中度的提升,以及市场精耕的能力和产品创新升级的速度。

康师傅要想搭上时代快车,重新俘获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真正提升产品价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