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同志,请认真履行职责。”

“是!”不同于往日,当天驻滇武警部队某部深山中的4号哨位上,多了两名哨兵的回答声。他们是来到该部参加分享交流活动的海军某部参谋长张敏和国防科技大学“90后”研究员方鑫。

5月9日,参加走基层分享交流活动的8名军地青年典型走进深山,体验武警部队官兵的工作和生活,分享交流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奋斗的青春故事。换岗时间到,两名青年典型主动申请,跟随执勤官兵爬上343级台阶顶的执勤哨位,一起站岗执勤,体悟不同岗位上的职责使命。

这是一个坐落于深山峡谷之中的中队,海拔近2000米。最远的执勤点距队部近6公里,中队官兵每次巡逻要徒步20余公里山路。4号哨位在半山腰上,每次上哨要上343级台阶。据执勤点官兵讲,如果按照每个战士每天两班哨计算,当兵两年要爬100万多个台阶,相当于登泰山150多次。

连绵大山,峰高林密之处,潺潺溪水流过。驻足营房前,青年典型们还观摩了中队的业余文化生活。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是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秋草黄/夕阳下/握着钢枪屹立峰峦/守卫着祖国的一方平安……”“再苦不言苦、苦中有作为”,官兵以歌言志的豪情,感染着在场的青年典型。扎根深山、建设中队的同时,充满青春活力的他们创建乐队,创作出多首抒发战位生活的歌曲,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给青年典型们表演的《守望》就是由一级上士熊威作曲、指导员李玉银和教导员张喆共同作词而成。表演节目的苦乐亭,则是战士们自己动手搭建的凉亭。

走进深山中队官兵的战位,走近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日常,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方鑫感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到深山哨位,也是第一次体验执勤官兵的工作与生活,亲身体会到了他们‘大山无言、忠诚无悔’的坚守和担当。虽然所处岗位不同,但我们使命相同、情怀相通。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我会继续扎根一线、矢志打赢,力争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再立新功。”

从军报国战斗在军事斗争最前沿,是海军某部参谋长张敏选择军旅的初衷;在“刀尖上起舞”驰骋海天,是让他最感到热血沸腾的时刻。走进深山哨位,看到这些可爱可敬的武警战士,张敏觉得,有一种奉献是无声的,有一种坚守是笃定的。

终年与大山为伍、与寂寞为伴,看到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军地青年典型,战士们格外开心。与青年典型热情交流互动后,战士们提出了一个小愿望:希望青年典型为他们留下一些鼓励的话语。

“祝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用忠诚和担当书写青春芳华”“艰苦朴素、再树标杆”“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青年典型依次在留言册上一字一句郑重写下对战士们的祝福和寄语。

“青春的底色因奋斗而亮丽,青春的价值因担当而厚重。”一级上士熊威手捧着留言册说,“这次零距离与青年典型接触,他们的奋斗故事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也将激励着深山里的我们不断前行。”

(陈晓杰 谢菲 葛佳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